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编辑于2021-10-14 14:45:27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这本书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独到,论述缜密,体系完整,堪称国内首部“舆论世界的哲学”。寄望每一个通过舆论改变人生或摆脱困境的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这是一本管理类的书。作者艾伦范恩在书中提供了帮助企业员工提升表现的教练方法——GROW模型。此模型由四个步骤组成,每个步骤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了GROW这个词:目标(Goal):我们想做的事;现状(Reality):我们所面对的状况;方案(Options):我们如何从现状到目标;行动(WayForward):我们想采取的行动。作为管理者,想要提升员工的绩效表现,首先需要确立目标,然后反观现状,为员工消除干扰,创造能够让他们专注的环境,只有这样,员工的绩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很多人虽然多年坚持学习,却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读书 、记忆、写作······没有摸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本书层层深入,把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学习高手的观察,结合心理学及脑科学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高效的学习理论分享给我们,配合操作性很强的学习建议,帮助我们成为更有 章法、更有智慧、真正的学习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这本书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独到,论述缜密,体系完整,堪称国内首部“舆论世界的哲学”。寄望每一个通过舆论改变人生或摆脱困境的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这是一本管理类的书。作者艾伦范恩在书中提供了帮助企业员工提升表现的教练方法——GROW模型。此模型由四个步骤组成,每个步骤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了GROW这个词:目标(Goal):我们想做的事;现状(Reality):我们所面对的状况;方案(Options):我们如何从现状到目标;行动(WayForward):我们想采取的行动。作为管理者,想要提升员工的绩效表现,首先需要确立目标,然后反观现状,为员工消除干扰,创造能够让他们专注的环境,只有这样,员工的绩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很多人虽然多年坚持学习,却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读书 、记忆、写作······没有摸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本书层层深入,把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学习高手的观察,结合心理学及脑科学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高效的学习理论分享给我们,配合操作性很强的学习建议,帮助我们成为更有 章法、更有智慧、真正的学习者!
《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用方法拯救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读本书能带来什么
对父母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更清晰的认识
找到自己从心理上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影响的那份勇气
核心思想
你必须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归还给应承担责任的人
原生家庭
指的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 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好与坏 , 取决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父母给予你的是爱、 尊重和独立 , 那么你将获得茁壮的成长
如果父母给予你的是恐惧、 责任和负罪感 , 那么你将接收到满满的负能量 , 自身的性格也会存在明显的缺陷
第一部分 ·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构筑完美父母的假象
否认痛苦经历产生的影响
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桑迪为父母的虐待开脱
迁怒
踢猫效应
对让你生气的人发火
愤怒会层层转移到弱者身上
比如对父亲的怒火转到对伴侣身上
过度神话已故的父母
有毒的父母类型
不称职的父母
特征
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孩子 , 逼着孩子成为小大人
案例
孩子被剥夺童年
莱斯从小料理家务,抚养弟弟、看护母亲
父母把刚生下的孩子 , 丢给自己的亲戚来管教 , 推卸了养育的责任
让孩子早点辍学 , 出来打工 , 然后让孩子上交赚来的钱
当孩子生病了 , 他们的态度是不理不睬 , 任由孩子自生自灭
对孩子的影响
伤害孩子自尊心
孩子会缺少应有的关爱和照料 , 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 继而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孩子无法掌控个人情感
孩子不知如何去爱和被爱 , 最终会逐渐关闭自己的情感之门
把孩童阴影带入成年
受伤的孩子会将带着这种伤害步入成年
称职父母的5项基本职责
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
保护孩子免受感情伤害
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在伦理道德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
“有毒家长”只会索取
不称职无所作为的父母。可以搭配《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一起阅读
详情可参考《被忽视的孩子》读书笔记
幼稚型父母
让孩子失去自我
忽略自己的正当需求
操控型父母
特征
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
剥夺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两类控制
简单直接地控制
恐吓下 威胁 用钱约束
把孩子当作没长大的孩子
如∶认为孩子的成就威胁到了他的成就,会刻意打压
巧妙的操控
帮手型父母
子女选择反抗,似乎就是在伤害"出于好意"的父母
应当直接让父母表达需求
在节日活跃 善于制造内疚感 借兄弟姐妹之口指责你
子女的常见反应
投降
屈服于操控
叛逆
与父母对抗
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对自我的身份认知常常会有些模糊
可能引发子女叛逆
潜意识里和父母背道而驰
误区 在于容易真正扭曲自己的需求
酗酒型父母
客厅里的“大恐龙”
酗酒者否认自己酗酒
酗酒者的配偶否认问题存在
家庭成员伪装为"正常家庭"
对孩子的影响
可能也成为酗酒者
容易陷入重复性强迫
觉得自己被忽视
因为酗酒,孩子的需求不被满足。总会认为自己多余
信任缺失
格伦的酗酒家庭
身体虐待型父母
虐待子女父母的共同特征
因自身压力 主动找茬
缺少对冲动的控制力
对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无意识
体罚孩子是惯性做法
将暴力视为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这些父母往往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
被动虐待者∶对虐待行为不管不问的人
子女可能主动站起来承担照顾者的角色
对孩子的影响
引发孩子的愤怒复仇 自我仇视
在亲密关系中充满戒备
自己对自己施虐,觉得自己不配有快乐,自我厌恶感
对他人信任的缺失和自我安全感的不足
言语虐待型父母
两种行事风格
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
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
父母言语虐待的常见原因
争强好胜
因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产生挫败感
嘲弄和羞辱孩子的优势,维护自己的优越感
因自己的缺陷迁怒孩子
不切实际地期待子女十全十美
对孩子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 , 父母就是榜样和标准 , 是神一样的存在
如果父母认定自己是坏孩子 , 那么自己就一定是
如果父母说自己很蠢 , 那自己一定真的很蠢
如果父母说自己丑 , 那么自己就一定真的很丑
长期被言语攻击的孩子 , 成年以后常常出现两种极端
摧毁孩子正当的自我认知
为了赢得父母的肯定、 外界的肯定不断地苛求自己 , 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对孩子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负面的预期 , 最终让孩子变得自卑、 懦弱
极力反抗 , 叛逆 , 甚至会对成功产生恐惧感
甚至自杀倾向
例如父母∶"当初要是没生下来你多好"
性虐待型父母
乱伦的悖论
极少发生
只发生在贫困或低教育水平的家庭
侵害者大多有社交障碍或心理不正常
侵害者更多是陌生人
3D遗毒
肮脏(Dirty)
伤害(Damaged)
异类(Different)
受害者的生活因3D 严重扭曲
有毒的家庭体系
三大原因
父母对孩子持有的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观念
父母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 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 丝毫不考虑孩子的需要
父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 “凡事必须按我说的做 , 否则就是错的
举例
他们不喜欢孩子谈恋爱 , 就要求孩子在工作以前都不能够谈恋爱
等孩子工作 , 他们又想要抱孙子了 , 就逼着孩子去相亲、 结婚
对孩子的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 很容易变成父母观念的翻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 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塑造孩子的头脑观念
在不知不觉中 , 孩子就传承了父母的观念模式、 行为模式
孩子盲目顺从家庭的规矩
在有毒的家庭体系中 , 孩子会盲目顺从家庭的规矩
原因
我们对家里的规矩盲目顺从 , 因为不这样做 , 我们就背叛了家庭
举例
格伦家有一条很神奇的规矩 , 那就是: 尽可能照顾家人 , 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会只顾着满足家庭其他成员的需要 , 却忘 记了自己内心的需要 , 所以活得很累、 很痛苦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
不健康的家庭不允许你表达个人的想法 , 你的想法必须要和有毒的父母的思想、 行为一致
举例
有些父母固执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少读书,嫁个好人家
女孩子读书的机会应该让给男孩,赚钱供哥哥弟弟读书,否则就是不孝顺
久而久之 ,女孩只能按照父母的指令行事 , 事事以父母 , 兄弟为先 , 不敢考虑个人的感受
“有毒的父母”应该应对的危机
矢口否认
例如强词夺理,将问题掩盖在委婉的说辞当中
推诿指责
例如责怪孩子让自己生气才会酗酒
强行阻挠
例如本来有问题的角色有所好转时,“有毒”的家庭成员会阻拦
三角关系
例如把孩子当盟友;当情感垃圾桶
保守秘密
例如让孩子隐瞒家暴
一些思考及感悟
父母对待孩子的一言一行,影响是根深蒂固且很难逆转的
家,是爱与温暖的港湾,也是恨与伤害的通道
回归人性最原始的爱与责任,构建自己自由且自信的人生
很多人,终其一生,只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命运的轮回在我们身上画上句号,不让悲剧和痛苦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看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承认它,摆脱它,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每一个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都能重获幸福
“不是原谅,而是要变好”,这是关键问题。隐藏和掩盖,会激起更大的海浪
《少有人有的路》告诉我们心智成熟的旅程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是一辈子的事情。《原生家庭》则进一步告诉我们,能够与原生家庭和解是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
详见《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书笔记
比原生家庭更糟糕的事情,是你拒绝自我救赎和成长
第二部分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注意原谅的陷阱
原谅并没有改善受害者的生活
可以原谅,但需在理清自己的情绪之后
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把责任归还责任人
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两类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
子女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首位
孩子对父母吼叫、威胁他们或形同陌路
无论顺从或反抗,都和父母密不可分
学会从观念、感受和行为等层面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情绪激动时,避免与父母接触和对质
自我界定
不等于自私自利
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反应∶受情绪的影响为自己辩护
回应∶温和而坚定地表明立场
使用非辩护性行为
哦 我明白了
很遗憾你不赞同
让我想想
即你没有任何要求,如果生气、道歉、解释或者试图说服,就会把主动权交拾别人
表明自身立场
什么愿意做/不愿意
什么有得商量/什么没商量
不要说"你说的不对",而是以意见的形式呈现,降低过激情绪反应的概率
不再自我惩罚
将责任归还责任人
和内心的孩子对话
你不需要为......负责清单
他们忽视你
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没人爱
他们残忍而冷令漠的嘲笑
他们对你的侮辱称呼
他们让我把人想的都很坏
他们让我觉得自己很穷哪也去不了
他们让我没有安全感
他们让我觉得我脾气很差人缘很差很孤僻没人愿意跟我玩
再加上:我的父母需要为xx负责
要学会管理愤怒和悲伤
原因
当你意识到 , 在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 父母伤害过你 , 让你现在的生活一团糟 , 你就会感觉愤怒、 痛苦
但很多时候 , 你可能会选择把愤怒、 悲伤的情绪隐藏在心里 , 不敢轻易地发泄出来
等到成年以后 , 这种情况会用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 愧疚和愤怒 , 你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
方法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 要允许自己愤怒和悲伤
喜怒哀乐是人的感受 , 愤怒、 悲伤也是你人性中的一部分
你受到了伤害 , 即使伤害你的人是父母 , 你也没必要去压抑自己的天性
愤怒、 悲伤也是在给你一个信号 , 让你知道 , 你的权利正在被践踏 , 没人关心你的需求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和悲伤
你可以用力地捶打枕头 , 跟信任的人吐槽 , 在没人的时候假装和让你愤怒的人对话
甚至可以对着照片骂脏话来表达你的愤怒
增加运动量
前提是你要用合法的 , 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把愤怒发泄出去
不要让愤怒影响你自己形象∶你有权利生气
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
我不愿意接受他们对我感情生活的指手画脚
我不愿意他们窃取我的经济收入
我不会再允许我爸贬低我 指责我
好处
当你学会发泄愤怒和悲伤时 , 心里就不会因为堆积太多负面情绪而郁郁寡欢
父母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随之减少 , 你曾经受到过的伤害也能得以修复
这样你就能获得情绪和内心的真正平静
克服直面父母时的恐惧
直面过去的经历
长大了的我们 , 想要修复内心的伤痕 , 填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 最好的方法 , 就是直面过去的经历
有些伤口需要挖开 , 清除腐肉 , 才能完全愈合 , 想要根治童年的创伤 , 就要回顾过去 , 才能消除阴影 , 过上正常的生活
当你被父母干扰伤害时 , 你要勇于表明自己立场
你愿意做什么 , 不愿意做什么 , 你觉得什么事情可以沟通 , 什么事情没得商量 , 都可以勇敢地表达出来
原因
大到你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 小到你对某本书的看法 , 都是你的想法和信念
说出你的想法 , 让他们明白到你是一个有目标有想法的成年人了
举例(你不想和父母同住)
千万不要勉强自己答应 , 也不要怕他们伤心而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你要做的是 , 大胆地说出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信念 , 勇敢地表明你的立场
三种立场
你可以跟父母说 , 我不愿意你们住在我家里
显得你过于冰冷
你可以说 , 我愿意让你们在指定、 有限的时段里住一阵
你让父母住几天 , 就等于告诉父母 , 你自己不愿意他们长住
在一定程度上安顿了父母
我愿意让你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显得太懦弱
注意
要注意一下说话方式 , 不要让父母觉得你的立场太冰冷或者太过懦弱
直面父母 , 勇敢地和父母对峙
为何要对峙
对峙有效果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何对峙
写信
写信可以把你想说的话 , 完全表达出来 , 而且还给收信的人 , 反复阅读信件和思考的机会
注意四要点
这是你曾经对我做的事
事实
这是我当时的感受
感受
它就是这样影响我的生活的
影响
这就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要求
角色扮演
与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对话
想象父母坐在椅子上倾听自己的控诉
面谈
选择对峙地点
决定与父母分别对峙还是同时进行
预测父母的反应
在正式对话之前 , 最好设定一些规则
我要对你说的话是我以前从没说过的 , 我希望你能答应听我说完
这对我非常重要 , 请不要反驳或打断我
在我说完之后 , 你会有充足的时间表达你的想法 , 你愿意接受吗
每周列出10件关爱清单
看一本很有价值的书
去进衣服店
看电影
去逛公园或者看湖
游泳
参加剧本杀或者密室逃脱
去橹猫馆
去给流浪动物做义工
宅在家吹空调睡觉
去参加diy活动,比如给自己做银戒指
参加团体心理小组活动
不要停止生活的脚步
注意
做好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
父母可能会不承认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
父母不觉得自己是错的 , 他们会坚持认为自己都是为你好才这么做的
父母会摆出一副“你这样会让我们很伤心难过”的样子
可能面临几种结果
理想的是父母理解了你 , 你们以后会建立越来越健康的关系
父母完全不认为自己错了的情况 , 那么你就不要对他们抱太大期望了 , 保持适当的联系 , 不要让你们的关系影响到你 的生活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 放弃与父母之间建立健康关系的可能 , 尽量选择搬离家里 , 减少联系
这种选择是痛苦的 , 但拉开情感距离 , 也许会让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
重新营造家庭气氛,让孩子远离伤害
报名参加家长互助小组
在家庭中公开承诺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有毒”原生家庭父母的补救措施
自我评估
个人生活状态
与父母的互动关系
跳出陷阱
从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
建立界限
运用非防守性回应
进行一次正式的对质
打破循环
让孩子远离伤害源头
参加家长互助小组
在家庭实行正面管教
勇于向子女道歉
尾声 放弃斗争
放手 前行
重新定义爱
对自己负责
成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诚实的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面对童年的事实
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
相信自己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成年人
寻找获得父母关爱的做法
实现自我拯救,创造美好的未来
书籍信息
作者
(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
(美)克雷格·巴克
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副标题: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出版年: 2018-5
相关书籍推荐
《从尿布到约会》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超越原生家庭》
《情感依附》
《情感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