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上语文导图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知识点详细且思路清晰,适用于考试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思维导图,包括文章的作者介绍、文体、内容概括、写作手法分析、写作特色、中心思想等内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济南的冬天》思维导图,包括文章的作者介绍、文体、内容概括、写作手法分析、写作特色、中心思想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选自《曹操集》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写景抒情诗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山水诗
全诗基调苍凉慷慨,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
诗人
曹操
字孟德
沛国谯县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 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建安文学开启者,繁荣者
诗歌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诗句鉴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字词
临
到达,登上
碣石
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以(连词)
来
观
统领全篇
开篇点题
交代观看方位、地点、对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译文:海水多么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何
多么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ǒngzhì)
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前半句:动景
后半句:静景
全景:由上至下
突显出大海的苍茫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译文: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
描绘了岛上风光:山岛草木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文: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滚、呼啸,似乎要将宇宙吞没。
萧瑟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动景
表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及宏伟景象
为下文的想象做铺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文: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是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星汉
银河
想象夸张
互文
上下文意相互交错、渗透、补充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古诗文的修辞方法
生动形象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同时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及远大的政治抱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幸运的很,好极了,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志向。
幸
幸运
至
达到极点
志
心意,志向
和乐而加
为诗歌和乐时所加的套语, 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诗歌特点
意境雄壮
情景交融
想象瑰丽
主旨
本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明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选自《李白集校注》
绝句
唐代流行的诗歌体裁(以五言、六言、七绝为主)
左迁
降职
王昌龄
字少伯
京兆长安人
唐代诗人
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李白
“诗仙”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惯于采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表达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
译文:在柳絮落尽,杜鹃啼叫的时候,
杨花
柳絮
子规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描写杨花落尽的景象, 渲染悲伤的氛围, 寄寓诗人叹凋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融情于景
隐含作者对王昌龄被贬官的同情和悲伤之情
“闻道龙标过五溪。”
译文: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龙标
指王昌龄
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
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直叙其事
“闻道”突出作者的惊悉 “过五溪”反映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暗含对友人此行的深切挂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陪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夜郎
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寓情于景
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忧愁之心传给王昌龄,带给诗人莫大的安慰
诗词特点
借景抒情
本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想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
选自《全唐诗》
冬末春初 由楚入吴
次
停宿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北
王湾
洛阳人
首联(行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客路
旅人前行的路
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客路”“行舟”与下文“乡书”“归雁”相照应
颔联(江上景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阔”表现出涨潮时的长江气势,水面宽阔
“悬”反映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颈联(景,时令)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还在旧年时分,却已露出春天的气息。
残夜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
作者将日、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景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新事物终会替代旧事物
尾联(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寄出的家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信到洛阳。
运用典故
借“雁足传书”慰籍家人
文字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表现出作者的羁旅愁怀和思念家乡的深情
脉络分明
结构严谨
景中含理
通过描写在北固山下停宿时所看到的两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净沙·秋思
选自《全元散曲》
天净沙
曲牌名
思
思绪
散曲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
马致远
号东篱
一字说千里
大都人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散曲四大家之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译文: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的前行。
昏鸦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枯藤”“老树”表现出秋末衰败,凄凉的景象
“昏鸦”牵动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以乐景衬哀情:自己的境况与安居乐业的闲适生活相对比,不禁流露出漂泊他乡的凄凉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夕阳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远方。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涯
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夕阳西下”点明特定时间,与“昏”相呼应
全篇主旨 卒章显志
白描手法 言简意丰 (主要运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绘形象,不用词藻修饰和渲染烘托)
动静结合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的深秋晚景图, 真切的抒发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愁和肝肠寸断的念家思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