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时代精神的精华
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笔记,包括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基本问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内容。
哲学原理总结,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 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思维导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来之前,我们先从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来谈起。所以我这个题目上给大家来说思想来源。也就是说我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什么: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1.(从哪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怎么来的)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定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学说亦可)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2.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偏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可使用的关系表述
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
共性从个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注意以下几点
1.“何为本原”也可以说成是“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前者是基本问题的第一个,后者是马哲对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回答,一般谈到辩证关系就要想到马哲
3.划分唯物唯心的唯一标准是对第一个基本问题的回答本身,不是第二个基本问题,也不是两者的关系
4.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物主义也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生活实践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从哲学研究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从哲学发展看: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唯心,虽然存在“两个对子”,但从独立的基本派别上看,只能是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马哲的产生条件
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意义(无独登历)
思想基础:空社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自科前提:三大学说(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社科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性三统一
四性
1.实践性。实践观点是马哲的核心观点。马哲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
2.科学性。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3.革命性。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与时俱进性。与时俱进是马哲独特的理论品质。
三统一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强调科学基础!赫拉克利特也实现了二者结合!)
2.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