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外城市建设史
考研必备,城乡规划“天书”之二,中外城市建设史。此思维导图分为两个部分——中城建和外城建,中城建主要围绕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子的自然至上两种思想展开,将中国城市建设串联起来,至于外国城市建造史那可就也长的很。考研巨制思维导图,满满都是干货,祝考研成功。大学考试也很好用哦,私下学习也相当好用,就是很好用啦。
编辑于2021-09-26 17:47:06这是一篇关于利润、分险分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前期沉没成本,专利情况,利润粗算。录音笔市场作为一个小众市场,其在美国亚马逊平台上的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通过市场分析,可以了解录音笔市场的整体规模、增长率和潜在发展空间。
空间感是指艺术形象通过一定手法引起的类似现实空间的审美感受,包括作品直接表现的空间和作品形象之外的使人想象到的空间。空间感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有不同的特点,当它运用于平面设计领域,是指设计师在二维平面载体上,创作出具有立体和深度的视觉空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版面的视觉效果与美感。巧妙的利用空间,通过构图、透视、线条走向、光影和色彩处理,丰富的层次感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和立体性,主次分明,更有效的传达信息。 今天就来分享几种常见的营造空间感的方法。
《写给大家的设计书》反复阐述了四大基本设计原则, 对比、重复、对齐、亲密性,这本书是常年的畅销经典,是设计大师罗宾·威廉姆斯的一本代表作。事实上,她不仅仅是设计大师,也是技术专家,图灵社区曾对她做过专访。本书面对所有零基础的爱好者,用简洁幽默的语言把设计这件事变简单。她还把优秀设计的秘诀归纳为对比、重复、对齐和亲密性四条简单易行的法则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利润、分险分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前期沉没成本,专利情况,利润粗算。录音笔市场作为一个小众市场,其在美国亚马逊平台上的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通过市场分析,可以了解录音笔市场的整体规模、增长率和潜在发展空间。
空间感是指艺术形象通过一定手法引起的类似现实空间的审美感受,包括作品直接表现的空间和作品形象之外的使人想象到的空间。空间感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有不同的特点,当它运用于平面设计领域,是指设计师在二维平面载体上,创作出具有立体和深度的视觉空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版面的视觉效果与美感。巧妙的利用空间,通过构图、透视、线条走向、光影和色彩处理,丰富的层次感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和立体性,主次分明,更有效的传达信息。 今天就来分享几种常见的营造空间感的方法。
《写给大家的设计书》反复阐述了四大基本设计原则, 对比、重复、对齐、亲密性,这本书是常年的畅销经典,是设计大师罗宾·威廉姆斯的一本代表作。事实上,她不仅仅是设计大师,也是技术专家,图灵社区曾对她做过专访。本书面对所有零基础的爱好者,用简洁幽默的语言把设计这件事变简单。她还把优秀设计的秘诀归纳为对比、重复、对齐和亲密性四条简单易行的法则中。
中国城市建设史
古代部分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重要思想
《周礼 · 考工记》
主要内容
周营国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造的王城,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九条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使 轨宽八尺 。( 城中央是宫城)左设宗庙,右设祭坛,前临外朝,后通宫市, 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百步见方。
唐长安只是局部体现,元大都全面体现,到明清北京就是严格按此种规划布局。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道路等级
影响
反映了中国古代 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 ,这是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最早形成的时代 。其 对后世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
影响城市布局
城市形态
王城大都方正布局
路网结构
方格网式的道路结构是我国城市道路的主要结构方式
中心和中轴
我国城市大多以宫廷和官衙为中心,崇尚择中论,并以中心区的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主中轴线
城市分区
我国古代城市分区等级秩序分明,结构严谨
管子
因地制宜,从城市功能等角度对城市灵活布局
主要内容
凡立国都,非立于大川之下,必立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评价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
它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代表
南宋平江府——管子营建思想
商君书
主要内容
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发展及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论述了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的比例问题
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
影响
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的先例
《周易》
创立了“象天法地”的象征主义规划手法——例:阖闾城(无锡)
形胜环境的规划观念的形成——山川河流、地形地势、物产优胜等自然环境
“象”、“数”关系重要性的建立,促进城市建筑群的排列组合,追求以数去象,解决排列的有主有次等关系
自然环境
儒家哲学思想。
儒家提倡“居中不偏”等,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布局,还有秩序、伦理等也影响建筑群的严整。
古代“天人感应”的自然观
阴阳、风水八卦观念
山之南水之北、主要建筑物要朝东等,(山南水北, 象天法地,相土尝水)
数字的应用,以奇数突出中轴位置
“天人合一”的自然协调观念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城市发展脉络
居民点的产生
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使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固定居民点产生。
居民点特点
选址
山南水北、地势高亢、土地肥沃、防风避寒、自然环境条件良好
布局特点
有简单分区,一般包括居住区(君、民),集市、工场,墓地,公共活动场所,有防御工事、壕沟、城墙等。
西安半坡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原始居住
居住形式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穴居和巢居时间最长)
其后发展为 半穴居、地面建筑
城市形成条件
基础、必要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
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
其他原因
精神文化的繁荣,战争,筑城技术的发展(如:夯土)。
城市形成的评判条件
前提
应该而且必需具有和广大乡村聚落 不同的形态要素和特征 。城市需要有 一定的规模
实际职能
①需要有一定永久性大型建筑 以行使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职能
②需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 ,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
基础
具有一定的 城市基础设施 ;有比较 密集的居民居址
城市的形成
最初的城市型居民点:市/市井
伴随剩余产品以及私有财产的交换需求,产生固定的交换场所,形成市或市井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的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保护私有财产)
社会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与农业分离——聚落(城市胚胎)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产生聚落中心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与商业分离——“市”的形成
重点城市特点
识记方法
思想
周礼·考工记
礼制
天人合一
井田制
中国传统思想
秦咸阳、隋唐长安、元大都
布局
平面形态、功能布局、中轴是否对称
位置
周围地理环境
例:秦咸阳、洛阳、邺南城
行政中心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道路
路网布局方式、干道相交、方格网、等级
居住(n解释)
闾里制
坊里制
街巷制
胡同
关厢
商业市肆
集中的商业市肆
东汉洛阳:东西两市
曹魏邺城:3市
西汉长安:9市
宋:商业街
园林水系绿化
园林绿化水系良好
曹魏邺城:铜雀苑
洛阳:金镛城
元大都:漕运用水、宫苑用水
明北京:三海(中海、南海、北海)
清北京:三山五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宗教
建康:宗教建筑增加
宋平江
清北京:喇嘛教;喇嘛建筑
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秦咸阳
宋汴梁
元大都
防御/防卫
西汉长安:陵城
宋汴梁:瞭望亭
重点城市特点
夏商周
周
周营国制度
春秋战国
淹城
(1 )平面呈卵形,王城方形,内外城不规则圆形
(2 )三重城墙,分为 王城 ——内城 ——外城
(3 )三条护城河,水面宽阔
(4 )三道城墙各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不在同一方向上,一条道路通向内城,内城地势高,可能是王宫遗址。
秦汉
秦咸阳
规划特点
1.位置
位于渭水之北
2.形态
城市平面不规则,城市选址范围大
3.功能布局
以宫廷为核心,以水系为骨架。行政中心位于城北,居住位于城南,渭水南侧建有阿房宫
4.商业市肆
有集中的商业市肆,宫殿附近设有铸铁、冶铜的作坊和陶窑
5.上下水系统
有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
6.园林
有皇家专用的宫苑(离宫)
7.思想
遵循象天法地的理念。强调防卫,以天体星象坐标作为依据进行都城规划
成就/特点
1.极其重视发挥地形优势,将城市规划结构与地形紧密结合。
以渭河作为规划结构中联系纽带,宫廷区位于高原地带;手工业、商业及居住 区位于地势较低的地带。 藉地势之高低,突显主次关系 。
2.以广阔的京畿为基础规划,又与运用天体规划观念 巧妙相结合。
开创了京城与京畿有机结合的城市体制,这套规划思想被称为“ 秦制 ”,影响了汉朝的规划。
西汉长安
八水(渭、泾、浐、灞、沣、涝、潏、滈)
规划特点(览秦制、跨周法)
(1)位置
关中平原中心,渭水南岸
(2)形状
平面顺应地形 呈不规则矩形;
(3)布局
以宫殿为主体,据城南高亢之地,东西市在西北 分区规划以安门大道为主轴线安排布局。礼制建筑位于城南
(4)道路
道路成网状,与城门相接,有十二城门
通城门大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与门宽度大致相同,中间为驰道 即帝王专用道
(5)行政中心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宫殿占地面积大,占 1/2 以上
(6)居住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7)商业
共有九市,东西市最大
(8)防御
设有陵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弊端
1.选址违背了春秋以来的营造制度,没有突出帝居中心位置,影响帝王至尊形象(既是弊,也是利)
2.城市布局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
3.长安城面积不小,宫殿区占地过大
东汉洛阳
(1)基址
河山拱戴 形式甲于天下;邙山南侧,洛水北岸
(2)形态
城市平面呈现不规则矩形,南北长东西短,又名九六城
(3)行政中心
实行南北宫制,占地面积大,约占1/2以上
(4)居住
南宫与北宫之间设置闾里
(5)园林
设有多处皇家苑囿
(6)
礼制建筑位于城南
(7)
城内出现第一座国家级学院 国子监
三国至隋唐
曹魏邺城
规划特点
(1)形态
平面规则矩形,东西长七里,南北长五里;宫殿布局规整,前朝后寝,改变了东都洛阳的东西宫分置的不便(采用单一宫城制度)
(2)布局
布局严谨,采用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手法。道路正对城门,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对后来的城市建设产生影响,如唐长安
(3)分区
明确的功能分区,东西干道(金明门-迎春门)将城市分为两部分,将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北为统治阶级,南为居民区),且前朝后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城郭的性质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另一方面,分工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的宫城被闾里包围或者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
(4)道路
呈方格网状,南北向的三条主干道,东西主干道将城一分为二,并且 T 字相交宫门前,形成封闭的广场
(5)园林水系
园林水系有机结合 铜雀苑、芳林苑
(6)商业
城内集中设有三处市场。
意义/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砖城
2.严格的城市功能分区
3.中轴贯城,将中轴对称的手法扩大到整个城市
4.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现礼制思想的都城
5.对隋唐长安的建设有深远影响
东魏、北齐邺南城
(1)位置
东魏、北齐邺南城紧附曹魏邺城之南,为南北向的长方形
(2)
宫城正中南门有三道门,即闾阖门、端门、止车门,开创了宫城正门由多门构成的先河
(3)
东西二市对称布局
(4)
邺都南城完全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 的新规制,隋唐长安城和元明清的北京城,都城整齐划 的新规制,隋唐长安城和元明清的北京城,其布局特点,都源于邺南城。
北魏洛阳
(1)位置
位于洛水北岸,邙山南面
(2)形态
平面呈矩形,三城环套(宫城——内城——外廓)
(3)道路
方格网状,通城门的道路为轴线(铜驼大街)
(4)行政中心
宫城居中偏北
(5)居住
严格的封闭的坊里制,外郭有 320坊
(6)商业市肆
商业市肆 有集中设有三市,(大、小、四通市)
(7)园林水系
园林绿化水系良好 (金镛城)
(8)后建东都洛阳,此城作废
南朝建康(古代不规则城市的典型)
(1)
城市经过不断的扩建发展形成
(2)平面
城市平面不规则
(3)行政中心
宫城、内城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比较方正规则,明确的中轴线,前朝后市 城外则相对杂乱无章
(4)商业市肆
坊市地区凌乱有明显的自发倾向
(5)宗教
佛教 兴盛, 佛寺 较多;
(6)园林水系
园林水系 良好,大规模扩建玄武湖周围园林。
7.防御工事
石头城、西州城、越城、丹阳郡城、东府城
隋唐长安(隋:宇文凯,唐:阎立德)
建设背景
1.南北朝后,出现政治、经济中心分离分情况
2.大运河的修建,运河沿线城市得到极大发展
3.通向西域的路上国际交通恢复,国际贸易和军事行动使得这一带城市重新繁荣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移和融合使得边远地区出现许多新城市
5.南北朝后,佛教等宗教影响一些建筑样式
选址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1.长期混战使得邺城、洛阳等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
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
4.隋朝势力原位于关中地区
城市建设原因
1.汉长安经历破坏,难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
2.汉长安历经多朝建都,难以体现新王朝的新气象
3.“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4.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也不方便
规划特点
(1)规模
面积约 84 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2)布局
平面呈方形,中轴贯城,体现 《 周礼 考工记 》的城市形制规划
(3)行政中心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左祖右社
(4)居住
严格的坊里制度,大小不等,共有 109 坊
(5)道路
严格的方格路网,分为三级,两横一纵干道交于城门处(两横:开远——通化;金光——春明;一纵:承天门——朱雀门——明德门)
(6)商业
东西两市对称布置,位于城南
(7)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 水系有机结合,绿化良好(芙蓉园)
(8)存在的问题
1)建设规模与尺度过大,超过实际需求
2)市场少且集中,坊里制度限制了城市发展(后期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坊里制崩溃)
3)休憩场所少
4)部分交通干道受到干扰。主要干道受众面小,仅供番使、皇家使用。
太极宫:西内;大明宫:北内;兴庆宫:南内
意义/影响
(1)第一座完全意义上平地而起的城市,按照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
(2)对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宋代东京汴梁、日本的古都平京城 ;
(3)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隋唐东都洛阳
1.城市规划布局
城市基本呈正方形,西南城墙部分弯曲,整个城市布局不对称
城市西面无门,东、男、北各三门,城门位置不对称
2.皇城和宫城
皇城位于全城西北角,宫城位于皇城北部,地势较高
皇城位于宫城的东、西、南三面
3.坊里
洛河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共107个坊
坊里形状方正规整
坊里内道路为十字形,有坊墙
4.道路系统
与长安城相似,南北大街为全城最大干道
道路布局比长安城更紧凑
5.市肆
三个集中的市,南市、西市、北市
坊里内部分布有商业和服务业,大商市与洛河有关
宋
宋汴梁
宋朝出现的新现象
即宋朝城市建设的特点
规划特点
1. 形状
平面不规则方形,皇城( 大内 ) ——里城 (子城 ) ——外城 (罗城) 三套方城, 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
2. 道路
井字形方格网道路,以宫城为中心,干道正对城门,但道路划分有自发倾向; 丁字街、斜街宽窄不一)
3. 商业
商业市肆遍布全城,形成商业街,但也有集中的市
4. 居住
街巷制取代坊里制 商住混杂
5. 防御
防御技术进步,建立瞭望亭
6. 给排水
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消防系统
7. 园林绿化
河道众多“四水贯都”,注重街道绿化,兴建园林。(四水:五丈河、金水河、蔡河、汴河)
宋东京(开封)改建
改建
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
2.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加,城市拥挤,卫生条件差,公共设施不齐全,火灾频发,矛盾突出
3. 特点: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工程的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改建结果
1. 用地: 扩大城市用地,旧城外加筑罗城(外城),相比于原用地扩大4倍。
2. 交通: 改善了旧城拥挤现象,拓宽原有的道路,改善交通环境,疏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与城市交通。
3. 其他: 制定防灾公共卫生措施,沿街种树。
意义/影响
(1)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格路网的布局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发展,街巷制取代里坊制,出现了商业街、夜市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 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形态
(3)城市的管理完善,出现福利院、卫生设施,防御方面增强
(4)水运道路系统完备,城市交通便捷
(5)注重城市景观绿化环境建设。
南宋临安(杭州/腰鼓城)
厢是行政和治安管理的地区单位
平面布置
①城垣在吴越城的基础上修建,有13个城门。
②南宋都城在城南凤凰山东,基本符合“前朝后寝”的惯例。
③官廷的模式较小。
④全城分为八个厢,城外还有两个厢,共有68个坊。
⑤城市内河道很多。
⑥城市内也有集中的市
⑦临安的城市生活与汴梁相似,有许多的商业街道通宵营业
⑧瓦子分布在城市内各处。
⑨城内分布着许多的寺院。
规划特点
地形复杂,城市完全配合地形,城垣形状很不规则,南宋建都后,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改建,道路系统也比较的复杂,作为主要街道的御道完全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瓦子较多,商市更繁荣。
宋平江府
规划特点
1. 平面布局
城市平面呈现方形, 水陆双棋盘格局 ,子城建筑分布在一条明显的轴线上 , 并有城墙 军事中心
2. 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呈现方格形,主要道路“井”字或“丁”字相交,河道“三横四直”,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
3. 居住
城市中有很多坊,但不同于坊里制,仅是管理制度
4. 商业
商业在城市一定地段设有市与行
5. 园林
私家园林兴起,前街后河
6. 宗教建筑
寺观建筑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 (虎丘塔) 。
意义/影响
1 )平面规则方正 这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 平江城没有严格的坊里制,而是不规则的街巷,说明宋代以前这两种类型的城市是并存的,各有不同的特点。
2 )宋平江图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当时城市面貌,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3 )平江图是宋代平江城的现状,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上城市的格局,它不同于古代北方城市
4 )运用了古代地图的画法,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测绘水平。
从平江看古代南方地区性城市的特点
1. 河道为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2. 水网地区,城市布局不规则
3. 不规则的街巷取代了严谨的坊里制
元
元大都(刘秉忠)
1. 平面
外城—— 皇城 ——内城;三重城墙,宫城居中,位于中轴线上
2. 道路
方格网布局,具有完整的道路等级
3. 思想
体现 《 周礼 考工记 》 ,城市建设与规划有统一的领导,规划意图得以实现,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
4. 上下水系统
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分有引水漕运系统、宫苑用水系统,且排水系统完备
5. 地上地下建筑与街巷划分紧密结合北京气候特点;
6. 衙署布局分散,散布皇城各处。
7. 居住
开始出现互通
选址:主水而居。平地起家新建的城市
明清
明北京
1. 规划思想
传统宗法礼制思想
2. 总体布局
皇城为中心,东建太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四个方位还建有天(南)、地(北)、日(东)、月(西)坛,强调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 道路系统
遵循元大都的基础,干道规整,宫城居中造成一定的交通不便
4. 商业
商业自发南迁位于城南,形成繁杂的商业区
5. 居住
居住布置在皇城四周,无严格的坊里制但以“坊”为用地管理单位,用胡同划分长条居住,全区无集中绿地,但院落内多绿化
6. 水系
沿袭元大都布局,下水道系统为明代修整的砌砖工程,此外亦有掘金井饮水;
7. 绿化
景观绿化良好。(三海:北、中、南海,景山公园,位于全城主轴线上)
8. 明北京具有:京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墙,京城又包括内城、外城。
明清南京
清北京
1. 布局
沿用明代基础;
2. 居住
将内城居民迁移至外城,形成关厢,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3. 园林绿化
修建大量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三山: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
4. 商业
商业进一 步发展
5. 宗教
信奉喇嘛教,增加喇嘛庙,如雍和宫
6. 设立州县府城,加强行政管辖和军事防御。
城市对比
秦咸阳vs汉长安
一 、相同点
1、体现大国都城的风范,城市规模宏大,宏伟气派;
2、强干弱支政策在城市中的体现,不设廓城,在城市郊区设立郡县代替廓;
3、因地制宜,继承了传统利用地形的特点。
4、规划格局仍采用前朝后寝的格局
二 、不同点
1、咸阳强调城市轴线和天体观念,而长安扬弃了天体观念,轴线关系没有咸阳强烈。
2、咸阳宫殿所占比例较汉长安宫殿所占比例小,但汉长安的基础设施比不上秦咸阳。
3、汉长安强调政治防卫功能
4、咸阳恪守模数制
唐长安vs汉长安
唐长安vs宋东京
各时期城市建设特点
夏商周
春秋战国
(1)形态
城市形态不规则,规模增加,出现了经济功能的城市
(2)布局
城市分工明确,城郭分野,城市政治中心,廓是经济中心
(3)功能
城市用地中,经济和居住功能比例增加,政治功能比例下降
(4)防御
重视城市防御建设
(5)在城市近郊或者城廓内建离宫别院
(6)重点城市
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县鲁城、郑韩故城、淹城、楚都郢。
秦汉
(1)形状布局
形状布局 平面形状不规则,重视利用地形,以强化城市防御;
(2)宫城建设
“筑城卫君”,宫城为主体造成宫城面积大,无陵墓区
(3)道路
采用经纬涂制,有分级
(4)行政
推行郡县制,行政中心城市得到较大发展 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5)商业
商业手工业发展并形成集中的市场,众多商业城市兴起,并形成若干城市经济区域 对外贸易发达,带动河西走廊城市发展
(6)居住
采用闾里制
(7)礼制建筑开始出现
三国隋唐
1. 规模宏大,规划结构规整,布局严谨,平面规则,道路规整且分级,体现严格的管理制度
2. 城市有明显的中轴线,城市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由局部发展至全城,形成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
3. 宫城宫城由多宫制演变为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宫城 皇城 外城的三重环套结构
4. 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式结构;
5.居住为严格的坊里制,由不甚规整到整齐划一
6.有集中的市
7.寺庙建筑大大增加。
宋
1. 伴随着农副业的发展,交通要道出现并发展成为市镇,丰富了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 集市、市镇
2. 街巷制取代坊里制,商业发展突破城垣,形成城市商业街区并在城外形成关厢
3. 防御方面发展攻守技术,如火药,一些城市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壕沟等
名词解释
4.宗教建筑发展,新的建筑技艺、建筑艺术对中国传统建筑技艺、建筑艺术产生影响
5. 宋朝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得城市规模扩大,超过欧洲中世纪
6. 水系建设发展,大运河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北方物资运输的核心,中原城市的发展受限;
7. 城市中商业发展使得城市布局呈现不规则的状态。
元
明清
1. 城市布局
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布局;另一方面居民生活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灵活性与自发性等特点;
2. 规划思想
城市一般都有规划,礼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3)
3. 城市规模
城市职能细化,出现工商业城市,商业发展,城市布局更为灵活;沿城市用地沿对外交通干线向外扩张,城外出现关厢;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增大
名词解释:关厢、厢
4. 园林绿化
注重城市园林建设 (数量大、水准高 ),出现大量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现今保存下来的旧城垣大多都是民初经过改建、扩建或新建的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时期
1. 产生时期
自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城市发展属初级阶段,城市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堡垒,功能较为单一,经济特性表现不够充分。
2. 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及秦汉三国时期,城市经济地位逐步加强 成为封建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展城市规模也因封建统治制度要求逐步扩大,并开始了封建城市制度的探索。
3. 繁荣时期
隋唐及北宋时期,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分布地域继续扩展,封建城市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规模宏大,封建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4. 完善时期
南宋至元、明、清 封建体制完全成熟,城市内部各功能要素的布局趋于合理 城市工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地位进步加强,形成了较完善的封建城市建设制度。
特点总结
总体特点
1.
城市从封闭型逐步向开放型演变
2.
道路系统由礼制为主转向适应实际需要
3.
城墙等防御设施不断强化
4.
对园林绿化建设高度重视
5.
建设发展总体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状况
6.
中国古代城市始终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
城市有变化和发展,也有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变化。
7.
中国古代城市始终是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没有出现由于朝代的更换城市衰退、缩小或废弃。
8.
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大
一般城市的规模也不小 而且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 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 ,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
9.
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宗教也是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宫殿、官署衙门是城市布局中突出的主要建筑物,与儒家思想结合的封建理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建设秉承的思想
1.
《 周礼 · 考工记 》 的营国制度
唐长安只是局部体现,元大都全面体现,到明清北京就是严格按此种规划布局。
2.
《 管子 》 的城市建设思想
因地制宜,从城市功能等角度对城市灵活布局;
3.
儒家哲学思想
儒家提倡“居中不偏”等,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布局,还有秩序、伦理等也影响建筑群的严整。
4.
古代“天人感应”的自然观
5.
阴阳、风水八卦观念, 山之南水之北、主要建筑物要朝东等,( 象天法地,相土尝水)
6.
数字的应用,以奇数突出中轴位置
7.
“天人合一”的自然协调观念。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古代城市类型
按政治及行政管理意义分类
都城
多数都是按照规划营建的,遵照封建社会的城制和传统,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有多重城墙。
隋唐长安、元大都、宋开封
地区性封建统治中心城市
元以后形成现在省一级的行政范围; 这些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作为地区的统治中心,有的还是封建割据政权的都城;也有都城变为地区性统治中心的城市;这类城市规模较大,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的经济中心,集中着省一级的封建统治的官府,明代一般都有王府。
兰州、长沙、
一般的府州县城市
可分为府州城和县城;府州城多为省下一般的行政管理区划的中心,县城则为基层的封建政治中心。
宁波、嘉兴
按城市性质分类
手工业中心城市
特征:便利的交通条件
纺织业中心(苏州)、陶瓷业中心(江西景德镇)、制盐业中心(四川自贡)。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
天然河道旁,或两河交汇处
扬州、天津、济宁
港口贸易中心城市
多系在大河流的入海处,有天然的河港,广大的内河腹地
广州、泉州、扬州
防御重镇
规模小防守严密,一次建成
沿长城的“九边重镇”。沿海防的卫所
大同、榆林、宣化、威海卫
集镇
因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扩展,有定期与不定期的集市 设有一般集镇没有的商业服务设施和政府的税务机构
四大镇:朱仙镇、景德镇、汉口镇、佛山镇
按形态分类
规则形城市
方形
多为南北方位的正方形、矩形或基本方形,此类城市数量最多,常见于北方和南方平原地区,具有代表意义。
曹魏邺城、隋唐长安等。
圆形
多由于河流山川等地形条件而形成,多为基本圆形
淹城
不规则形城市
沿河城镇
城市沿河流展开、位于河流交汇处或跨河两边发展,城市形态与河流走向一致,城市干道平行或垂直与河流。
山地城市
由于山地条件的限制,不仅城市平面不规则,城市布局及道路系统均顺应地形而呈不规则状。(重庆)
双重城/多重城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城镇组成的城市。(天水——五城连珠;内蒙绥化)
按新建扩建分类
①规划新建
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洛阳,元大都等。处于军事政治上的考虑,经济基础不大好
②扩建改建
处于交通要道,经济基础好,改建扩建而成的如宋东京,平江府。
隋唐以来中国社会格局的重大变化
经济中心南移长江中下游经济中心地位确立
东北等政治势力崛起,导致政治中心北移
明清时期军事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的状况持续,大运河成为联系两个中心的命脉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布局的主要手法
对称布局
汉长安无明显中轴线;曹魏邺城有严格的中轴线;隋唐长安城将中轴对称手法扩大到整个城市;元大都有东西、南北两个轴线;明清北京时期的中轴线发展更高水平。
巧用对景
道路正对宫殿以突出主要建筑,钟鼓楼在主要干道或道路交叉口成为城市空间构图焦点。
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
建筑色彩和装饰
高台的设计突出主要建筑
水体的运用
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
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脉络
雏形(公元前1500,周朝以前)
最早的城市距今3500年,不具备城市实际职能和文化形态,只是带有围墙的村庄;公元前1500年,商贷产生了历史上第一批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城市
古典(先秦——战国)
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至公元2世纪的战国,逐步形成古典城市布局形态,其中以《周礼· 考工记》和管子为代表的规划思想最为著名
中期(秦朝——唐朝)
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末的秦汉到唐代,开始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礼制思想渗透在规划的方方面面
后期(宋朝——清朝)
大约从10世纪的北宋到19世纪的晚清,城市功能日渐增多,尤其是经济、生活功能的强化,城市世俗化特征日益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1. 城市大多靠近河流,主要是饮水以及灌溉的需要所以古代城市大多在黄河中下游
2. 南北朝后,大量北方居民南迁,带去农业技术等,长江流域经济发达,长江流域成熟数目超过黄河
3. 秦汉统一后,商品的流转促进水运的发展,在通航河道口形成商业都会
4. 唐宋时期,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分离,运河、汴河的沿河城镇发展为商业都会
5. 元明清时期,统治中心在北京,漕运是其经济命脉,运河沿线发展了商业城市
6. 近代,帝国主义掠夺我国资源兴建的一些港口城市
7. 有的城市因河道改道等原因被废弃,因商路的转移而衰落
8. 北方的一些城市虽近河而不临河,由于地势高而不被淹没。山区或江河上游城市虽沿河而造,但与水面高差较大。南方水网地区,城市不仅临河,很多河道直接深入城市及其生活。
9. 由于河道变迁或淤塞,本来临河的城市后来不沿河
10. 因商业发展,在城市与河岸之间形成新的商业
变化、发展
居住形式演变
1.闾里制
形成于周朝。里是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
2.里坊制
隋唐时期,实行宵禁制度,严格管理,有坊门和坊墙。城市规模增大,市的规模也会相应扩大或数量增加;有的市已有商业与手工业作坊相结合的情况,并进一步发展出商旅及贸易活动;至宋代,商业发展至顶峰,商业街遍布全城,并出现商业娱乐场所。
3.街巷制
突破坊里的限制,出现“厢坊”,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此时的坊里是地段和管理单位名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城外形成“关厢”。
4.胡同
元明清时期,沿用宋代自由式管理,清代以胡同划分长条形居住。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发展
1.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等级与城市性质规模相关,也直接与城门的数目有关。
都城每边开三门,各有三条东西向及南北向的主要干道,府州城一般每边开三门,干道系统成井字形;一般的县城多为每边开一个城门,道路系统呈十字形,都城及府州城的道路可分为干道、一般街道、巷三级,县城的道路可分为街及巷二级。
2.道路划分主要功能区( 曹魏邺城东西干道划分宫城与居住区), 道路为界线划分坊里 (唐长安
3.道路功能,除了交通功能以外,还有朝觐(唐,政治要求)、商业功能 (宋,形成商业街 及其他专用功能 (驰道)
4.道路宽度有严格规定,其宽度变化由小变大再变小到适宜程度
至唐长安发展至顶峰,完全超出正常需求;到宋代形成商业街,宽度再变小,适应市民交往,商业需求。
商业市肆的发展
1.商业场所分布
由临时到固定再到分散(日中而市到固定的市肆,宋代形成商业街遍及全城)。
2.规模数量
随城市规模增大,市的规模也会相应扩大或数量增加;的市已有商业与手工业作坊相结合的情况,并进一步发展出商旅及贸易活动;至宋代,商业发展至顶峰,商业街遍布全城,并出现商业娱乐场所。
3.功能
早期的市主要是商品交换功能;隋唐长安的市已有商业与手工业作坊相结合的情况,并进一步发展出商旅及贸易活动;至宋代,商业发展至顶峰,商业街遍布全城,并出现商业娱乐场所。
4.开放性
早期集中设市,形状较为规整;至隋唐,市为坊里式封闭型,形状规整;及宋代,突破坊里限制,沿街设市,形成商业街,开放性较强。
近代部分
发展特点
1. 资本主义城市性质
近代中国城市的经济特征属资本主义范畴,在城市的功能结构、建设方式、构成要素、城市面貌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的城市特征。
2. 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城市特征
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占领,使中国城市的经济、立法、管理等权利为帝国主义所垄断,城市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基地,带有浓重的殖民地色彩。
3. 消费性的城市特征
近代的城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城市长期影响,城市仍呈现消费性的特征。
4. 城市发展的自发性、盲目性与不均衡性
帝国主义以掠夺为目的的城市建设,并非要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城市分布和内部的发展都呈现出不均衡性。由于城市中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私有制的痼疾,商品经济发展的自发倾向,导致城市发展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发展类型
1. 突变型
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产生较大变化或兴起的城市
eg:青岛、哈尔滨、上海、天津
2. 渐变型
原来的封建都城,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入侵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局部的变化
eg:西安、南昌、长沙、成都、兰州
租界发展而来的城市(上海、天津、武汉)
上海
大致发展过程:设立租界(1842-1895)——城市改建(1895-1927)——大上海都市计划(1929)——日本规划(1938-1943)——上海都市计划三稿(1946-1949)
上海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工业的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更快
工厂与居住混杂
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性
工业分布与市际交通不配合
大上海都市计划(1927)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西合璧”的思想,一方面搬用美国早期的功能主义思想,一方面又试图结合中国古代城市及建筑群的传统手法,但有点生搬硬套,整个方案缺乏整体性
上海都市计划三稿(1946-1949)
一稿(理论)1946
内容包括大上海区域计划及上海市土地利用及干道系统计划两种
运用了当时欧美的最新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理论、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等,注意城市功能及交通问题,对某些细部问题有较为周密的考虑
内容
人口为1000万人
扩大中心区范围
道路按功能加以区分,快速路,主干路
市区外加一环状绿化带(农田),外围新区为“卫星城”
住宅区以 4000 人为小单位,再组成更大级别的单位
二稿(效率)1947
人口1500万人,增加人口密度
以免城区范围过大,对铁路、港口等技术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
提出修建市内高架
研究日照、绿化等环境卫生问题,考虑改善市容
三稿(环境)1949
进一步研究人口疏散问题,降低市区人口密度
提高市内绿地比重
研究工业区分布
影响
①三次规划积累了很多资料,对交通问题研究的比较细致
②在运用中未能很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③但通过实践经验证明,这些借鉴的理论是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天津
1. 天津的发展呈现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风貌
2. 从城市整体上看,各租界各成一区,导致盲目发展,缺乏整体性
3. 道路系统混乱,缺乏有机联系,道路宽度及工程标准不一
4. 城市无统一中心
5. 建筑分布形式及其不合理
外国独占城市的特点
A、规划与建设有明显的意图
其侵略中国的总目的:有的偏重于军事建设,有的偏重于商业贸易,有的偏重于工厂及铁路建设,也有的是综合性的。
B、城市建设中的隔离和差异
城市建设上,外国人居住区与中国人居住区严格分开,两个地区的建筑质量、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绿地标准、 公用设施水平等方面有显著不同。
C、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一般引进占据者本国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土地上的外国城市。
D、城市特征
城市规划引进当时的资本主义城市规划理念,商业区在城市平面图上占据突出地位,商业街、店面、商场交易所、银行成为新的生活中心。外国占据的城市,和其本国的城市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形式的。城市中出现的居住空间组织形式,如中国式的里弄住宅。
E、规划图的分析
规划图多表现为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早期多表现形式主义的构图,后期则多注意功能及交通问题。
变化中的传统城市(北京、南京、广州、济南)
北京城的变化
出现教会建筑群和使馆区
城市功能与结构发生转变
出现封建帝王禁地的开放及新型建筑
出现近代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
相对衰落的城市
淮阴
帝国主义先进的船运代替原有落后的运河运输
铁路运输通车后,铁路运输代替大部分的水运
黄河改道,原三河交汇的淮阴区原有交通条件失去
嘉定
失去交通要道地位
物美价廉的洋布代替手工业生产的土布
襄樊
京汉铁路的修建,交通方式的改变
襄樊原为内河运输占主导
封建经济城市的兴起,往往是由于具备重要的交通地位、兴盛的手工业、商业及封建统治中心等因素。故且这些条件有了变化,或因交通路线改造,或因政治中心迁移以及经不起资本主义工商业竞争的影响,城市就逐渐衰落下去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城市
书本343-361
近代中西部的城市
主要类型
1.内迁工业集中的一些城镇
如抗战初期的湘西芷江、邵阳,陕西宝鸡等由于交通的发展而引起变化的城镇,如陕西宝鸡,陕西风县的双石铺,甘肃兰州、天水,云南昆明、冲等。
3.内迁学校及文化机构集中的一些城镇,也引起了城市的变化。
陕西成固原;重庆的沙坪坝;成都的华西坝。城镇人口构成主要是学生及教职员。
4.由于军事工业及军事资源的开采而发展的城镇
如四川泸州曾是兵工厂集中地,甘肃玉门的老君庙是石油开采地。
5.由于进口物资的停止,使一些手工业城镇有所发展
如四川内江的制糖中心,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产糖量占全四川省的4%;自贡市的盐在1939年后也有所发展。
抗战时期内地城市
玉门是抗战时期因为开采战略物资发展起来的少数城市之一
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故都瑞金、革命圣地延安
近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近代城市的工业布局
离开旧城,形成新的城市或独立的工人镇
因开发新矿山形成新的市镇
在大城市外围独立设厂并形成工人居住地区
在旧城内或近郊建设
形成工厂交际中的工业区
这类工业区往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缺乏从城市整体考虑,造成城市布局的复杂与混乱
分散在市内建设
减少了室内机中的劳动客流,与外国同规模的城市相比,劳动客流少得多
在旧城城郊分散设厂
以旧城区为核心,向外沿河道或对外交通道路呈不规则辐射状发展
对外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铁路
1. 先修建铁路后出现城市
多出现于铁路枢纽、站点出
2. 先在城郊修建铁路,城市发展后,铁路穿越分割或包围市区
3. 由于人为原因,铁路修建不合理
4. 铁路插入旧城区内
5. 铁路在郊区穿过,在站场与旧城区之间发展新区,该地区逐渐繁荣
港口
地理位置优越,港湾条件优越,帝国主义在此建立现代化港口
历史上的港口城市,入海河道旁
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
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低下,项目少,供应范围小,经营管理差。多为私营,缺乏统一管理
建筑面貌
1. 一个帝国主义独占,多采用独占国本国建筑形式
2. 多个帝国主义占领,有着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
3. 大部分中国传统建筑,少部分地区外国形式
4. 中西合璧的装饰店面
5. 较于原建筑形式没什么变化
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传播、虚假商业店面、宫殿式、中西合璧形式、新建筑运动的影响
近代规划图评析
1.有明确的的规划意图和较完整的规划图纸,城市大部分或局部地区按照规划图建设
多为一个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青岛(德国)、大连(俄国)、长春(日本)
这些城市规划多从当时占据着的意图出发,有长远打算,运用了该国盛行的城市规划方法
2. 只对部分地区制定规划图,局部地区按照规划图进行建设
这些地区只是进行简单地路网划分,定出“建筑红线”,制定一些用地及建筑管理办法,规划仅限于部分地区,没有整个城市的长远打算
3. 城市规划图及资料齐全,比较系统完整,但对于实际的城市建设作用不大,基本没有实施
这些规划图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和具体措施,流于一纸空文,但对于规划学科的传播起一定的作用
4. 粗制滥造的规划图纸,大多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依据和资料,图纸不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现代部分
城镇化进程划分
发展起步阶段:1949-1957
1953-1957年“一五计划”:建设突出特点
把有限的资金尽最大可能集中起来使用的原则,由国家来统一安排建设计划
针对旧中国许多工业行业都是空白的特点,计划优先安排这些空白工业产业的项目
把多数建设项目安排在内地,改变原有工业生产集中在沿海的布局
城市化波动阶段:1958-1977
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
城市化主要特点&问题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特点
1. 政府发动型动力
城市化及其基础——工业化都是由政府发动的,政府是城市化的主题,其动力主要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非经济性
2. 城乡双重性体制
“城市—乡村”的二元社会体制,阻碍城市化的正常进行
3. 不协调构成
城市数量与总人口相比,数量太少
城市规模结构大城市比重过高
城市地域分布不协调,东密西疏
明显的“工业型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功能偏集中于工业
城市职能不完善
4. 波浪型进程
政治上的动荡以及政策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城市化新特点和趋势
1. 主体上
城市化的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出现“外联型”和“内联型”的城市化
2. 战略上
国家战略重点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改变了城市化空间格局
3. 制度上
一系列制度由计划向市场化转变
4. 形态上
小城镇在城市体系中地位提高,大城市开始郊区化过程,开始出现大城市区和城市连绵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
5. 内涵上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大部分大城市开始走向国际化,中小城市开始步入现代化
城市建设的恢复与城市规划的起步(1949-1952)
1952年8月,成立建筑工程部
1952.9,建工部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也是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第一次)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1)中央在建筑工程部内成立城市建设局;(2)各大区的财委(计委)的基本建设处管理城市建设工作(3)各城市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机构;(4)在39个城市设置城市建设委员会,委会下设两个常设机构:一是规划设计机构,负责城市规划设计;二是监督检查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城市内的一切建设工作。
各城市都要开展城市规划
划定城市建设范围
将城市建设项目定为11种:调査研究、道路、自来水、下水道、公园绿地、电车、公共汽车、防洪排水、桥梁、轮渡、煤气等
对城市分类排队
国家经济建设要集中力量发展工业,而且以发展重工业为主。把全国城市按性质与工业建设比重分为四类:重工业城市、工业比重较大的改建城市、工业比重不大的旧城市、一般城市
“苏联模式”引入(1953-1957)
1956,《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第一个技术性法规
三阶段:初步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规划特点
重视城市各项基础资料的搜集和分析,重视原有城市基础的用和改造
采用一整套的规划定额指标,对建设标准进行控制
讲求构图和城市建设艺术,城市总图常常布置众多广场和强调对称式轴线的干道系统
苏联模式的影响表现
资料搜集要求全面细致
注意套用定额指标
讲究构图美
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迅速发展(1978-1999)
1984,《城市规划条例》
现代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基本法规
1989,《城市规划法》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特点(20世纪90年代末)
1.整体性,是城市规划高度战略化的决策依据
2.复杂性,要求在新的城市规划观念中加强全局谋划
3.多层次性,指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层次结构布局
4.连续性,是传统城市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整合
5.经济性,指城市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城市宏观经济效率与效益的一种思维走向
北京城市建设(1949)
共同点
(1)在城市性质上,除了政治中心外,还应包括文化、科学、艺术等,也是一个大工业城市,符合“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的方针
(2)在城市规模上,人口规模400万左右
(3)在城市布局上,都采用由市中心向城外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东南部工业区;西山为风景休养区;西北郊布置高教区,住宅区应与工作区接近;还有商业区等。
“城内派”
利用原有城市设施
美观,充分发挥原有的文物价值
方便,其他各区环绕在旧城四周,与行政中心区联系紧密
“城外派”,”梁陈方案“(旧城西郊)
旧城规划布局系统完整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插人庞大的行政中心区,会破坏历史文化环境的完整性
旧城密度高,用地不允许
在西郊另辟新区,可避免以上之缺点
外国城市建设史
古代时期
城市的起源
滨水定居特征
1. 茅屋或帐篷选址显示出某种相对的秩序或者受自然条件影响
2. 建筑布局体现社会等级关系
3. 辟邪符与占卜盛行
起源阶段
古埃及
四个历史时期
古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
新王国时期
晚期
主要城市特征
孟菲斯古城
又名白城
死者之城:庙宇、陵墓、方尖碑、狮身人首等组成
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遥遥相对的城市
卡洪城
1. 形态
平面为方形
2. 分区
死墙将城市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为奴隶居住区,城北为贵族区,城东有集市
城中心有神庙,城东南有大型墓地
底比斯城
1. 形态
不规则,无明显界限
2. 布局
城市分为两个部分:生者之城、死者之城。生者之城位于尼罗河右岸,城中有卡纳克神庙、鲁克索神庙。死者之城——皇帝陵墓
阿玛纳城
1. 位置
尼罗河畔
2. 形态
呈弯曲带形,无城墙
3. 道路
棋盘式路网,街道部分绿化
4. 分区
分区明确,有明显的市中心,北部为平民区,中部为皇帝统治中心,南部为高官府邸
城市建设特征
1. 城市选址,因地制宜
2.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
3. 棋盘式路网
4. 善用对称、对比、序列等手法,进行建筑群与景观设计
两河流域和波斯
西亚文明
发源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伊朗高原地区)
宗教信仰:信仰多神;将国王神化,并与天体星象相结合。
主要城市特征
乌尔城
2.形态
平面呈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
3.规模
城市面积为 88 公顷,人口 34000 人。
4.布局
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第高踞西北高地,且有厚墙围绕;而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区明显,等级明确,防卫森严。
5.
城中有山岳台 和明确的 公共中心 。
新巴比伦
1.建设时期
公元前 3000 年;
2.位置
幼发拉底河两岸;
3.形态
平面呈矩形,两重城墙;
4.道路
道路分级,主要干道笔直,小巷曲折狭窄;
5.布局
城市主轴北偏西,沿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神庙。以马尔都克神庙为中心对全城进行规划布局。
城内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尼尼微
科萨巴德城
宫殿一半在城外一半在城内,既注重防御外敌,又注意城内起义
古希腊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自然条件
多山地形,岛屿众多。平原面积少、分隔明显——决定了很难形成政治上的统一——小国寡民的城邦制。
社会背景
1.“城邦制 希腊人所建立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国有村镇,所以称为城邦。
城邦是希腊式的城市国家是一种首创的、有效的体制,从而促进了艺术与建筑的发展。
2.“民主政治 ”:平等、自由和荣誉是维系雅典公民城邦主义关键。
3.“多神教”: 希腊信仰多神 ,所以各地庙宇盛行。它不仅是宗教的场所,也是建筑群和公共活动的中心。
古希腊思想和文明内核
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人文主义的思想
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
发展历程
文化起源
克里特、迈锡尼(爱琴文化)
克里特
城镇特点:
(1)围绕高地的防御据点或宫殿建设;
(2)城镇形态、街道布局不规则;
(3)按职业分区聚居。
代表宫殿:诺索斯城的米诺斯宫
迈锡尼
历史分期
荷马文化时期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古风文化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文化时期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
城市中心发展历程
卫城——圣地建筑群——雅典卫城——广场
古典时期雅典&雅典卫城
雅典城
雅典自发形成、背山面海、因地制宜、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卫生条件差;居民区为强调平等,贫富混居,基址面积等大。
形态
背山面海,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
布局
卫城是其中心,居民点位于卫城山脚下,城市西北是城市广场。
雅典卫城(古风时期)
1.建设时期
希波战争后,公元前 448 406 年;
2.位置
位于城内山顶平台上;
3.规模
东西长约 280m ,南北最宽为 130m,
4.形态
平面不规则,无轴线关系;
5.布局
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沿周边布置,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
6.景观组织:
1 )建筑布置、入口与各部分的角度都有一定的组织
2 )视觉观赏均是按照祭祀雅典娜大典的行进过程来设计的,即在山下绕卫城一周 上山后又穿过它的全部。
3 )利用地形把建筑物最好的观赏角度朝向人们
4 )雅典娜青铜雕像、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各具特点,构成卫城主要建筑景观
古希腊城市、建筑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雅典城市没有非常明确的强制性人工规划。 反应了早期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布局手法。
希波丹姆模式
思想依据
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公共生活的要求。
布局形式
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 般较小。
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三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影响
1 )广泛用于希波战争后的古希腊城市建设实践,以及古罗马大量的营寨城
2 )一味的寻求理性秩序,造成城市的呆板,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桎梏,为城市专制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代表:米利都城
1、位置
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防御较强;
2、布局
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两条大街从城市中心穿过;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
3、城市中心
中心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街坊面积小,南部街坊面积大。城市中心集中大量的公共建筑,成为市民生活的真正焦点。
4、广场
城市南北两个广场,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周围有敞廊,至少有 3 个周边设置商店用房。
希腊化时期
城市建设特征
严格按照几何 和 数的规律规划设计;
广场规整,广场取代庙宇、卫城成为城市中心(广场位于两条道路交叉点处);
城市供水系统改善,部分城市有下水道,城市有绿化,环境及卫生有所改善。
广场特征
设置敞廊,沿一面或几面;
通过延伸广场廊柱、檐口,形成轴线布局与透视景象。
普南城
普南城背山面水,位于向阳的坡地上,顺应山势,城市建于四个宽阔台地上,最高一层为底米特神庙,第二层为雅典娜神庙,第三层为市场和会堂,第四层为竞技场、运动场。
道路采用棋盘式路网,顺应等高线的东西向道路为车行路,南北向道路为台阶式步行街。中心广场居于城市显要位置。
城市建设状况
以广场为中心,组织城市基本格局
广场汇集敞廊、市场、庙宇等公共建筑,是市民日常生活重要的场所
贫富混居,道路由窄变宽,市政建设水平低
古希腊许多建筑不追求平面构图上的规整,乐于顺应并利用地形构成活泼布局,整个城市由圣地庙宇统领全局
城市发展特点
1、米利都城单纯棋盘式街道;
2、塞里纳斯城显著城市轴线;
3、普南城道路与建筑有计划的配合。
广场发展特点
古典时期广场无定形,无轴线,周围有市场和公共建筑;
希腊化时期城市中心是广场,广场规整,广场往往处于两条道路的焦点上,广场与道路形成一定关系。
古罗马
背景与建设特征
历史背景
战争扩张,人口众多,财富集中,明显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
城市建设
1.受城邦爱国主义精神 的影响,崇拜自由的公共生活,因此城市建有极其众多的公共设施;
2.主要建筑类型 可分为两类: 公共建筑 (剧场、浴场、斗兽场 宣扬功绩的纪念物 (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
3.城市数量众多 图拉真时期,城市数以千计,仅西班牙一省,有重要城市 400 座,次要城市 293 座。
建设特征
1.世俗化特征
代表精神寄托的神庙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公共浴场、斗兽场、剧场、府邸等大量出现,且规模奢华
2.军事化特征
修筑大量军事功能极强的营寨城,还修建了城墙、桥梁等战略设施;
3.君权化特征
城市成为统治者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纪功柱、凯旋门等成为城市空间秩序组织的焦点和核心。
发展历程与规划思想
发展历程/历史时期
伊达拉里亚时期(公元前 750 年 公元前 300 年)
意大利早期本土文化。建筑遗迹包括庙宇、陵墓和工程设施,并反映当时的石作和拱券技术。
伊达拉里亚建城特点:
建于岩石或高地上;
先建城墙、后建城市;
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城市地区的划分极为明显。
奠基仪式:
1. 城市选址:选择易守难攻的山岩、高地,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性;
2. 城市区划及地块划分:以宗教思想为指导,确定城市花园及神庙最为中心的结构特征所在,在以天体模式划分地块,以地块划分反映宇宙模式,反映了早期罗马人的自然观、宇宙观。
3. 确定道路走向:依据功能区划分及地块划分,确定城市主次干道;
4. 进行城市奠基仪式。
1. 城市选址——2. 区域划分、地块划分——3. 确定道路走向——4. 城市奠基仪式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 510 年 公元前 30 年)
建筑活动空前高涨,类型多样,除重点建设道路、桥梁、输水道等基础设施外,还创造许多新型公共建筑型制,如公共浴场、巴西利卡、斗兽场等。该阶段大力吸收并发扬希腊建筑文化,继承并扩充了古典柱式系统。
罗马帝国城市建设特征
城市膨胀、人口剧增、住房较少而且建筑质量较差
实行交通管制,夜晚不准行车
街道狭窄,道路两旁限高
城内用地狭小,建设混乱
公共建筑规模宏大
城市建设重心在广场和建筑群的建设上
总体布局混乱,无系统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 30 年 公元 476 年)
西方奴隶制发展的顶峰阶段。独立发展自己的建筑体系,建筑规模巨大,空间复杂,技术成熟,艺术成就高,出现炫耀帝王权力的众多纪念性建筑形制,如凯旋门、纪功柱、帝王广场等。
公元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后来发展成为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定都罗马城,公元 476 年灭亡。
规划思想
1.强烈的实用主义
2.凸显永恒的秩序思想
3.大比例模数手法
4.《 建筑十书 》
营寨城
影响思想
希腊米利都思想
习惯影响城市形态
防御思想
人口限制
特点
方正的城墙,早期城市平面为正方形;
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初建神庙。
PS:营寨城的外形已不再是圆形而是用方形,因这是已不再选高地作为城址。
共和时期广场vs帝国时期广场
共和时期的广场
开放的、不规则的的空间,没有统一的规划,建筑强调自我特征。广场作为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而存在。
阶段
伊达拉利亚时期到共和初期
以圣地为中心,形成神庙,元老院,是罗马的政治、宗教中心。特点是布局散乱。
共和时期
寻求指向性明确的广场,是否有和运动路线一致的视线焦点非常重要。修建巴西利卡,封闭广场两条长边,并使得形式保持统一,广场形成。
凯撒到屋大维
缩小元老院,元老院后修建广场,修建凯撒神庙。
帝国时期
精细化古罗马广场。修建元老院前塞提米乌斯凯旋门,把“圣道”划分为广场内外,建造纪念柱,细腻划分广场空间,加建饮水喷泉、树木。
帝国时期的广场
封闭的、规整的空间,有统一的规划,短期内建成,强调轴线关系,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广场作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纪念物而存在。
凯撒广场
维特鲁威和建筑十书
世界遗留至今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复兴古典的范本。
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坚固(Strength)实用(Usefulness)美观(Beauty)
理想城市
形态为八边形
道路:环状放射路网
中心:广场、神庙
为避免大风,道路和门不相对
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模型
成就/影响
1 )书中论述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经验和当时罗马建筑的经验
2 )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3 )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
成就
公共建筑及建筑群
斗兽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露天剧场
广场及广场建设
古罗马与古希腊对比
思想差异
古希腊哲学崇尚的精神是思辨的、探索的、自由、理性的,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民主与科学,主张“以德治国”。
古罗马精神轻理性重实际、轻思辨重实用、轻思想重行动。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为责任、纪律与荣誉,主张“依法治国”。
中古时期
中世纪(公元5世纪-15世纪)
特征
1.城市形态
城市自发形成,以环形放射状为最多。以教区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单位。
2.城市中心
由教堂、教堂广场、市政厅广场与市场广场组成。
3.道路网
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
4.城市环境景观
1 )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冰面和自然景色。
2 )规模和尺度宜人的城市和建筑环境。
3 )连续、丰富与活泼的建筑群。
4 )对比鲜明的城市建筑群体。
5 )丰富多变的街道视觉效果
6 )统一而生动的城市色彩(灰色的巴黎、红色的锡耶纳、金色的威尼斯)。
城市类型
1.要塞型
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发展成为新社会的核心和适于居住的城镇。
2.城堡型
封建主的城堡及其周围发展起来的教堂修道院和在教堂附近形成广场。
3.商业交通型
地理位置的优越,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聚居区。
规划思想
1.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
教堂前面形成半圆形或不规则的但围合感较强的广场,教堂与广场一起构成了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
道路基本上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出去,并逐渐在整个城市中形成蜘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
教堂占据了城市中心并构成了绝对的制高点,所以中世纪城市的天际线是非常优美而有秩序的。最典型的如
法国的圣密启尔山城 Monts.Michel 。
2.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中世纪城镇以良好的物质景观环境为基底,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自然,城市发展体现自发生长特征。
3.丰富多变的景观和亲和宜人的特质
充分利用城市景观要素组织城市空间,善于运用多变手法丰富视觉效果。
4.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秩序
城市表面看似杂乱,个性不一,却有着统一的格局(如空间组织)。
西欧中世纪
意大利中世纪城市
佛罗伦萨
西格诺利亚广场
在罗马军事城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也是最早战胜封建领主建立的城市共和国。
最初在阿诺河一侧,平面为长方形,路网规则;后经多次扩张城市跨越阿诺河两岸,成为自由式布局。市中心有著名的西格诺利亚广场。
威尼斯
它是当时沟通东西方贸易的主要港口,也是意大利中世纪最美丽的水上城市。
圣马可广场——欧洲最美会客厅
锡耶纳
坎波广场
法兰西中世纪城市
巴黎
古罗马营寨城、塞纳河口的城岛、多次扩建城墙和城市、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大型设施的修建
卡卡松城
城堡型城市,是法国最早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而自治的城市。
平面近似椭圆型,道路系统自发形成为蜘蛛网状的放射环形系统,城市有双重城墙,上有稚堞(zhì dié),城市入口处有塔楼、垛墙、吊桥等防御设施。
雉堞是指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墙或是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米琪山城
德意志中世纪城市
德国经济较法、意落后,经济中心在农村,再加上战争频发,城市很不发达,12世纪封建制度才基本建立。13世纪封建割据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
纽伦堡,特点:始建于1040年最早居民点位于山丘和河流之间有堡垒,市场,后发展到河的另一岸.
中世纪广场
特点
1. 广场强调建筑物围合产生的封闭感;
2. 广场由道路引入。
道路与广场的关系
1. 广场空间由道路引入,但道路打破广场的封闭性——矛盾但相辅相成的关系;
2. 道路-广场 完整城市空间体验,不存在凌驾关系,不可独立存在。
视线关系
1. 风车形态道路关系——只有一个视野开口,最大限度保持广场封闭性;
2. 以一定角度朝向广场开口,街道上建筑因透视关系相互遮挡,保证广场封闭感。
佛罗伦萨元老市政广场(西格诺利亚广场)
1. 背景
十三世纪后期,教皇拆除支持罗马皇帝的主要家族府邸,在其上新建广场,并在广场中心修建元老院。
十六世纪中叶,美第奇家族扩建,并开通狭长通道广场,以连接水岸。
2. 广场特点
1.一直保留中世纪广场格局,围合感强
2.广场被切割为“L”形,但两形体间相互渗透,但又保持独立;
3.喷泉依照中世纪广场管理设置在角落,但又是两个空间的枢纽;
4.通过雕塑,界定市政厅和广场的比例和对照关系。
凉廊和乌菲齐大街关系:
凉廊位于咽喉,空间转换关键视点;
凉廊、市政厅形体一虚一实,对比,不显压抑;
凉廊虚空间,及其中雕塑吸引视线,减少乌菲齐大道狭小感。
2. 乌菲齐大街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特点
狭窄曲折的中世纪街道与金壁辉煌的广场形成强烈的反差,带来人心灵的震撼
从海面望来,小广场好像为城市的入口,两纪念柱似迎接归乡水手的门道。
广场的特殊位置,使访客立即进入城市中心“由中心向外”探索城市。
广场的完备
1640年,新行政大楼故意向海面方向做了后退,钟楼变为独立单体,将之前封闭的大广场流转到小广场。
中世纪其他城市
东罗马中世纪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城市建设特点
1. 沿袭罗马城市特点,建城墙、道路、输水管、巴西利卡等;
2. 宗教建筑的重点建设;
3. 宗教建筑为多穹顶组合形成的巨大室内空间。
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方的金桥
拜占廷时期的宗教建筑---连续的穹隆顶之下的巨大室内空间;
60米高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东正教中心教堂);
三面环水的城市和防卫城墙,中心区仿古罗马七丘;
优美的沿海景观和城市轮廓线。
圣索菲亚大教堂
俄罗斯
克林姆林宫
跳跃的洋葱头穹顶----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是战后民族解放和国家繁荣的建筑纪念碑,体现爱国激情。
1. 公元10-13世纪前后已有相当繁荣的大城市;
2. 依托封建势力发展起来的小城市---世袭城市(城市结构围绕克里姆林向外发射);
3. 摆脱蒙古人的侵略后,形成以莫斯科为首都的沙皇制多民族国家。
中世纪伊斯兰
伊斯法罕
有传统经商场所巴扎
撒马尔罕
市中心列基斯坦由三个文学院建筑群组成
戈多瓦
伊斯兰教在西方最大的城市
格拉纳瓦
有阿尔罕伯拉宫
伊斯兰城市建设特征
可兰经中的天堂形象影响其城市设计
建立很多城市
划分了若干个穆斯林区
城市分为统治者区和信徒区
城市具有封闭性特征
道路系统是盘街和死胡同
城市由驻军营地发展而来
印度
曲女城
玄奘拜访
阿格拉
泰姬马哈尔陵墓
日本
平安京
平城京
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
1.先决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和拜占庭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2.产生背景
①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量学者和成果流向意大利,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与传播;
②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推动了西欧的航海和贸易发展,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转型;
③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基督教在西欧长期一统世界的思想禁锢;
④中国造纸、印刷等技术传入,促进了知识在普通大众中的快速传播。
3.主要内容
反封建、反教会。
4.实质
是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在上层建筑领域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显著成就
文化上的创新、思想上的解放,既为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欧洲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
6.时期
①早期
佛罗伦萨, 15 世纪
②盛期
罗马, 15 世纪末一 16 世纪初
③晚期
威尼斯, 16 世纪中期和末期
④巴洛克时期
17 世纪以后。
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7. 核心
人文精神
8. 思想
唯物主义哲学、科学理性、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理论与建设活动代表人物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伯拉盂特、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
规划思想
1.追求理想王国的城市图景。
阿尔伯蒂致力于对体现秩序、几何规则的“理想城市形态 的追求。从城镇环境
地形面貌 水源 气候和土壤等方面着手 对合理选择城址和城市以及街道在军事上的最佳形式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于防御的多边星形平面。阿尔伯蒂将他的城市规划思想归纳为两条 :一是便利 二是美观。
2.高雅与精英主义的营造思维
文艺复兴时期,一批具有很高艺术素养的规划建筑师们共同推动城市规划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该思想还表现在城市的整体改革方案中。
建筑轮廓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劳仑齐阿纳图书馆——米开朗基罗、坦比哀多——伯拉孟特
3.尊重文化与后继者原则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尊崇文化与艺术,珍惜和慎重地对待前人留下的艺术作品(包括建筑和整座城市 ),虔诚地恪守着城市和谐与整体的艺术法则。认为伟大的作品是要经过长时间洗礼以及后世一代接一代的去完善,最终由集体完成的。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圣马可广场
4.两种城市规划思想的分野与交融。巴洛克主义与古典主义。
巴洛克风格:追求形式上新颖尖巧的手法主义,被天主教会利用。
畸形的珍珠
善于运用矫揉造作的手法以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来烘托教会神秘而不可动摇的权势。
特点
有明确设计目标和完整规划体系
设计思想
为中央集权和寡头政治服务;
是几何美学的集中反映。
设计理念
将建筑风格原理放大到城市,通过建立整齐、秩序感强的轴线系统,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观。
设计方法
“环形+放射”,转折节点处用高耸纪念碑作为视觉引导,这种设计方法有助于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过渡。
古典主义:泥古不化,教条主义崇拜古代,被君主专制利用。
设计方法
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感。强调构图简洁,几何性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追求完整而统一;
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体现一种唯一、秩序、有组织的、永恒的王权至上的思想要求。
成就/局限
理想城市
阿尔伯蒂/《 论建筑 》 理想城
1.主张
继承了维特鲁威的思想理论,从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
2.学科影响
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强有力地影响了城市的规划结构。
3.发展趋势
其规划形态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正方形、八边形,圆形等都作为设计方案,提出格网式街道系统、同心圆式街道系统等等。
4.城市建设
首先应从城市周边的环境因素 来考虑城市的选址和选型;结合军事防卫的需要来考虑街道的布局。因而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
5.其典型模式 是 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中心点通常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整个城市由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费拉锐特
1)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
2)形成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
3)中心点多为教堂、宫殿、城堡;
4)城市由几何形体组合。
斯卡莫齐
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东西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横穿。
建设特点
1.城市总的布局没有发生新的突变,有的停留在对理想城市的理论探讨上,有的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广场建筑群等的改建等工作。
2.设计思路不再由整体到细节,而是由细节逐步扩大到环境,以建筑物去丰富周围环境。
3.巴洛克建筑的极重浮华雕饰的建筑风格以及各种建筑物的轴线构图,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广场
广场建设特征
1.城市的改建追求庄严宏伟的效果,显示资产阶级的权势。
2.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市中心与广场的建设。
3.建造了许多反映面向生活的新精神和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广场。
4.早期广场继承中世纪传统,周围建筑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多在广场的一侧。
5.文艺复兴盛期与后期的广场比较严整,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开敞,雕像放在广场中央。
罗马市政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圣马可广场
罗马市政广场
1.设计者 :米开朗琪罗
手法主义进行广场整体设计
2.特点:
1. 入口大楼梯,利用透视突出向上的仪式感;
2. 入口高大神像雕塑,使得入口庄重威严,也使得广场不因距离城市街道远而变得渺小;
3. 元老院正门移置中心位置,加强轴线感,两侧楼梯拉长距离;
4. 建筑立面利用柱式进行统一;
5. 广场卵形发射状的铺砖形式,使得弱化广场不规则,加强向心性。
3. 方法
1. 建立秩序轴线——文艺复兴首要空间特质;
2. 对称拷贝建筑形成完整广场;
3. 背面留给古代遗址,拥抱新城市发展方向;
4. 修建接替斜坡通向城市,加强轴线,加强广场与城市的联系。
圣马可广场
1.设计者 :不详
2.广场形态
广场平面呈曲尺形,由 3 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一个封闭形的复合式广场
3.广场布局
①大广场与海边的小广场之间用一个钟塔作为过渡,视觉上起一个逐步展开的引导作用。
②大广场与圣马可教堂北侧面的小广场以一对狮子雕像过渡。海边小广场的入口竖立着一对从君士坦丁堡搬来的立柱。东立柱上面立着一尊代表使徒圣马可的带翅膀的狮子像。西立柱上面立着一尊共和国保护者的像。
4.主要建筑物
拜占廷式圣马可教堂、 98 米的高直式钟塔、总督官,图书馆、新旧市政大厦。
钟塔、总督官,图书馆、新旧市政大厦。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
1.设计者: 贝尼尼 巴洛克艺术之父
2.布局
大广场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西边的梯形广场,紧靠着新圣彼得大教堂的正门,两侧建有圣彼得和圣保罗雕像 另一部分是东边的椭圆形广场,由南北两侧的两道半圆形柱廊,合围而成。
3.规模:
最宽处为 240 米,长为 340 米,两侧有 284 根圆柱和 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
4.
柱廊的入口处为古希腊神殿的山墙立面样式,柱廊顶部为人字形的斜坡屋顶。广场中央伫立着 座达 40 米高的暗红色方尖碑。这是古罗马时期的遗物,被贝尼尼重新设计改造而成。
绝对军权时期
唯理主义思想
产物:古典主义
1. 强调轴线对称;
2. 主从关系、突出中心;
3. 规则的几何形体;
4. 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感
唯物主义规划思想
古典主义园林中首先透射出的唯理秩序
从凡尔赛宫到城市建设,透露出君主的权利和经济实力
古典主义对城市建设影响深远
提出规划结构真实性、逻辑性、清晰性等要素
强调构图简洁、几何性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追求完美而统一
把抽象的教条看成“规划真理”,反对创作中的个性和热情体现
代表城市:巴黎
巴黎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
a. 17世纪初,进行市政设施建设(道路、桥梁、供水);建造法兰西广场、皇家广场;旧城改造,统一立面,形成完整广场、街道景观。
b. 路易十四时期的“点、线、面”式城市改建。
c. 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市政桥梁设施
d. 大量的贵族府邸和庄园
e. 巴黎城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广场等
兴建广场来歌功颂德
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
凡尔赛宫
特点
点
点意味着中心或端点 , 布置重要雕塑 、 喷泉 、 中心对称式的花坛或水池 ;
线
由点发散出线,线是轴线,由宽窄不同的道路和两边修剪成行的树木 、列柱或雕塑构成;
面
由线分割出面,这是掩映在草坪 、树丛中的大大小小 、各不相同的绿地花园。
它的主体建筑是一个传统的三合院,在它前面是一个御院,御院前面用辅助用房围成一个前院。
公里的中轴线。强烈的轴线、对称的平面,十字形水渠以及用树列装饰的道路形成强烈的透视感,反映了法国的王权至上、财富和人超越自然的思想。在中轴线的两侧是一些封闭的空
影响
凡尔赛宫的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它的三条笔直的放射大道的规划思想,和对称而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借鉴运用。
eg:朗方华盛顿规划
广场
旺道姆广场
1.建设时期
1699—1701 年,由孟沙设计,对巴黎的城市布局起到控制作用。
2.规模
南北 213 米,东西 124 米;
3.广场形态
平面长方形,四角抹去,短边的正中连接着一条短街 王加大道 。
4.广场界面
广场上的建筑是三层的。底层是券廊,廊内设店铺。(这种做法是法国商业广场和街道的传统。)
5.标志物
广场中央立着路易十四的骑马铜像。
协和广场
1.位置
位于赛纳河北岸、卢浮宫的西面。其横轴与爱丽舍田园大道重合。
协和广场出色地起到了从都勒里花园过渡到香舍丽榭大道的作用成了从卢浮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2.形态
平面为长方形,略抹去四角;
3.布局
主要特征是开敞,广场北边有一对古典建筑,广场的东、南、西三面无建筑物,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广场八个角各有一座雕像,代表八个主要城市。
4.标志物
广场中央立着路易十五的骑马铜像,雕像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喷泉。
近代——二战前
资本主义产生及旧城改造
工业革命利弊
城市化
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并且工业化进一步推动着城市化。(15、16世纪英国“羊吃人”圈地运动)
资本主义城市特征
1.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的畸形发展。
2.城市功能结构和布局发生变化
城市中出现了大片工业区、交通运输区、仓库码头区,工人居住区,城市生活的空间随之扩大。原来封建城市的结构布局被打破。
3.城市中心出现
各种商业金融机构在市中心集聚,形成了资本主义城市的市中心。
4.交通拥挤
城市盲日扩展,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
5.环境恶化
工业的盲目发展,污水、废气、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6.景观质量下降
建筑紊乱,城市设计缺乏整体环境的考虑,建筑艺术衰退。
面临的问题
1.
功能机构紊乱
2.
土地非法占有
3.
居住条件恶化
4.
交通状况拥堵
5.
环境质量下降
6.
社会分化严重
7.
城市用地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
旧城改造
英国的旧城改建
克里斯托弗·仑的“1666年大伦敦规划”
特点
①沿袭法国古典主义手法,将法国园林手法运用到城市。(城市主轴线 广场序列 放射道路)
②规划采用几何形的街坊, 有许多广场
③一条大街连接三个广场,对城市空间组织起控制作用
④街道连接主要城市功能区,如市中心和码头
⑤城市布局反映资本阶级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概要
古典主义手法+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弊端
①未能结合地形和现状,也未能改变土地私有制,故方案未能实施;
②强调经济职能,弱化宗教职能。
成果
①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制定建筑技术规定
②建筑了拥有方形广场的居住建筑群
③在公园建设方面,将封建主占有的大型花园经过改造向公众开放
④里琴大街出色的整体面貌和景观环境
意义
①突显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城市的布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他们的经济利益;
②规划未很好的结合现状和地形,而且要求改变私人土地的所有权,而当时伦敦的主要土地分属于贵族和富户所有,所以官方没有采纳这个规划。
伦敦改建(1666伦敦大火后,拒绝克里斯托弗的方案)
a. 制定规定放宽街道,用砖石等耐火材料建房,并颁布了《重建伦敦市法令》,规定了三种房屋形制;
b. 建造新型居住建筑群,中间常布置方形规则广场(London Square);
c.进行了公共游憩场所和社交活动场所的整理、改造;
d.里琴(摄政)大街街景改造,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 。
英国园林
•自然环境:把园外自然风景引入园内。
•政治、思想:法国园林形式体现专政制度,18世纪英国追求民主思想;
•文化:法国园林更多地体现唯理主义审美倾向,而英国园林追求浪漫主义风格。
1730年代的园林设计革命---自由、变化、自然中国的山水园林+英国的浪漫手法---英华庭院
法国的旧城改建
雅各宾专政时期
①主要改善中下阶层人们的生活环境;
②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绿化、道路、给排水等。
拿破仑帝国时期
(是为改变城市形象,突出帝都风貌为目的而建设的,如在城市中修建大街、纪念堂、凯旋门、星形广场、练兵场,早期广场的改建。)
1811年改建里沃利大街,沿街建一色房屋,连同阁楼共五层,底层是商店,前面有连续的券廊,形成人行道;
在巴黎西部改建贵族区;
在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上建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以此控制巴黎中心地区的帝都风貌;
进一步改建凯旋门和明星广场;确定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
拿破仑第三时期
奥斯曼巴黎改建
1. 背景
当时欧洲铁路网已经形成,巴黎成为欧洲最大交通枢纽之一,而巴黎现状与工业化之间产生矛盾,隔绝了市区与郊区的联系,决定大规模改建。
2. 目的
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目的、军事目的
1. 拓宽城市道路,一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阻塞问题,另一方面能使军队顺利、安全抵达城市各个角落;
2. 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城市景观,进行市中心改建和城市绿化建设,以体现帝都风范;
3. 迫使贫民从市中心迁出,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居住环境。
3.改建内容
①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中南 2011 填空)
②在市中心开辟 95 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
③为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的宽度与两旁建筑高度,屋顶坡度都规定了一定比例的限制
④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
⑤为适应城市结构变化带来的分区要求,市中心分散为几个区中心建造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和其它市政设施,促进城市近代化
⑥重视绿化建设
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
4. 不足
①未能解决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阶级矛盾尖锐化
②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矛盾问题
5. 意义
1. 将城市景观建设从以往的局部改造转变为从更宏观的区域考虑;
2. 首次采用市中心分区方案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
把市中心分散成为几个中心。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他适应了因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3. 在市政建设上有重大成就,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4. 巴黎的城市美化运动改善了城市面貌,对以后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俄国的旧城改建
阿姆斯特丹的旧城改建
殖民地及美国新建城市
殖民地城市特征
1.平面简单,方格状路网,中间建设几个广场;
2.城市绿地、公共中心等无统筹安排;
3.城市结构未考虑三维形态;
4.城市建筑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
5.殖民者对城市规模和发展无科学预测,而且与地形不甚结合;
6.城市体现强烈的阶级对立性。
华盛顿——朗方规划
主轴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主轴线上从东向西依次布置国会大厦、林荫大道、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一直延伸到河滨;
次轴线——华盛顿纪念碑处、与主轴垂直;
道路和广场——从国会大厦和白宫向四周放射出若干道路通往广场、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建筑;
人口预测80万。
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城市规划,都反映了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其对当时西方各国、世界城市规划,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美化运动都有影响。
对古典主义规划思想的辩证认识:
优点:提出规划结构的真实性、逻辑性、清晰性,其构图简洁、几何性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追求统一效果。
缺点:把抽象的教条看作超越民族、时空的“规划真理”,追求冷素、盛气凌人的气氛,只追求数的和谐,反对对个性、热情的体现。
近代规划思想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
早期
1. 托马斯 · 莫尔 ——乌托邦、
2.安德累雅 ——基督教之城、
3.康帕内拉——太阳城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作为封建小生产者反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已露头的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主张消灭剥削制度和提倡财产公有。
后期
1.欧文 ——新协和村
主张“劳动交换银行”及“农业合作社”,以解决私人控制生产与消费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最终达成农业公社遍布全世界,形成公社总联盟,政府消亡
2.傅立叶 ——法郎吉
主张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代替。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
意义
把城市当做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更努力为适应新的生活而改变,比那些把建筑和城市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强得多,虽然在当时西方世界没有产生实际影响,但他们在设想中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以及其他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成为其后“田园城市”“卫星城镇”等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 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探索。
社会改良思想,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
田园城市/1898
产生背景
1. 工业革命
①
工业用地未有效规划与区分,工业发展造成劳动人口大量流失,城乡发展失衡
②
城市环境恶化的问题,有碍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
③
交通设施的不足,行政管理的落后,出现资源严重浪费
④
公共设施的缺乏,居民生活不方便
⑤
工业经济成长与工人分配所得不成比例,出现两极分化。
2
自由竞争 →帝国主义垄断
1898年
《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定义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 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思想起源
①宗教思想
②空想社会主义
③社会改革与社会公正
④理性主义
核心思想
万能钥匙
土地共有、自由结合、自然之爱、社会之美、行政办公、过分集权、侵犯权利、妨碍自由
三磁铁目标
关注中心人民,城乡结合
城市膨胀发展,由于其吸引力引起,将其磁性 移植 ( 企业的位置 )),城乡二元结构、三个磁铁各自吸引,目标在于解决城市出现的问题。
①城市:有提供就业机会,享受设施机会,环境恶化
②乡村:环境美好,是各种财富的源泉,缺乏物质设施,就业机会
③城乡磁体:人类社会与自然美景结合。
内涵
讲究适度规模、城乡交融和社会管理
实质
城乡结合体
思想内核
社会改革的主张
空间模式
规模适度、城乡交融、群体组合的社会城市
规划内容
1.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建成区用地的扩张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系统;
3.用绿带和其他场地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隔开;
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5.各功能间拥有良好的铁路 交通 联系;
6.市民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
概要
田园城市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限制房客的房息压力;
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
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
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
组织管理目标
1.具有约束力的城市建设规划;
2.城市规划指导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制度;
3.社会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承担者;
4.把私人资本的借贷利息限制在 3% 4% 范围之内;
5.公营或共营的企业的建立。
贡献&意义
1.指导思想 人本主义
在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摆脱了传统规划主要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或张扬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旧模式,提出关心人民利益总值,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2.空间模式 城乡结合
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理念,从城乡结合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3.理论体系 完整的思想体系
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和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4.社会学研究
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目标的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结合社会 。
影响
卫星城理论
邻里单位
新城建设
新城市主义
实例:莱切沃斯、韦林
盖迪斯综合规划
1. 思想内容
城市研究的综合观
①强调城市规划不仅要注意研究物质环境,更要重视研究城市社会学以及更为广义的城市学。
②其”城市学”就是强调要用有机联系、时空统一的观点来理解城市,既要重视物质环境,更要重视文化传统与社会问题,要把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落实到社会进步的目标上来,这是盖迪斯认识城市问题的理论思想精髓。
区域协同的综合观
①城市规划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的影响范围;
②提出“城镇集聚区”的概念。
勤奋务实的实践观
①重视调查,实践在规划中的作用;
②提出了”先诊断、后治疗”的规划路线,并制定了”调查一分析一一规划”的”标准”程序。(中南 2015 选择)
深切的人文关怀观
①极度重视人文要素与地域要素在规划中的基础作用,主张人文地理学为规划思想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②关怀城市中广大居民的生活条件,主张规划要在经济上和社会上促进各系统的协调统一;
③尊重社区传统,对巴黎改建那样简单粗暴的”城市清理”持否定态度;强调规划是一种教育居民为自己创造未来环境的宣传工具。
2. 评价
1.首创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使西方城市科学由分散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2.关注人文生态学领域;
3.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
4.把城市和乡村纳入同一体系中,从区域角度研究城市。
3. 著作
1.《 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 》
2.《 城市发展 》
3.《 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 》
带形城市/1882
1. 提出
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 · 马塔 1882年提出
2. 基本原则
城市发展需要尊重结构对称,留有发展余地
3. 理论特点
1.带型城市以一条主要交通干作为骨架,长度无限延伸,宽度有限(500米)
2.沿道路脊椎布置地下工程管线和电器铁路运输线
3.次干道划分街坊,内设独立城市管理机构,公用设施沿主干道两侧建设
4.带形城市多方延伸可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
4. 影响
1.运用于斯大林格勒的带型发展、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巴黎的轴向发展;
2.对之后西方城市分散主义具有一定影响。
5. 评价
优
保证居住环境与自然紧密相连;可以统一规划,市政方便;交通运输有利于远距离直达
劣
不利于产业集中,公共设施投入巨大,对交通干线依赖性过强,城市空间增长的集聚效益无法实现,缺乏经济考虑
工业城市
1. 时间
法功建筑师,戈涅,1901年提出
2. 目的
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背景中的功能组织
3. 原则
工业布局优先
4. 观点
1.城市各项用地要符合工业布局的要求,这是各项布置的先决条件
2.城市选址是靠近原料产地或附近能源可以利用,或便于交通运输。
3.城市没有集聚性,各功能区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扩展。
4.基地用地布置在日照条件良好的高地上,沿着通往工业区的道路展开
5.考虑设施本身的要求及其与工业之间的关系,在工业区内布置大片绿地
6.生活服务设施与住宅建筑结合布置
7.居住区被划分为几个片区,每个片区各设所小学
8.城市街道按交通性质分类且宽度不等。
5. 影响
1.二三十年代,前苏联城市规划
2.柯布西耶的集中城市主义
3.提出的“功能分区”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原则。
城市美化运动
1. 定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针对郊区化趋势,为了恢复中心区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景观改造活动
2. 过程
1.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就已开始;
2.后有奥斯曼巴黎改建;
3.在美国,其前奏是“公园运动”; 1893 年,芝加哥世博会,最大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城市美化”,建立一个梦幻城市。
4.1909 年,伯恩海姆芝加哥规划 标志城市美化运动的开始,自此,掀起城市美化运动的高潮。
3. 实践
1. 1859 年,纽约中央公园 奥姆斯特(湖大 2019 填空)(中南 2007 选择)
2. 1909 年,伯莱姆 芝加哥规划 第一份具有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中南 2008 选择 /2009 填空)
(伯汉姆/伯恩海姆)
4. 评价
优
创造了新的物种空间环境和良好的城市景观
劣
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布局和性质,忽视城市居民分切身福利
西谛的城市设计理论
1. 背景
之前城市设计的两种方式(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手法、资本主义用方格网划分城市手法)导致城市开敞空间的缺乏和城市艺术面貌的单调乏味。
2. 著作
《 城市建筑艺术 》 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3. 主张
1.提出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2.从过去和历史寻找“美”的要素,弥补传统艺术的缺失;
3.强调人、环境的尺度和人的活动与感受之间的协调,建立丰富的城市空间,并使其与人的活动空间有机互动;
4.强调与环境合作,向自然学习,强调空间的视觉关联和透视感;
5.肯定了中世纪的城市建设成就,认为其城市空间符合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4. 影响
为近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前的城市规划建设
未来主义城市设想/1909
1. 开始标志
意大利,F.T.Marinetti . 1909 年,发表 《 未来主义宣言 》
2. 代表人物
意大利,A.Sant.Elia . 发表 《 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
3. 主张
1.对工业化,机器主导社会的崇拜;
2.将高度集聚的建筑景观作为城市的基本特征。认为未来的城市只能有高层建筑组成。
4. 影响
对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乃至后来建筑设计中“高技派”的延续,以及柯布西耶“机械理性城市观”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5. 其他
1.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现代主义
2.德国包豪斯学院 现代建筑运动精英的摇篮与堡垒
3.现代建筑运动四大巨匠 格罗皮乌斯、密斯 · 凡德罗、柯布西耶、赖特
4.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思想特征:
①功能主义特征;
②提倡简单的几何造型和非装饰原则,即“少就是多”原则;
③奉行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④重视空间的使用
⑤经济实用,重视节约建设的费用与开支。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1909年英国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法;
1909年美国的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会议,
成立芝加哥规划委员会;
1916年制定第一个纽约区划法;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管理城市物质环境一项重要的和经常性的职能。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已超越霍华德时期空想或有限的实践,而是希望通过积极、务实、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特别是有关物质空间领域的匮乏与混乱问题。
柯布西耶规划思想/1922
1. 核心思想
功能主义、机械理性、集中主义
2. 著作
1922《明日的城市》、1923 《走向新建筑》、1933《阳光城》
3. 思想主张("集中主义城市"设想)
(1)功能理性主义
①城市是必须集中的 ,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②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但市中心地区对各种事物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因此需要 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③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 。高层建筑是柯布西耶心目中关于现代社会的图腾,从技术上讲也是“适应人口集中趋势,避免用地紧张、提供充足的阳光与绿地、提高城市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④集中主义的城市并不是要求处处高度集聚发展 ,而主张应该 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使人流、车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⑤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 新型的、 高效率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来支撑
(2)形式理性主义
①将各种复杂的城市功能装载在可控的、有秩序的城市象形形态中(人体 昌迪加尔、飞机 巴西利亚),实现城市有序发展,体现了形式理性主义。
4. 评价
I.虽然柯布西耶 鼓吹自己是为大众设计 ,但是 事实上对机械美、机器理性与形式的追求 才是他的最高理想,他的绝大多数建筑和规划作品都都体现在这种明显的思想倾向
II.柯布西耶希望把城市按照机械方式进行规划,明确的功能分区,超级的立体交通体系,宏大的公共社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都表现了他 对规范秩序、可控社会的向往
III.因而, 他的规划思想常渗透着” 专制”与”独裁” 的设计哲学特征,这与他另一方面兼而有之的现代主义民主特色看似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5. 实践
阳光城、马赛公寓
伏埃森规划
6. 柯布西耶vs霍华德
7. 建筑观
二三十年代其建筑设计哲学:功能主义观点,居住机器理论,机械美学和抽象艺术构图。
新建筑五点(1926):底层架空,自由平面,屋顶花园,自由立面,条形长窗
城市集中主义——光明城市:高层居住建筑+立体快速干道+城市功能分区
战后创作表现出材料和构造的粗野特征和自由造型的塑性特征。
个性的双重:前期偏向理性和机械美,后期趋向浪漫精神和追求神秘趣味。
邻里单位(佩里)/1929
1. 时间
1929
2. 背景
针对大城市人口密集、 房屋拥护 、 环境差 、 交通事故多的现实,提出 邻里 单位作为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元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 社区 归属感 。
3. 概述
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的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的的形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4. 内容
①邻里单位 周围 由城市道路包围,外部道路不 穿越其 内部
②为限制外来车辆,内部道路为尽端式
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确定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使得小学生上学不必跨越城市道路
④邻里单位中心是小 学, 小学和其他服务设施结合中心绿地或广场布置
⑤邻里单位占地 160 英亩,使小学生上学距离不超过 0.8km
⑥小学附近设有商店 、 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5. 特征
①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邻里单位的基本空间尺度;
②讲求空间宜人的景观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强调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6. 意义
①缓解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避免汽车对居住的干扰
②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设施 并营造了良好的社区归属感和乡土观念
③为后来卫星城和新城建设广泛使用
7. 批判
①从社会的角度 其忽视了公服设施选择的自由和多样化的需求
②将城市生活从车行道中剔除,使得街道的缺乏生机和活力 。
斯泰恩——雷德鹏体系
由来及概念
是由与佩里有着密切关系的美国建筑师C.Stein 设计的雷德鹏新镇大街坊,在充分考虑了私人汽车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采用“人车分离”的道路系统以创造积极的邻里交往空间。后来,将这种对一个地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形成居住社区的做法,统称为“雷德鹏体系”。
原则
①人车分离—— 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与车行两个独立的路网
②道路分级分类 ——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与住宅院落的方式 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③尽端式道路 ——在车行路尽端式或周围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
④步行串联 ——步行路应贯穿住宅区内部, 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的正面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特点
①绿地、 住宅、人行步道有机组织在一起
②道路成曲线
③人车分离
④建筑密度低
⑤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
⑥尽端式道路通过住宅,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
大街坊
“大街坊””( 概念,就是以城市中的 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来划定生活居住区 的范围,从而希望形成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宽敞的和拥有较多花园用地的居住环境。
每个大街坊中,有完整的步行系统 ,与 汽车交通完全分离 并通过 人行 地道跨越交通干道而与相邻的大街坊相互联系 尽端式的汽车路。
社区运动(了解)
社区
社区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第二,社区都以特定社会管此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第三,生活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的发展
①19 世纪末美国在 田园城市 影响下建设 郊区花园城市 认识到不仅要设计一个美丽的环境,还必须创造更适合于人们居住的生活区。
②20 世纪初。纽约进行 社区讨论会 1923 年成立地区协会,通过对社会调查产生许多理论,芒福德“地区城市理论”,在大城市地区范围内设置许多小城市,再用各种交通工具及城市道路连接起来。
③佩里 “邻里单位 ”,将邻里单位作为构成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细胞,强调社区文化认同及归属感。
④斯泰恩 雷德伯恩新镇大街坊 对一个地域通过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居住社区,及雷德伯恩新镇大体系。
广亩城市/1932
1. 产生背景
对现代城镇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工业化时代以前人与环境相对和谐的状态的怀念,赖特于1932 年提出“广亩城市”的设想,从而将 城市分散思想发展到极致 。
2. 定义
广亩城市实质上是对现代 城市的否定,认为现有城市环境不能应对现在生活需求,建议取消城市建立 一种 新的,半农田式社区 ,建议发展 一 种 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 来促进 分散住所与分散就业 岗位,每户周围都有 一 英亩土地,居住区间以 超级公路 相连,提供 便捷 的 汽车交通 。
3. 设想
①反对大城市的集聚与专制,追求土地和资本的平民化,即人人享有资源;
②认为现代城市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应创造一种新的、分散、低密的、生活与就业相结合的文明形式;
③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沿公路建设公共设施;
④汽车作为“民主”的驱动方式;
⑤未来的城市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即“没有城市的城市”。
4. 影响
①成为欧美郊区化运动的根源;
②以小汽车为主要通勤工具支撑的低密度蔓延,极度分散的模式,难以被模仿;
③90 年代以后,被“新城市主义”极力反对。
5. 著作
1932《正在消失中的城市》、1935《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宽阔的土地》
6. 对比
有机疏散(沙里宁)
1. 提出原因
为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改造西方近代衰落的城市,使城市恢复合理的秩序。
2. 城市改建目标
①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②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途
③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
基本组织方式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
对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小集中、大疏散。小单元集中、大关系疏散
3. 主要主张
①城市是有机的集合体 ,城市发展应遵循有机秩序地原则
②城市是有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一样有其内部秩序,不能听任自然凝成一块,而要把城市的 人口与工作岗位分散到供其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③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城市位置,轻工业也应疏散 ,前者带来适于生活与安静的居住条件,后者带来城市的功能秩序、工作效率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作为绿地
④有机疏散的两种最有效的方式 :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 和 对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⑤日常的活动 ” 可作 集中 布置,不经常 偶然的活动 ” 则作 分散 布置 。
4. 概念/内涵
把传统大城市拥挤成一块的形态在合适的区域范围内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将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以保护性绿带隔离开来,形成有机分散的城市有机体。
5. 影响
二战后改善大城市功能空间
卫星城建设疏散、组织特大城市功能与空间,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6. 实践
大赫尔辛基规划 ( 1918),大斯德哥尔摩规划 战后 底特律 ( 1933),赫特福德 ( 1933),芝加哥 (1935
大赫尔辛基规划
7. 对比
格里芬——堪培拉规划
1. 规划思想
建设一个自然风貌和城市景观相融合的田园城市
2. 总体构图
采用古典主义和巴洛克的构图方式
3. 城市选址
选址富有特色,北面是缓和的山丘,其余三面是很高的山脊,使城市造型犹如一个露天剧场
4. 功能布局
南城以政府机构为主、北城以生活居住为主
5.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风貌突出,将山丘、河湖融入城市景观,并与周边山体形成对景。
雅典宪章/1933
1. 定义
CIAM在 1933 年的雅典会议上,与会者研究了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分析了 33 个城市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应该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提出 并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 ,即 《 雅典宪章 》 。
2. 最突出内容
提出“功能分区”思想,并将城市功能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基本功能。
3. 主要内容
①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及其土地利用引起,应按照城市人民意志进行规划,要有区域规划作为依据
②应按居住、工作、游憩三者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③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因素,应多从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内占据城市最好的地区,应规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
④对于工作,应 缩小工作与居住距离,减少上下班人流
⑤对于 游憩 主要增加城市绿地,降低人口密度和在市郊保留良好风景地带
⑥对于 交通 应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交通系统
⑦保留名胜古迹和古建筑
⑧城市规划是一个三 维 空间的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实施
⑨强调城市建设的经济、功能优先的原则
4. 评价
①其诞生背景是工业革命发展至顶峰,城市急速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功能分区的方法起到了缓解和改善这些城市问题的作用;
②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用地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中追求平面构图和空间气氛效果的形式主义局限,引导现代城市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
③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④第一次提出交通问题的重要性。
5. 批判
①建筑学思谁,过分强调物质空间,忽视城市的文化社会等要素
②过于理性的思维,采用分割的方式建立城市,忽视人的活动需要连续的、流动的功能空间
③终极蓝图思维,忽视了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
精英规划的思维,忽视公众参与
6. 意义
①对于城市交通、环境等问题采用功能分区的方式,缓解了城市的现实问题
②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用地进行划分,突破了形式主义,引导了规划的科学化发展
③重视了交通问题的重要性,建立了现代化的新型交通系统,影响深远
④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划区思想(屈普)/1942
1. 时间
1942
2. 理论来源
佩里的邻里单位和斯泰恩的社区组织
A.用新的交通系统代替车辆拥挤、功能混合、交叉口过多的道路交通网。
B.新的交通系统是道路分级,主干道与地方支路明显地分开,并且避免沿街建设房屋
C.高容量、高速度的干道决定了城市大街坊的形成
D.街坊内有地方性的公服设施
3. 内容
A.用新的交通系统代替车辆拥挤、功能混合、交叉口过多的道路交通网。
B.新的交通系统是道路分级,主干道与地方支路明显地分开,并且避免沿街建设房屋
C.高容量、高速度的干道决定了城市大街坊的形成
D.街坊内有地方性的公服设施
4. 著作
《城市规划与交通》
城市人文生态学
芝加哥学派
1. 定义
将自然生态学其本原理运用于人类社会研究,探索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依赖的反复作用,以及在此作用下城市形成的各种社会空间及其不断演替的过程。
2. 伯吉斯——同心圆模式
①基于地租竞价原理提出
②基 于均质性平面,未考虑交通的影响
③基于人文生态学原则,未考虑人的文化属性
④城市以不同用途围绕单 一 核心,有规律的向外扩展 成 圆形区域
3. 霍伊特——扇形模式
①相比于同心圆模式,加入了交通轴的影响
②扇形城市是企业以及个人决策的 产 物
③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 交通线沿着城市向外做放射状分布
④城市沿着交通线路向外扩展 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延交通线呈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
4. 哈里斯和乌尔曼——多中心模式
①对于同心圆模式的修正,加入重工业区和市郊住宅区的影响
②不 排斥 同心 圆 及竞租理论
③在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各种因素作用下 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因此形成了地域的分化 ,形成 各种核心,从而构成了城市的多中心
芒福德
代表作:《城市文化》、《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理念:认为城市中人的精神价值是最重要的,而城市的物质形态和经济活动是次要的。
二战后——1990年代
社会主流思想
整体社会背景
1.科学主义 (主流和核心)
2.实用主义 (同等重要。产生、发展于美国。)
①实践高于一切;
②效应为最高目的;
③改造世界为己任。(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实施积极的国家干预;
4.功能、实用、效率;
5.战后重建 。
“老三论”&“新三论”
老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新
协同论
耗散结构论
突变论
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时代——功能理性主义的顶峰
1.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是理性主义的高峰 也标志着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的顶峰。
2.系统规划思想将城市视为一个多种流动 相互关联 由经济和社会活动所组成的大系统 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各要素的现状 发展变化与构成关系。
系统思维的体现
1.霍华德的 “田园城巿 理论中就体现了 系统思维 的精神;
2.盖迪斯的“ 调查——分析——规划 理论也体现了比较明确的系统性思想。
3.最早运用系统恩想利方法进行的规划研究当推始于美国 1950 年代末的 运输一土地使用(Transport Iand Use) 。
4.《 马丘比丘宪章 》 ( 从 系统论 的思想角度批判了 《 雅典宪章 》 的功能分区思想。
1940年代后期规划建设
大伦敦规划
1. 背景
2. 思想来源
①霍华德田图城市的分散主义思想;
②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集合城市概念;
③恩温的卫星城建设模式
3. 规划方案内容
①城市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结构;
②将中心城区外围48km 范图内划分为:内圈、近郊圜、绿带圈、外圈四个圈层,每个圈层实现不同的空间管制政策;
③内圈密集。主要是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
④近郊圈是建设良好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区域,应限制居住净密度,圈内尽量绿化;
⑤绿带圈是8km 宽的绿带。圈内设置森林地带、大型场地及活动场施,内部严格控制建设
⑥外圈主要用于疏散伦敦过剩的人口和工业企业;
⑦城市道路网采用放射状道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方式;
⑧城市内部绿地成网,区外有楔形绿地插入城内,重点绿化泰晤士河岸。
4. 意义
①最早明确体现了“分区管制思想;
②有效控制了伦敦无序蔓延的势头
5. 成功的因素
①严格的立法;
②城市所处的时段,已开始郊区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
③产业转型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6. 存在的问题
①人口疏散效果不明显;
②外围卫星城镇功能欠缺而缺乏引力
③通勤距离过程;
④配套设施不足;
⑤新城投资巨大;
⑥环路交通负荷过大;
7. 改进措施(1969年,大伦敦规划)
强化三条对外疏散的长廊地带及在其末端建立“反磁力”中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疏解伦敦压力,实 现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
战后重建
1950年代规划建设
卫星城(恩温)/1922
1. 背景
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影响。1912 年 恩温和帕克 在合作出版的 《 拥挤无益 》一书中 进一步阐述 发展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思想 并进行了以城郊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新城建设实践,进而总结归纳为 卫星城 的理论。 1922 年 恩温正式出版了 《 卫星城市的建设 》 正式提出了“卫星城 的概念。
2. 概念
定义1
认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 、社会上,文化上县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 母城 的派生产物。( 1924 年,阿姆斯特丹会议
定义2
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的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3. 目的
旨在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展,疏散过度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4. 发展阶段&特点
①第一代卫星城 (附属型) ,即“卧城”,主要承担居住功能,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优点:分散了大城市的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膨胀所带来的矛盾。
缺点: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还消耗了人的体力和时间。
②第二代卫星城 (半独立型) ,具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优点: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一部分居民可就地工作,另一部分仍去母城工作。
缺点:规模小,设施不完善,所以疏散并不彻底。
③第三代卫星城( 独立型) 基本独立于主城, 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优点:按比例疏散人口和产业,有成套的服务设施,具备完善的或不亚于大城市的居住条件、公用设施、文化生活等,可保证全体居民在本城工作和生活。
缺点:距母城较远。
5. 兰开夏新城——英。70年代规划建设
特点:Lancashire 。它把该地区分散的城镇 莱兰德、乔奇、普雷斯顿,用高速交通线连贯起来,成为一体,并把中新城市的功能分散出去。人口规模拟发展到 40 万人。每个城镇分别为行政、工业和社会中心,被称为“城市群”。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英国新城正式向第四代迈进,明显的趋向是使人口分布于地区经济结合起来,并与其他地方城市串联起来,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6. 卫星城建设注意事项
①规模不宜过小,以便起到为中心城市疏散人口的功能,同时也便于卫星城市的自身发展
②内部结构要合理安排
③居住密度不宜过低,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甚至形成空城区
④道路网布局要考虑未来交通的发展和城区之间的联系。
7. 三代新城比较
联系
①目的一致
解决大城市问题,疏散大城市人口,缓解大城市压力。
②理论应用
都是对霍华德理论的应用与完善。
区别
(1)第一代:只疏散人口,不疏散产业。
(2)第二代:疏散了部分的人口和产业,是不彻底的做法。
(3)第三代:按比例疏散人口和产业,满足人的需要。
从卫星城镇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由卧城到半独立卫星城镇,到基本完成独立新城。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变大,又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为了减少早期卫星城对中心域市的依赖,强调其独立性,在后期的卫星城建设中进行了改进和规划。包括第三代的独立卫星域模式,这类按规划设计的新建城市统称为“新城(NewTown)“
英国新城运动
1. 背景
新城理论来源于霍华德田园城市。二战后,为快速完成城市重建,解决住房短缺和拓展城市布局的问题,而建设新城。 1966 年,英国为此专门制定了 《 新城法 》 。
2. 概念
所谓“新城 ””:是一种规划形式 其目的在于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 设置住宅 医院和产业 设 置文化 休憩和商业中心 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社会”。 ————《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3. 主要政策目标
建设一个“既能生活又能工作,平衡和独立自足的新城 ”。
4. 原则
①新城是由官方委任的机构即“新城开发公司”统一规划和实施开发的;
②新城必须与中心城市保持一定距离,选用地价比较低的农业用地,不允许徐亚选用建成区边缘的土地;
③新城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以市场化方式运作;
④新城强调配套和自给自足,力求居住与工作岗位的平衡。
5. 三代新城建设特征
(1 )第一代新城( 1946 1955 年),代表:哈罗新城。
特征
①较多体现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具有良好的田园城市风光;
②城市规模较小,密度较低;
③借鉴邻里单位理论,按照邻里单位进行建设,以绿地相隔,且具有各自中心;
④功能分区明显;
⑤路网为环形和放射式道路相结合,邻里内采用人车分离的方式;
⑥城市布局结合地形,具有良好的城市景观;
⑦强调平衡和独立,功能和形式大体一致。
缺点
①规模小,配套设施运营困难,服务水平不佳;
②密度低,缺乏生机与活力;
③人口发展不快,城市吸引力较弱,出现了人口回流。
(2)第二代新城( 1955 1966 年),代表:坎波诺尔德、 朗科恩(“ 8 ”字形交通系统 )。
特征
①比第一代新城规模更大,密度更高;
②淡化邻里单位式的空间模式,分区不如第一代严格;
③城市有一个繁荣的市中心,具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
④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城市结构更加紧凑;
⑤构建机动、公交、步行的多层次交通系统,以应对私人小汽车的增长;
⑥更注重景观设计,具有更好的城市景观;
⑦考虑将新城作为经济发展点,协调区域发展的平衡。
缺点
①作用仍然不够大,未能结决关键性问题。
(3 )第三代新城( 1967 年之后), 代表:密尔顿 · 凯恩斯。
目标
①成为一个有多种就业,又能自由选择住房和服务设施的城市;
②建立起一个平衡的社会,避免成为单
一阶层的集居地;
③使它的社会生活、城市环境、城市景观能够吸引居民
④使城市交通便捷
⑤让群众参与制定规划,方案更具灵活性
⑥使规划具有经济性,并有利于高效率的运行和管理。
特征
①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相结合,无严格的功能分区;
②公共活动中心结合公共交通布置在环境区边缘;
③城市交通系统高效且经济;
④突出景观特色;
⑤功能综合性提高,独立性更强。
作用
①基本上是一定范围内的中心城市,能为其周围地区提供服务;
②能与“母城”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区域城镇体系的一部分;
③能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和要素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社会主流思想
1.注重生态环境(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过快,城市病);
2.历史环境的保护(战争的破坏;重视经济,机器技术。)
3.人际结合思想;
4.战后重建、改建 。
印度昌迪加尔
1. 时间
1951
2. 设计者
柯布西耶主持设计
3. 选址
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台地上
4. 思想
形式主义思想,象征人体的生物形态构成城市总图的基本特征
5. 布局
①行政中心为主脑,位于城市较高的山麓
②商业中心位于城市中央,象征城市心脏
③博物馆、图书馆等是神经中枢,位于风景区
④大学区位于西北,象征右手;工业区位于东南,象征左手
⑤水电等市政系统象征血管神经分布全城;
⑥道路网构成骨架建筑象征肌肉,城市中心留出大量绿地,象征肺部
6. 特点
①功能分区明确,布局规整有序
②良好的道路系统设计,极具特色
③行政中心形象鲜明,采用了映衬的手法,烘托出建筑特色
④高度理性化特征(分区明确,道路清晰且以数字命名)。
7. 问题
①功能分区导致社会分化
②脱离了印度的国情,缺乏地方性和民族性;
③中心规模宏大,构思和布局过于生硬机械,空间环境冷漠等。
巴西利亚
1. 时间
1956
2. 设计者
科斯塔、尼迈耶规划设计
3. 思想
形式思想主义、功能主义(追求理性、高效、秩序和象征意义)
4. 布局
①城市总平面模拟飞机的形象,象征巴西是快速发展的国家;
②城市主轴和两翼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
③机头为三权广场
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
④机身长8 公里,是城市交通主轴,两旁配有高楼群;
⑤两翼为弓形横轴,布局为商业区、使馆区和住宅区;
⑥飞机尾部是文化区和运动区,末端是工业区;
⑦城市交通完全是现代化、立体化的。
5. 特点
①功能分区邮确,规划结构清晰;
②布局顺应地形,城市环境优美;
③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发达;
④建筑造型简洁,独特而醒目。
6. 问题
①追求明确的象征意义,造成城市形象刻板;
②过分庞大的空间尺度,缺乏亲和感;
③城市中心高高在上,缺乏人情味;
④讲究理性动能或视觉功能,忽视了人的心理需要。
CIAM Team 10
1. 背景
1954年,现代建筑师会议 ( CIAM)中的第 10 小组(Team 10)在荷兰发表了 《 杜恩宣言 》 ,明确地对 《 雅典宪章 》 的精神进行了反叛 提出以人为核心的 “人际结合 思想 指出要按照不同的特性去研究人类的居住问题,以适应人们为争取生活意义和丰富生活内容的社会变化要求。
1955年, Team10 在批判 CIAM 旧思想、旧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于城市建设的新观念 其 基本出发点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2. 主张
①人际结合的思想;
②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而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
③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生活引人到人们所创造的空间中去。
3. 新城市形态概念——簇群城市
①体现流动、生长、变化 的思想;
②流动——城市的复杂性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企图将建筑群和交通系统合 设想了具有空间街道的多层城市
③生长 ——任何新的东西都是在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每代人仅能选择对城市结构最有影响力的方面进行规划建设,而不是重新组织整个城市 这样可以保持旧城的生命力并不断更新;
④变化 ——城市需要固定的东西,即改变周期长,起到统一作用的点,用来对短暂的东西进行评价 城市环美应该反映出对象的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
1960-1990规划建设
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
城市设计理论与研究发展
马丘比丘宪章/1977
1. 定义
定义: 是 1977 年在秘鲁利马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认为 《 雅典宪章 》 中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在适合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是在一个新的背景下以新的思想方法来指导现代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是对 《 雅典宪章 》 的发展、补充和提升。
2. 主要思想观点
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②对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反思系统整合思维。
③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制定和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
④强调公众参与极端重要性。
⑤城市交通应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交通系统。
⑥强调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护。
⑦重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3. 对比
后现代主义
1. 思想基础
理想主义
理性主义
实用主义
2. 城市规划两次根本转型
第一次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转变:从传统的以象征性构图、艺术创作为主体活动的古典城市规划运动 转变为 面对现实社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意义上的城市规划 ,并导致了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第二次
1960 年代末、 1970 年代初
强调 从 功能理性的现代城市规划 转变为 注重社会文化考虑的“后现代城市规划 "人本主义成为 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核心
3.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视角、重心
1.对规划中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
2. 对社会多元性的重视;
3.人性化的城市设计;
4. 对城市空间现象背后的制度性思考。
4. 比较
5. 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特征
1.解释学倾向,
突出表现为规划开始从功能秩序转变为注重功能秩序;
2.解构主义倾向,
主张对现代城市规划的某些原则进行消解和颠覆 重差异、重游戏、重非规则 强调不清楚的,非固定的以及意义与表达关系的非关联特点。
3.建构主义倾向;
强调城市的生态化生存和健康价值,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和再度统一 它主张生命形式的多元化和环境的公正性 因此 它与城市的可持绽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
6. 后现代城市规划思维的特征
1.反叛理性的规划思维
摒弃逻辑思维的规划过程,是一种启发式的探寻过程;城市空间混杂多变,绝不是依靠理性就能把握的。
2.多元价值并存的规划观
强调城市中多元社区文化、精神单元的并存。
3.文脉主义的规划情感
延续历史情感,体现现代、未来社会对传统、人性回归的渴求。 常用文脉主义手法: 地区 环境文脉手法、时间 文脉手法。
4.模糊空间的规划理念
运用非理性的隐喻手法来进行城市空间组织,既增加运动感和深度,又加强城市想象力。
文脉主义/1971
1. 提出
最早是由 1971 年舒玛什在 《 文脉主义 都市的理想和解体 》 中提出的
2. 基本意义
对于城市中已经存在的内容 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都不要破坏 而应尽量设法使之能够融入到城市整体中去 使之成为这个城市的有机内涵之一。
3. 影响
《城市意象 》、《 城市的建筑 》、《 拼贴城市 》 、《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 。(作者、主要内容、观点或思想、成就及影响)
4. 表现方式
①一种是采用舌典的方法和城市尺度来改变工业化城市的景观从而加强城市的亲和力 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含量。
②另一种是使用美国通俗文化的方法,使城市的趣味性增加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拉斯维加斯城市的规划设计。
1990年代后,文脉主义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新城市主义 。
芒福德区域人文规划
1. 芒福德的城市观
(1 )坚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城市,因而他倾力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他认为 城 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 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焦 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 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
(2 )把西方的城市发展历史、现在与未来概括为 6 个阶段 :原始城市、城邦、中心城市、巨型城市、专制城市、死城。并分别阐述了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演变特征 高度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3 )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死亡 自我更新”。
2. 芒福德的区域观
(1 )继承盖迪斯生态区域论观点,强调把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基本单元,并形成网络结构体系
(2 )倡导“城市 区域”研究,认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城市文化的第一生产要素包括城市、村庄和永久性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
(3 )认为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 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
(4 )其所理解的区域,实质是人文区域,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文化要素的综合体
(5 )认为大都市带并非是一种新型的区域 城市空间形态 而是城市无限度生长和蔓延的结果 将会抹掉农村、模糊人类处境的真实状况,最终成为“类城市混合体”。
3. 芒福德的规划观
(1 )批判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中的许多思想,指出全社会对金钱、物质、技术的崇拜已经发展到了否定人类正常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地步;
(2 )对现代城市规划中,种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予以坚决的批判 把那些不考虑社会器要的城市布局称之为“非城市” ”(Non —Cily ), 这样的规划也因而被称为非规划 (Non Plan)
(3 )芒福德明确地提出了“城市的最好运作方式是关心人、陶冶人 。
4. 评价
(1 )芒福德与霍华德、盖迪斯并称为: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三位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大师
(2 )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并修改、完善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被誉为“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3 )其规划思想为新城市主义、邻里规划思想、社会规划思想提供了养料。
5. 著作
《 城市文化 》 1938 年;
《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 1961 年。
社会公正与公众参与
1. 兴起
社会公正的提出,导致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思想的兴起。
2. 发展
①1947 年,英国 《 城乡规划法 》 中已经明确并要求规划中需要有 定形式的公众参与 1940 年代至 1950年代,这种带有公众参与性质的规划模式在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开始盛行。但这一时期的公众参与实质上更多的表现形式是 征询公众意见 "还缺少为公众主动地参与决策提供种种制度性的保障。
②英国政府的规划咨询小组( PAC)首次提出“公众应该参与”规划全过程的思想 规划体制作为一种规划政策的工具同时义应作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手段,它应确保这两项宗旨的充分实施。”
③1968 年,斯凯夫顿领导的政府特别小组 研究并提交了关于公众如何参与地方规划的报告一 The Segfingon Re.port 试图寻找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方法与途径。
④1969 年,斯凯夫顿委员会提出 《 人民与规划 》 报告(斯凯夫顿报告) 公众参与走上城市规划的里程碑。
3. 重要理论
①P.Davidoff 的辩护性(倡导性)规划理论。
②S.Amstein 的“市民参与阶梯 ”理论。
③Sager & Innes 的“联络性规划”理论“。
1990年代后
1990年代规划建设
社会背景
多元化
全球化管治、可持续、文化该时期关键词
关注议题
①城市经济的衰退和复苏
②超出传统阶级视野并在更广范围内讨论社会的公平
③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和响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④回归对城市环境美学质量以及文化发展的需要
⑤地方的民主控制和公众参与要求
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体系
1.西方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①管理的高层次集聚;②生产的低层次扩散;③控制和服务的等級体系扩散方式,构成信息经济社会的总体特征。
2.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3.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大城市连绵区一种新的区域 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区域管制思想
1. 定义
城市与区域管治是一种地域空间管治的概念,它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容在内的整体地域管治概念。
2. 本质
①用“机构学派”的理论建立起地域空间管理的框架,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益
②有效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与区域管理的作用 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可实施基础。
3. 主要表现
①探究全球经济背景下各级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 以争取发展策略的主动权
②研究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使非政府组织 ( 在公共服务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
③重新界定当地有关正式、非正式部门的权力和职能以及相应产生的许多新权力中心的运作。
新区域主义
新城市主义
1. 产生背景
二战以来,美国松散而不受节制的发展模式,造成城市无序向外蔓延,并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为改造因工业化、现代化所造成的人与人隔膜,城市庞大无度的状况,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思想。
2. 会议及纲领
1993年,美国,亚历山大市,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 CNU)
1996年,第四届 CNU ,签署了 《 新城市主义宪章 》 。
3. 代表人物
彼得 · 卡尔索普、赞伯克夫妇、 Leon Kerier 等。
4.
以“终结郊区化蔓延为己任”,倡导“以人为核心” 的设计思想,努力重塑多样化、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
5. 核心思想
①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城市市中心的精华部分,使之衍生出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功能 但是强调要保持旧的面貌,特别是旧城市的尺度;
②新城市主义与简单的“文物保护”项目不同它具有发展、改造、提供新的内涵等更为明确、更为宽泛的动机;
③在城市的郊区,新城市主义则提倡采取一种有节制的、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
6. 基本特点
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珍视环境等。
7. 新城市主义者指定的明确任务
①修复大城市区域现存的市镇中心 恢复强化其核心作用;
②整合重构松散的郊区使之成为真正的邻里社区及多样化的地区
③保护自然环境
④珍存建筑遗产 其最终目的是要扭转和消除由于郊区化无序蔓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重建宜人的城市家园。
8. 核心规划设计思想
①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②以人为中心 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③尊重历史和白然 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9. 特点
①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日常需求在 5 10 分钟步行圈内完成;
②连通性。街道系统成网状,可疏解交通,又适宜步行
③功能混合
④住宅多样化。类型、大小、价格等混合集中;
⑤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舒适感,营造归属感;
⑥传统的邻里结构。具有可辨识的中心和边界;
⑦高密度。住宅、服务设施相对集中,鼓励步行等;
⑧精明的交通体系。多种交通方式衔接,高效、便捷的联系各城镇;
⑨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⑩高生活质量。最终目标是为社区乃至整个人类社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
10. 两大重要理论/典型模式
①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TND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opment
概念
一种人性尺度的、行人友好的,带有良好的公共空间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物质环境,鼓励社会交往和社区感的形成。
特征
①社区基本单元是邻里;
②邻里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和边界,最佳半径是
400 米,保证 5 分钟内从中心走到边界;
③公共空间优先。邻里中心由公共空间界定,强调中心与公共建筑的景观价值和视觉地位,以公共建筑作为地标;
④居住、商业、娱乐、工作等多功能均衡混合,围绕核心公共设施布置居住,以多样性增强社区活力
⑤强调足够的建筑密度,实现紧凑集约发展;
⑥建筑和交通建立在由相互联系的街道形成的网络上,将其设计为多种用途共同使用的街道空间
⑦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宅,体现社会的包容性。
②公交导向发展模式 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opment 。(1992/1933)
源起
国外研究TOD 最早最深入的是美国。美国曾经以小汽车为主的通勤方式为主导,其城市经历了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过程,导致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密度降低,城市中心区衰落,以及能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彼得 · 卡尔索普提出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使用开发策略”逐渐被认同。
提出者、时间
最早由彼得 · 卡尔索普于 1992 年提出, 1993 年在 《 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 》一书中详细提出。
概念
定义1 ——利用交通运输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城市开发集中在沿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上,把大量人流发生点设置在公交站点的步行范围内,鼓励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 。
定义2—— 强调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 400m 800m 路程为半径,建立居住、工作、商业、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发展模式。
特征/原则
①组织紧凑的公交导向开发;
②将住宅、商业、公园以及各种公建布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范围内,公建具有独特的视觉地位
③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用街道将各类建筑连接起来
④强调土地功能混合使用,以及足够的建筑的密度,鼓励紧凑开发;
⑤多种类型的住宅,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包括不同的密度和价格);
⑥保护生态环境,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成为社区生活的焦点;
⑦鼓励沿着现有的交通走廊沿线实现填充式开发或在开发。
优点
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塑造多样化、人性化、社区化的城镇生活氛围
②土地高效开发,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类同心圆结构,地上地下立体开发
③功能混合的实现。多种功能为一体,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生活和环境多样化追求
④高效的可达性。以公交站点为核心, 400—800m 范围,步行网络,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社区的可达性;
⑤城市结构的优化。微观尺度上,土地高效,集约开发;宏观上,分散布局,以交通走廊相连,整体分散与局部集中相协调,从而实现城市结构的优化;
⑥良性循环。精心设计的步行系统与公交系统,各种交通方式零换乘,增加了客流,推动了沿线的商业开发、土地开发,实现良性循环的状态;
⑦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减少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适宜的步行距离
11. 意义
①成功的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观念目标与当今现实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②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尺度,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强烈秩序感和凝聚力的社区
③重视公共领域。重视城市发展公共领域的重要性
④追求多样性,颠覆了严格的功能分区,提高了城市活力和多样性;
⑤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领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12. 局限性
①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实践经验
②尽管倡导住宅多样化,功能混合原则,但大多是住宅类型多样,很少看到人口和收入方面的差别,对低收入居民关注不够;
③规划与设计方法,缺乏创新。
精明增长
1. 产生背景
工业化时期,以“郊区化”为基本特征的城市空间蔓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
20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郊区化”,“城市蔓延”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并借鉴欧洲的“紧凑发展”,美国探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逐渐演化出“精明增长”。
2. 定义
是一项综合应对“城市蔓延”的发展策略。目标是通过规划紧凑型社区,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效力,提供多样化的交通和住房选择来努力控制城市蔓延。
3. 核心内容
2000年,美国精明增长联盟,确定其核心内容为:
①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
②加强对现有社区重建,重新开始废弃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成本
③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
④鼓励公交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
⑤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
4. 目的
最直接目标控制城市无序蔓延 。
①通过对城巿增长采取可持续,健康的方式,使得每个城乡居民都能受益
②通过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耦合 达到三者之间的公平
③新的增长方式应该使新、旧城区都有投资机会,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5. 基本做法
①保持良好的环境,为每个家庭提供步行休憩的场所。
②扩展多种交通方式,借鉴新城市主义的思想 强调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
③鼓励市民参与规划 培育社区意识,鼓励社区间的协作 促进共同制定地区发展战略。
④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开发的土地和基础设施 鼓励对土地利用采用“紧凑模式 鼓励在现有建成
区内进行“垂直加厚”。
⑤打破绝对的功能分区思想和严格的社会隔离局面 提倡土地混合使用 住房类型和价格的多样化。
6. 评价
优
①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城市的蔓延保护了土地和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保护与改善社区生活质量,保证老街坊和商业区的活力
③确保各社区之间的财政与社会公平
④拓展了住房和就业机会 降低了公共和私人开发过程的投资风险等。
劣
①造成土地供应紧张、房价上涨,加重了中低收入者的负担
②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城市和地区,应区别使用
③主体单一。以政府为主,为充分调动企业、社团及公民的积极参与
④缺乏后期的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
增长管理
1. 思想产生
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加),战后城市增长的高潮,放任郊区化造成城市畸形蔓延,由此导致生态、社会方面的负效应
针对传统的不受控制的增长方式,提出要对土地开发活动进行管制以提高空间增长的综合效益,即增长管理思想。
2. 定义
是政府运用各种技术、工具。计划及活动对土地利用模式,包括发展的方式、区位、速度和性质 等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1975 ULI)
泛指用于增长和发展的各种政策与法规,包括从积极鼓励增长到限制甚至阻止增长的所有政策与法规( 1999 Foder )。
3. 内容/强调的主要方面
①它是一种引导私人开发过程的公共的、政府的行为
②管理是 种动态的过程 面不仅仅是编制规划与后续的行动计划
③必须强化预测并适应发展,而并不仅仅是为了限制发展
④应能提供一定的机会和程序 来决定如何在相互冲突的发展目标之间求得适当的平衡
⑤必须确保地方的发展目标 同时兼顾地方与区域之间的利益平衡。
4. 具体做法
①通过划分不同类型区域 对那些需要促进增长的地区 (优先资助区)予以鼓励和支特 而对不应该增长的地区(非优先资助区) 则要求坚决予以控制。
②其他手段:法规、计划、税收、行政等。
5. 评价
同精明增长
6. 实践
美国,俄勒冈州的城市增长界线。
生态城市
1. 定义
①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白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新文化观新发展观 ,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 经济 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晨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②从狭义角度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 以建立高效 、和谐 、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 思想起源发展
①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欧美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绿色组织运动等中都萌生了关于生态城市的思想
②盖迪斯更是早在1915 年就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成为生态城巿探索的先驱
③1950 年代西方现代生态学科的崛起 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④1969 年,麦克哈格 《 设计结合自然 》 中建立了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生态学研究框架;
⑤1987 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生态城市的思想提供了基础支撑;
⑥1990 年代以后,迅速发展并广泛传播,多个国家进行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
3. 原则与实践
①在城市区城层次上, 生态城市强调对区域、流域基至是全国系统的影响 考虑区域、国家基至全球生态系统的极限问题
②在城市内部层次上,提出应按照生态原则建立合理的域市结构,扩大自然生态容量形成城市开敞空间
③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实现层次是,建立具有长期发展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城市社区。
可持续发展
趋势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