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成功上岸宝典
还剩下60天,国考应该怎么准备?本导图讲述了60天备考计划、理想复习时间、报考常识、参考资料等,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09-28 20:04:06很多人认为,“沟通好”就是“哄人高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外向的人更容易成为沟通高手?但脱不花,一个17岁高中毕业就摸爬滚打成为罗振宇的合伙人的职场范本,告诉我们,这不是沟通。沟通,是通过展现自我的同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塑造更好的自我。在《沟通的方法》一书中,我们能学会职场沟通的四种疗法,让自己的升职加薪之路如虎添翼!
出版至今超30年的经典之作,豆瓣8.9分作品《沟通的艺术》是我们学习人际关系管理的最佳读本。相比其他书籍,《沟通的艺术》给我们展现的理论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对付职场中的“信息失真”也是绰绰有余。
如何跟老板争取升职加薪?如何说服你的客户采用你的方案?如何与房东砍价?……沟通场景中的谈判和说服,无处不在。掌握下面这套麦肯锡的逻辑方法,我们就能熟练使用MECE、SCQA等有力模型武器,把对话主动权握在手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很多人认为,“沟通好”就是“哄人高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外向的人更容易成为沟通高手?但脱不花,一个17岁高中毕业就摸爬滚打成为罗振宇的合伙人的职场范本,告诉我们,这不是沟通。沟通,是通过展现自我的同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塑造更好的自我。在《沟通的方法》一书中,我们能学会职场沟通的四种疗法,让自己的升职加薪之路如虎添翼!
出版至今超30年的经典之作,豆瓣8.9分作品《沟通的艺术》是我们学习人际关系管理的最佳读本。相比其他书籍,《沟通的艺术》给我们展现的理论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对付职场中的“信息失真”也是绰绰有余。
如何跟老板争取升职加薪?如何说服你的客户采用你的方案?如何与房东砍价?……沟通场景中的谈判和说服,无处不在。掌握下面这套麦肯锡的逻辑方法,我们就能熟练使用MECE、SCQA等有力模型武器,把对话主动权握在手中。
成功上岸
60天备考计划
国考复习计划
前15天 重点-模拟考试与练习
1. 购买一本教材、一本行测、一本申论、一本真题
用时5小时
2. 做3套真题,了解考试内容
用时9小时
3. 按照教材的模块开始看书,速看模式
用时30小时
4. 下载app,模块练习
用时30小时
5. 做10套真题,卡时间做,顺序:尝试-言语-资料-逻辑-数量关系
用时30小时
中间30天: 重点:听课和练习
边听课边模块练习
用时180小时
后15天: 刷题和攻克申论
刷卷至考前3天
至少刷15天
学习申论
30-90小时
建议日程表
6:30,起床 6:30-6:40,洗漱 6:40-7:30,吃早餐,同时观看早安中国等新闻报道 7:30-11:30,上午学习阶段,学习目标任务参见上面的表格 11:30-12:30,午餐,餐后可以适当娱乐 12:30-13:30,午睡休息 13:30-17:00,下午学习阶段,学习目标任务参见上面的表格 17:30-18:00,晚餐 18:00-19:00,饭后锻炼 19:00-11:30,夜间学习阶段,查缺补漏 11:30-12:00,洗漱睡觉
非必要,建议根据个人习惯调整
注意事项
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
第一,务必先看视频再刷题。
第二,务必要拿出大部分时间学习申论。
第三,务必行测模块要有侧重点。
第四,要看清自己,放松心态。
别只盯着公务员考试。多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
复习技巧
行测
常识
不冲高分,不学
言语理解
扫读,迅速判断段落大意
关键词寻找
关注对策类选项
不要过度联想
数量关系
踏踏实实练习
读题干-解题意-列方程-解方程
善于放弃
逻辑推理(图形)
听课
刷题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1min解不出来立即放弃
逻辑推理(类比)
听课
大量刷题,培养题感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逻辑推理(定义)
不需要理解定义
不要过度联想和引申
留意题目要求
逻辑推理(判断)
听课
小心无关项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资料分析
直接读题
理解题干要快
不理会专有名词
掐表做题
1篇资料8分钟
要有取舍
用心算代替笔算
申论
非作文题
使用材料的原词原句作答
公文类把格式带上
总分结构
考试前花半小时看看真题的机构答案
不用太注重逻辑,得分点是词语
作文题
五段论最稳妥
开篇引入中心论点
可使用万能开头
结尾概括升华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主要来源于题干而非材料
分论点在文章中间,三段最好,段首直接写分论点,以句号收尾。
理想复习时间
4-6个月
夯实基础
9~10月
强化巩固
10~11月
冲刺模拟
11~12月
行测
1. 大体上过一遍知识点(7天)
2. 听网课视频,做专项训练(45天)
3. 全真模拟,总结错题配专项训练+阶段总结(30天)
4. 最后冲刺(直到考前)
申论
1. 打基础
2. 精细化研究申论真题
3. 全真模拟
报考常识
国考VS省考
如何报考
国考,可以到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国考的查询公告、职位表下载、报名、查询笔试面试成绩都在这个网站。
省考关注该省人事考试网、公务员考试网公众号或者一些公考培训企业的公号,这些能够及时推送,让你清楚了解各省省考的公告。
报考流程:账号注册→填写报名信息→审核→缴费→报名成功→笔试→面试→录取
参考资料
经验贴
知乎
真题练习、模考
华图模块宝典
粉笔申论
华图考前1000题
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
答案比对
华图、中公
面试积累
人民日报
考前思维导图冲刺
MindMaster思维导图社区
参考资料
经验贴
知乎
真题练习、模考
华图模块宝典
粉笔申论
华图考前1000题
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
答案比对
华图、中公
面试积累
人民日报
考前思维导图冲刺
MindMaster思维导图社区
60天备考计划
国考复习计划
前15天 重点-模拟考试与练习
1. 购买一本教材、一本行测、一本申论、一本真题
用时5小时
2. 做3套真题,了解考试内容
用时9小时
3. 按照教材的模块开始看书,速看模式
用时30小时
4. 下载app,模块练习
用时30小时
5. 做10套真题,卡时间做,顺序:尝试-言语-资料-逻辑-数量关系
用时30小时
中间30天: 重点:听课和练习
边听课边模块练习
用时180小时
后15天: 刷题和攻克申论
刷卷至考前3天
至少刷15天
学习申论
30-90小时
建议日程表
6:30,起床 6:30-6:40,洗漱 6:40-7:30,吃早餐,同时观看早安中国等新闻报道 7:30-11:30,上午学习阶段,学习目标任务参见上面的表格 11:30-12:30,午餐,餐后可以适当娱乐 12:30-13:30,午睡休息 13:30-17:00,下午学习阶段,学习目标任务参见上面的表格 17:30-18:00,晚餐 18:00-19:00,饭后锻炼 19:00-11:30,夜间学习阶段,查缺补漏 11:30-12:00,洗漱睡觉
非必要,建议根据个人习惯调整
注意事项
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
第一,务必先看视频再刷题。
第二,务必要拿出大部分时间学习申论。
第三,务必行测模块要有侧重点。
第四,要看清自己,放松心态。
别只盯着公务员考试。多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
复习技巧
行测
常识
不冲高分,不学
言语理解
扫读,迅速判断段落大意
关键词寻找
关注对策类选项
不要过度联想
数量关系
踏踏实实练习
读题干-解题意-列方程-解方程
善于放弃
逻辑推理(图形)
听课
刷题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1min解不出来立即放弃
逻辑推理(类比)
听课
大量刷题,培养题感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逻辑推理(定义)
不需要理解定义
不要过度联想和引申
留意题目要求
逻辑推理(判断)
听课
小心无关项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资料分析
直接读题
理解题干要快
不理会专有名词
掐表做题
1篇资料8分钟
要有取舍
用心算代替笔算
申论
非作文题
使用材料的原词原句作答
公文类把格式带上
总分结构
考试前花半小时看看真题的机构答案
不用太注重逻辑,得分点是词语
作文题
五段论最稳妥
开篇引入中心论点
可使用万能开头
结尾概括升华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主要来源于题干而非材料
分论点在文章中间,三段最好,段首直接写分论点,以句号收尾。
复习技巧
行测
常识
不冲高分,不学
言语理解
扫读,迅速判断段落大意
关键词寻找
关注对策类选项
不要过度联想
数量关系
踏踏实实练习
读题干-解题意-列方程-解方程
善于放弃
逻辑推理(图形)
听课
刷题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1min解不出来立即放弃
逻辑推理(类比)
听课
大量刷题,培养题感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逻辑推理(定义)
不需要理解定义
不要过度联想和引申
留意题目要求
逻辑推理(判断)
听课
小心无关项
考前保证每天30道题,保持敏感度
资料分析
直接读题
理解题干要快
不理会专有名词
掐表做题
1篇资料8分钟
要有取舍
用心算代替笔算
申论
非作文题
使用材料的原词原句作答
公文类把格式带上
总分结构
考试前花半小时看看真题的机构答案
不用太注重逻辑,得分点是词语
作文题
五段论最稳妥
开篇引入中心论点
可使用万能开头
结尾概括升华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主要来源于题干而非材料
分论点在文章中间,三段最好,段首直接写分论点,以句号收尾。
做题 评估自身情况
对症下药: 基础+针对性复习
做题: 验证复习情况
过程需要不断刷真题
理想复习时间
4-6个月
夯实基础
9~10月
强化巩固
10~11月
冲刺模拟
11~12月
行测
大体上过一遍知识点(7天)
听网课视频,做专项训练(45天)
全真模拟,总结错题配专项训练+阶段总结(30天)
最后冲刺(直到考前)
申论
打基础
精细化研究申论真题
全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