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百法明门论之善心所
百法明门论之善心所笔记,包括善心所的定义、作用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1-10-14 21:33:54善心所
善的内涵
定义
一种安定,和谐的心理
不善的心理就是一种扰乱我们内心安定的心理
作用
善的心理能招感未来可爱的果报
不善的心理产生的是痛苦的结果
差别
有漏善与无漏善
①凡夫的善,建立在我们无明,我执的基础上的善,属于有漏善
②圣贤依空性建立起来的善,依无漏智慧建立起来的善,是无漏善
止善与行善
止善,止恶就是善
行善就是通过一种善行,比如通过放生,通过布施,是一种积极的善
《成唯识论》的分类
①胜义善,像涅槃就是胜义的善
②自性善
它的本质就是善的,如《百法》善心所里的无贪,无嗔,无痴,惭愧,这些心所在本性上就是善的
③相应善
跟这些自性善相应而起的,一些善的心理活动
④等起善
由善的心理引发一种善的行为
善心所
①信
信的对象
①实
指实相,佛法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的道理,比如对缘起,因果生起信心
②德
指三宝的功德
佛陀的大悲大智
法的空性功德
僧的无漏智慧和成就解脱的功德
③能
指相信我们通过佛法修行,最终能够成就解脱,圆满无上菩提
信的重要性
①净化内心
子主题
③信是修行佛法的前提
我们整个修行都是建立在对三宝信的基础上
④信贯穿着信解行证的修行
解
在解的过程中深化信,有更大的信,然后再去解
行
解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去实践,实践了就会行,行的过程中,我们的信又得到深化
证
结果我们就会证,证的过程中,信又得到深化
⑤信在三十七道品的重要
五根的第一个是信根
五力的第一个是信力
如何修信
①认识到信的功德,信在学佛中的重要性
②不断思维信的利益和不信的过患
③不断的观修三宝功德
②精进
内涵
定义
勤,勤奋
前提
在修善断恶或断惑证真的修行过程中,产生一种勇猛无惧的心理
世俗的勤奋并不属于佛法所说的精进
分类
①披甲精进
像勇士上陈一样,披着铠甲往前冲,比喻勇猛的精神
②摄善法精进
在修善法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精进的心理
③饶益有情精进
在利益众生的修行中,精进的去利益众生
作用
帮助我们成就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功德
发心的强弱直接影响精进的程度
①精进要有发心为前提,要有欲为前提
②有一种我要获得禅定的心理,或者强烈的我要利益众生的心理,会直接影响我们精进的程度
③没有发心作动力,精进也难,精进不起来
如何修精进
①经常思维精进的功德,懈怠的过患,发起精进的精神
②要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
基于对三恶道的恐惧,对暇满人身的爱惜,不断思维
这是帮助我们生起精进心的一个心理前提
③惭
特征
羞耻心
产生前提
自己的力量
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生而为人,为佛弟子身份的意义,认识到做人准则
那么当做了坏事之后,就会产生羞耻心理
法的力量
佛法或世间法所提出的做人准则
作用
惭的心理能够对治无忏
有羞耻心能够对治无羞耻心
羞耻心能够对治不善的行为
④愧
特征
也是羞耻心
产生前提
依世间力
建立在对世间大众的道德认同的基础上
有了公共道德的意识,所以会对不善的行为产生羞耻心
作用
止恶行善
如何修惭愧心
①忆念惭愧的功德和利益
②忆念无惭无愧的过患
③作为一个佛弟子,居士的身份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德行
作为居士有居士的戒律
在社会上应该为佛弟子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我怎样做才可以使世间人学习佛法
我要修行解脱,我应该怎么去做
不断的对照自己,在对照过程中,当自己做的不好的时候,羞耻心就会升起来
⑤无贪
定义
有没贪着,没有染着
对三界的因果,都不产生染着心理
如何培养无贪
①每个人内心都有不贪着的潜能,需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作用
②观三界是苦,观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不净
③贪产生的基础是我执,所以要修无我,认识到缘起,一切都是无我,无我所的
④佛教的戒律的修行,都是在帮助我们对治贪着
无贪的作用
①可以对治贪
②可以产生善法,因为它是善根,善法的根本,所以可以产生善法
③可以对治不善法
④可以使我们心清净
要不断的修无贪
①不断的观修无贪的功德与贪的过患
②生起无贪的心理后,要让自己长时间的安住在无贪的状态里
⑥无嗔
定义
就是没有愤怒这样一种心理
我们面对逆境,面对痛苦,不会生起愤怒,不想去伤害别人,就是无嗔
如何修无嗔
①它建立在对治嗔心的基础上
比如观无我
②能够从因缘看这个世间
每个有情都是无我,无我所的
对方伤害我,并不是他喜欢这样做,而是被嗔恨心的魔鬼控制了
③要了解嗔恨心的过患
千劫所积善,一嗔皆能毁
④要修慈悲心,修慈悲心可以对治嗔恨心
⑤要不断的忆念无嗔的功德与嗔恨的过患
无嗔的作用
①能够对治嗔恚
②善心产生的基础
⑦无痴
定义
没有愚痴,具备如实的智慧
对一切法产生一种如实了知的一种心理
特点
对一切事相和事背后的真理都能明白,正确了解
如何修无痴
①每个人都具备如实认识事物真相的潜能,但是被无明所蒙蔽,表现出了不正知
②通过四法行来修
①亲近善知识
②听闻正法
③如理作意
④法随法行
无痴的作用
①对治愚痴,有些心就是有这个就没有那个
②对治不善,同时引发善行
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跟人的观念和价值观有关系
③思维无痴的利益
无痴所建立的正见,是解脱之本
④思维愚痴的过患
愚痴是生死的根本
⑧轻安
内涵
①代表修止成就的状态
②远离粗重
身的粗重
四大不调
心得粗重
各种念头,烦恼造成的负担
禅修
调身
身安,心就容易安
通过修气调身
安般若
九节佛风
宝瓶气
七支坐法,容易使气导入中脉,气顺心就容易安
从调身摆脱身的粗重,由风引发一种身体上快乐的觉受
调心
把心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境后,所有粗的妄念都屏蔽了,就回呈现一个很单纯的心,就能够引发一种愉悦的感觉
作用
远离粗重之后,身心产生一种愉悦的状态
对治昏沉,转舍粗重
如何修轻安
①远离世俗干扰,持戒,修止
有所止
无所止
②不断思维轻安对生命的利益,没有轻安的过失
⑨不放逸
定义
不放纵自己不善的心理、烦恼的心理
产生前提
建立在精进和三种善根的基础上
它的前提是在止恶修善,和转染成净的过程中
它建立在正念的基础上,有了正念,才有能力抵抗放纵自己的心理
如何修不放逸
①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念暇满人身难得,念因果报应
②念不放逸的胜利
不良习性得不到张杨
心能够安住在一种正念正知上
③念放逸的过患
使人堕落
作用
①对治放逸
②帮助我们成就世间和出世间的善业
⑩行舍
定义
通过禅修之后,远离这种昏沉和掉举的不平衡之后,安住在一种平等、寂静的这样一个状态里
产生前提
①建立在精进和三根的基础上
②它是修习精进,无贪,无嗔,无痴所成就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个阶段的行舍
令心平等
摆脱了昏沉和掉举两种不平等的状态
能够平等持心,平等的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境上
正直
心安住在平等和寂静的状态之后,能够稳定的相续下去,就是正直
无功用
不需要作意的
①我们禅修时,要摆脱昏沉和掉举要用很大的力量。比如要数呼吸,很注意的关注自己的呼吸
②这个过程需要作意
③一旦心稳定的安住之后,就不需要再用力量了
行舍的作用
①对治掉举
②使我们的心安住在寂静里
如何修行舍
①以精进,三根为基础
②也是禅修的结果
⑩①不害
内涵
①不害本身没有独立的自体,属于无嗔的一种表现
②不损害众生,对他人产生一种不损害的心理
如何修不害
①了解因果报应,知道伤害众生对自己和众生都没有好处
②修忍辱
要有忍辱,没有忍辱,人家害你,你也想害别人
③修菩提心,慈悲心
有了菩提心,慈悲心,不但不会去害众生,而且时时都会想着悲悯众生
要忆念不害的好处和害的过患
不害的作用
①能够对治损害的心理
②长时间修不害的心理,就是在修习成就我们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