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孔,1993年被迫安排到山东潍坊--秦池酒厂做厂长,首先去东北开拓市场,50万砸报纸头版广告,1年时间销售额节节上升。---进击梅地亚
(直至今天,得三北着成诸侯,得京沪者得天下,仍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中国市场竞争法则)三北:东北、华北、西北
谭希松(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每年11月8日在梅地亚中心招标,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进行全国招标,当时著名企业太阳神、三株口服液、沈阳飞龙、娃哈哈、爱多VCD、孔府家酒、春兰空调、孔府宴酒等等,都在竞争标王,95年姬长孔已6666万一举夺魁。
96年,中央电视台对秦池给予巨大的造势、造名回报,实现年销售收入9.5亿元,是去年的5倍。
96年11月,姬长孔再次来到梅地亚,以本人手机号3.2亿(比第二名整整多1亿价格)再次拿下标王,那一刻梅地亚中心的光茫是属于秦池的。而这一刻在两个月之后,噩梦到来。 3.2亿元相当于96年秦池全年利润的6.4倍。
为什么还要竞标?原因有二 1、如果秦池不第二次中标,其销售量肯定会直线下降,前标王孔府宴酒就是前车之鉴。(第一年中标销量翻5倍多,第二年被秦池抢标王后,销量直线下降,最后销声匿迹。)2、姬长孔已得到消息,有关部门即将下文限制白酒企业在重要媒体上的广告密集投放作限制。当时的央视和秦池玩的是一出心照不宣的双簧戏。前者要造势,后者要借势。
97年初的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把秦池推进无法自辩的大泥潭。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巨大危机面前,年轻的秦池竟然做不出任何有效的反应。(数十年以来山东白酒便有从四川收购散酒的传统,秦池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大的一家。 白酒勾兑,也是行业的一个变革。与普通消费者一般理解相反,绝不会影响白酒的质量。)最后秦池销售额下滑到3亿,从此一蹶不振,最后消逝。
为什么媒体会盯上秦池? 媒体历来有非理性的一面,最容易得到宽容的是弱者,最受尊敬的是思想者,而对强者是不受宠的,在企业如日中天时,会有无数媒体在强者身边团团转,可是一旦企业出现负面,记者会以不懈的勇气赢取新闻爆点,而秦池还是自爆弱点,不被穷追猛打,才怪了。
败局:1998年姬长孔离开秦池,入职某部委任职。应朋友邀约再次来到梅地亚,却因没有邀请函被保安拦下。2000年,因拖欠供应商300万货款,法院拍卖“秦池”商标。2004年秦池酒厂被资产打包拍卖,无人问津。2004年,记者在五粮液专卖店碰见姬长孔,他拒绝采访要求。2009年长城资产对秦池酒厂债权转让。
没有把名声转化为品牌。用今天运营的思维来说,流量很大,但都是过路流量,你要想维持这个流量就不得不不断的加倍投入,早晚有拖垮你的一天,那么怎么兜住过路流量呢,光靠打广告肯定是不行的,是需要建立自己产品的美誉度,说白了产品得过硬。如果产品出了问题,流量越大反而越危险。其实秦池跟三国的袁术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称帝太早。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才是中国的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