导图社区 肌细胞的收缩
这是一篇关于肌细胞的收缩的思维导图,包括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藕连、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肌细胞的收缩
神经-肌肉接头处
形态结构
神经末梢(接头前膜): 囊泡(内含ACh)
接头间隙: 细胞外液
终板膜(接头后膜): N-型ACh受体 胆碱酯酶
兴奋传递过程
电-化学-电传递
前膜
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Ca2+进入接头前膜-ACh 释放
间隙
ACh与接头后膜的ACh受体(N2R)结合
后膜
终板膜对Na+、K+通透性↑-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触发邻近肌膜产生AP (Na+内流为主)
影响因素
(1) 抑制ACh的释放:肉毒杆菌毒素。
(2) 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有机磷毒剂,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ACh积聚,出现肌细胞挛缩等中毒症状。
(3)ACh受体阻断剂:筒箭毒、α-银环蛇 毒,可同ACh竞争结合位点, 肌松剂
(4)自身免疫性疾病:接头后膜上ACh受体 功能异常,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特征
1. 单向性传递,具1对1的关系
2. 电---化学---电
3. 终板电位是局部兴奋,其大小与接头前膜释 放ACh量成正比
4. 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1. 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肌原纤维
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呈现明带和暗带交替的横纹
肌节
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区域,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肌节长度 = 1/2明带+暗带+1/2明带
2. 肌管系统
横管:T管, 传导肌膜AP至细胞内 部,膜上有L型钙通道。
纵管:L管(肌质网,SR)膜上有钙泵 和钙通道,SR末端膨大,称 为终池,富含Ca2+。
三联管:横管和两侧终池相接触的 部位。耦联肌细胞AP和收缩 的关键结构。
3. 肌丝的结构和功能
4.滑行学说
横纹肌的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组成,肌肉收缩与舒张通过粗、细肌丝在肌节内相互滑动发生,肌丝本身长度不变。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1.概念
将膜的电变化过程与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藕联
2.兴奋-收缩耦联
关键结构:三联体
关键离子:Ca2+
3.基本过程
1)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2) 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3) 肌浆网对Ca2+的释放和再聚集
4.收缩过程
1)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
2)终池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
3)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肌动蛋白横桥结合位点
4)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5)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5.舒张过程
1)Ca2+被泵回肌浆网,Ca2+与肌钙蛋白脱离
2)原肌凝蛋白复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
3)肌小节恢复静息长度,肌肉舒张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外部表现形式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
横纹肌的收缩效能
表现为肌肉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强度和速度以及缩短的程度和速度。
前负荷
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前负荷大小常用初长度
后负荷
肌肉收缩后承受的负荷
肌肉收缩能力
与负荷无关,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本身的内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