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引入:古董行业的鳄鱼池现象谈到Pua,把他人当做奴役的工具。
李分享避免被奴役:回到原始状态,相信自己的判断,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而现代文明、教育理念、理性思维不喜直觉。现代教育说不要生气,从生气里找有用的建议;但被人说了生气是原始反应,也是自己的原始防御机制。
相亲、男女朋友中工具人现象引出社会分工中人当做螺丝钉,工具人生活
角色边界感:工作时间和不工作时间分开。避免做工具时间长,人就被遗忘了。
许分享鲁迅的文章:我们都是老牛类的工具人。解决办法1是不用太苦,2是不能只一家或者自行离开,3是不卖肉,有原则有底线。
人把人当做工具:乐于助人 vs 自我物化。李从当事人当时自我需求角度分析,别人提的要求我满足了可以保住饭碗维持关系,这是初级生存需求;对别人有用希望别人喜欢我是情绪需求。价值所向
许分享第一社会关系(家庭、伦理、亲人)和第二社会关系(其他),在第一伦理链谈使用工具论不妥当,应该超越工具理性来理解。举例《陆犯焉识》。家庭伦理心甘情愿做工具。工具论适应第二社会关系原则,混用产混乱
工具人抱怨:人的情况发生变化后,原来的好处就变成了债。少了尊重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