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的泵血功能思维导图,包括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心输出量与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评价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章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分类
收缩期
舒张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开启前,心室的收缩不能改变心室的容积的时期
时间
0.05s
压强
动脉压>室内压>房内压
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
在射血的早期,由于心室摄入主动脉的血液量较多,血液流速也很快,故称为快速射血期
0.1s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减慢射血期
在射血的后期,由于心室收缩强度减弱,射血的速度逐渐减慢,故称为减慢射血期
0.15s
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从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启前的这一段时间内,心室舒张而心室的容积并不改变,故称为等容舒张期
0.07s
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
房室瓣开启初期,由于心室肌很快舒张,室内压明显降低,甚至成为负压,心房和心室之间形成很大的压力梯度,因此,心室对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可产生抽吸作用,血液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容积迅速增大,故这一时期称为快速充盈期
0.11s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减慢充盈期
随着心室内血液充盈量的增加,房、室间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也就减慢,故心室舒张期的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0.22s
心房收缩期
在心室舒张期的最后0.1秒,心房收缩期开始
作用
使心室进一步充盈
心房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
心房的初级泵作用
舒张时:接纳、储存从静脉不断回流的血液
收缩时
充盈心室25%
心动周期中心房内压的变化
判断心房的正常收缩舒张功能
心输出量与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每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计算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一侧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去收缩末期容积即为搏出量
射血分数
搏出量在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也称心输出量
心率×搏出量
缺点
心输出量未考虑个体差异
优点
心输出量是评价心功能最基本的指标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评价心功能的最佳指标
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表示
决定
搏出量储备
收缩期储备
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提高射血分数
舒张期储备
增加舒张末期容积
收缩期储备>舒张期储备
心率储备
假如搏出量保持不变,使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当心率达160~180次每分时心输出量可增加至静息时的2~2.5倍,称为心率储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室肌的前负荷与心肌异长自身调节
心室肌的前负荷
心肌异长自身调节
这种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正常心肌抗过度延伸特性
意义
使心室射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
射血后心室内的剩余血量
心室收缩的后负荷
动脉血压
心肌收缩能力
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称为心肌收缩能力
等长调节
心率
心率升高、钙离子增多、收缩增强…
心功能评价
从心室压力变化评价心功能
心脏射血功能评价
搏出量
每搏功
心输出量
心室舒张功能评价
从心室容积变化评价心功能
心室收缩功能评价
从心室压力和容积变化评价心功能
心脏做功量的测定
应用心室压力-容积环评价心功能
心音
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改变形成的湍流和血流撞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引起的震动,都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便可在胸部某些部位听到相应的声音及其为心音
第一心音
标志
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来因
第一心音是由于房室瓣突然关闭,所引起心室内血液和室壁的震动以及心室射血引起的大血管壁和血液湍流所发生的振动而产生的
第二心音
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
第二心音主要因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引起血液管壁及心室壁的振动而引起
第三心音
第四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