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希腊建筑史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古希腊建筑史的思维导图,讲述了爱琴文化的建筑、古希腊的建筑两大板块,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编辑于2021-10-04 17:16:01古希腊建筑史
爱琴文化的建筑:3000BC--1200BC古代爱琴海地区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
爱琴文明分期
米诺斯文明--克里特【2000BC-1400BC】
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依山而建,西高东低从功能出发有机构图
多层建筑(多为三、四层)
外形活泼、宜人、生动
庭院较多,室内外流通,建筑风格开敞,体量和外部空间有组织
柱子上粗下细,多为黑红色装饰,起到一定的构图作用
壁画,彩色装饰
异同点
共同的:1、以“正室”为中心的宫殿建筑群2、工字形平面大门3、上粗下细的柱子
不同:纤绣华丽、不设防———粗狂雄健、强防御性
迈锡尼文明--迈锡尼【1400BC-1200BC】
迈锡尼狮子门
美加仑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它的型制一般为一矩形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它的前面往往朝着院落或天井。因而形成狭边向前,正中设门,门前有一对柱子的型制。
古希腊的建筑:11BC-1BC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古希腊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建筑的主要成就: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
荷马时期(12CBC-8CBC)英雄时期
1.建筑上收到爱琴文化的影响,住宅和早期的庙宇采用“正室”形制 2.主要建筑材料是木头和生土 3.建筑今已无存
古风时期(5cbc-4cbc)大移民时期,出现神庙
建筑主要内容: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形制的演进,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和柱式的诞生
·氏族制城邦:卫城是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 ·祖先崇拜,宫殿正室中设祭祀祖先的火塘--源自爱琴文化
氏族制城邦卫城特点:大门朝东,建筑一律平行排列,不分主次,互不照应,同自然环境不协调。死气沉沉,带有专制政体的沉闷、威压的气氛。
两种建筑群布局原则的对立,反应着贵族文化和平民文化的对立 在之后的发展中,建筑群的布局以自由的、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原则为主流,最终有雅典卫城建筑群的形成
·共和制城邦:卫城是公众聚会欢庆的场所 ·守护神崇拜,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贵族正室里的火塘,卫城成为守护神的圣地
共和制城邦圣地形制:中心为神庙,周围建有竞技场、会堂、敝廊等公共建筑物;利用地形,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不求对称平整,自由布局,风格多变,由庙宇统率全局,适宜从各个角度观赏
·3、神庙形制的演进 ·美加仑室(正厅)——初期庙宇——围廊式庙宇 ·围廊式庙宇:两进围廊式、假两进围廊式 .围廊的艺术作用: .①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 .②丰富的光影和虚实变化,消除封闭的墙面的沉闷感; .③庙宇同自然和谐,形象适合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的节庆活动。 ·代表建筑:以弗所的阿丹密斯庙
柱式: ·指欧洲古代石制梁柱结构体系各部件的样式和他们之间组合搭接方式的完整规范。包括基座、柱子、和檐部的艺术形式,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直到线脚、凹槽、雕饰等的细部处理,都有比较定型的做法,各部分比例大致稳定,特点鲜明,并且决定了建筑物的风格。 爱奥尼柱式——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制城邦 .多立克柱式——流行与意大利、西西里的寡头制城邦
多立克 比例粗壮1:5.5-1:5.75 开间较小1.2-1.5柱底径 檐部较重柱高1/3 柱头是厚重的倒圆台 柱身凹槽相交锋利棱角(20个) 没有柱础 收分卷杀较明显 极少线脚 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 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部有线脚雕刻形式为高浮雕,体积感较强 爱奥尼比例修长 1:9-1:10 开间较小1.2-1.5柱底径 檐部较轻柱高1/4 柱头是轻巧的涡卷 柱身棱上有小段圆面(24个) 有复杂的柱础 收分卷杀不显著 使用多种复合曲面线脚 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部有线脚 雕刻形式为薄浮雕,线条感较强 科林斯比例1:10 柱础、柱身、檐部的细部处理与爱奥尼柱式基本相似 柱头为盛满毛莴草的花篮
古典时期(5cbc-4cbc)希腊文化最辉煌时期
(5cbc--4cbc)希腊城邦打败波斯帝国的入侵,雅典成为各城邦盟主,聚集大量财富,其经济和文化空前高涨。 ·共和制城邦打败氏族制城邦,建立古代最彻底的自由民民主制度
建筑成就: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柱式风格也成熟起来。雅典卫城和帕提侬神庙
卫城作为建设重点的原因
①赞美雅典,纪念波希战争的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 繁荣雅典,把卫城建成全希腊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 给各行业的自由民工匠就业的机会 ④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护希腊在反波斯入侵战争中取得的胜利。3
选址
.在雅典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岗上,地势大致平坦,高于四周70-80米,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约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山势陡峭,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 . 伯里克利(执政官) ·菲迪亚斯(雕刻家) ·伊克提诺和卡里克拉特(建筑师)
柱式组合的革新
·综合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多立克柱式向爱奥尼柱式靠拢,开间变宽,柱子变长,采用部分爱奥尼柱式片段)
总体布局手法
·布局特点: ·延续了古希腊卫城建筑群布局的拓扑结构形式(即总体不规则,单体完善).布局自由,充分利用地形,既考虑卫城整体看上去是完整的艺术效果,又考虑到置身其中的感觉。 .布局与祭祀雅典娜的仪典密切相关,体现了宗教和世俗的结合。 .采用因地制宜,逐步展开,均衡对比,重点突出的手法。
设计手法
a.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流线动作设计: .考虑到山下游行队伍的观赏,建筑物不是机械的平行,而是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将最好的角度朝向人群。 .尤其是胜利神庙、雅典娜神像的设计,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活动,利用建筑群体之间的均衡,形成完整统一的外部形象。
·b.整体与个性的统一: ·卫城上的建筑有形制和大小的变化,柱式也不同,每个建筑都有个性,但整个建筑群很统一,具体的手法是: ·帕提农神庙是中心,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形制最为隆重,装饰最华丽,风格最为宏伟。 ·雅典娜像以垂直体量将周围分散的建筑统一起来,所有建筑都是白色大理石砌筑,帕提农神庙之外的其他建筑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
.c.对比的手法:(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多立克和爱奥尼的对比。 ·不对称的复合型体与对称的单纯长方体的对比。 ·面与面之间的对比:帕提农神庙柱廊是虚的,对面伊瑞克提翁神庙的面是实墙。 ·帕提农神庙重彩,伊瑞克提翁神庙淡彩。 ·整体建筑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帕提侬神庙
·帕提农神庙是欧洲古建筑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是古希腊Doric柱式的最高成就,世界文化瑰宝之一。 ·1.建在卫城的最高处。 ·2.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Doric柱式庙宇。 ·3.它是卫城中唯一的围廊式庙宇。 ·4.它是卫城中最华丽的建筑物。 .5.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建筑的一系列精细做法。重复比数:4:9
山门
.1.立面采用Doric柱式,细长比为1:5.5,中间开间大。 ·2.利用地形,屋顶有1.43米的高差。 ·3.室内首创采用lonic柱式。
胜利神庙
采用多立克柱式,但比例粗壮(1:7.68),前后列柱式庙宇 使山门南北两侧取得平衡,构图完整
伊瑞克提翁神庙
·1.lonic柱式,又一次体现了雅典人的独创精神。 ·2.地势高低不平,落差达3.206米。 ·3.体现了对比的手法(同帕提农神庙)平面:整齐的矩形——自由的平面 体量:巨大——矮小 形制:围柱式——光洁的墙面 雕刻:丰富——简洁 柱式:Doric--lonic 色彩:华丽——洁白
希腊化时期(4cbc-2cbc)希腊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
概况(4cBC-2cBC) ·431BC-404BC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 ·338BC,马其顿王统一全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建立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大力倡导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帝国分裂,继续保持希腊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地中海各地和西亚北非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经济文化空前高涨。 .自由民民主制度瓦解,各城邦纷纷建立寡头政体,甚至君主政体。(个人纪念物发展,宫殿、陵墓,建筑艺术品味个人化、风格庸俗化、爱奥尼称为主要柱式。)东方古国文化同希腊文化融汇
·二、建筑成就: ·1.世俗建筑类型增多,功能专化,艺术手段丰富。(会堂、剧场、市场、浴室、旅馆、俱乐部、图书馆、灯塔、码头等) .2.公共建筑形制成熟,如剧场、会堂等。 .3.构图手法丰富,叠柱、壁柱、科林斯柱式出现。 ·4.结构和施工技术进步。
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
.构图手法: ·1、基座和亭子都有完整的台基和檐部,构图独立,然后再谋求二者的协调统一; ·2、圆亭和方基座相切,这是圆形和方形体积间常用的交接手法; ·3、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轻快华丽,分化越细。雅典奖杯亭——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 ·莫索列姆陵墓
广场与敝廊
·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方格形城市 ·城市布局形式: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广阔并相互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Agora;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住宅区。
市场敝廊
.沿市场的一面或几面设敞廊,开间一致,形象完整。长廊用于商业活动。 .希腊化时期,随着敞廊重要性的加强,市场和广场上的建筑逐渐统一,各建筑物的独立性削弱。 ·阿索斯中心广场 ·叠柱式——下部多立克,上部爱奥尼
总结
.主要建筑特点与成就 .古希腊的建筑乃是美学上反映西欧传统作品中最杰出的实例之一,是随后世界各地兴起的多种建筑风格的基础。 ·1.以石材----大理石、云石为建筑材料,并采用石梁柱结构。 .2.建筑类型----神庙、剧场、广场Agora、敞廊Stoa。 .3.建筑群布局善于利用地形,布局形式自由。 .4.单体建筑类型增多,尤其是在美学上,取得相当高的成就。·5.建筑风格开朗,外观造型精美宏伟 .6.柱式 ·7.在造型艺术上,采用了视差矫正法,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成就.8.建筑装饰,雕刻,线角处理等十分精美,使希腊的建筑艺术更为华美绚丽.9.希腊的城市
多利克柱式(Ordine Dorico):朴素挺拔,刚劲、健美、和谐。无柱基,柱身粗壮(1:5.5-5.75),向上逐渐缩小,刻有凹糟,糟之间为棱角,在阳光下,柱身因此产生明朗的起伏转换及阴影效果,使建筑物与天空平面分开。柱头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 爱奥尼亚柱式(Ordine lonico):匀称轻巧,华丽开朗,秀美柔和。有柱基,柱身细长(1:9-10),上下变化不显著,凹糟较深,糟之间无棱角。柱头为涡卷形装饰,卷下饰以图案。 . 希腊建筑尊崇人体美和理性的比例。
代表建筑:西西里的赛林奴特和意大利中部的拜斯顿
代表建筑: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