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政学
包含公共财政概述、公共财政思想、政府与市场、财政职能、财政支出概念、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等等。
编辑于2021-10-25 23:20:21财政学
第一章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财政
起源:随着国家出现而产生的
概念: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统一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的含义
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发挥作用的模式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主要表现
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
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共财政思想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
威廉配第《赋税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
第二章
政府与市场
市场失灵
市场低效
垄断
原因
产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
公共产品
搭便车
外部性
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市场无效
收入分配不公
宏观经济波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绝对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管制
税收
法律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政府与市场的协调配合
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职能界定
目标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重点
供给公共产品
政府、市场、自愿
矫正外部性
外部性内在化
企业为自己行为买单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价格垄断
财政介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
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调节市场机制
收入分配
界定
目标
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逻辑前提
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原则和界限
财政介入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
运用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
规范政府的资产性收入
规范工资制度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稳定和发展
界定
目标
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发展
经济增长、经济社会进步
机制和手段
相机抉择
“自动”稳定
结构优化
财政职能的总体考察
一致性: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矛盾性
第三章
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概念
动态
持续分配预算资金
静态
预算形式安排、支配的资金量
财政支出分类
按政府职能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
按照等价原则、间接实现资源配置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转移性支出
不与等价交换为原则,直接进行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政府补贴
税式支出
给各种人优惠税率所形成的税收收入损失
按行政级次分类
中央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财政支出规模含义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绝对指标
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
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GDP*100%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用于经济建设、行政管理、购买性支出下降 用于医疗保障、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转移性支出上升
世界
总体上涨
发达多于发展中
多数OECD国家受经济下滑影响呈现下滑
我国
逐渐降低到逐渐升高
相对规模较低的原因
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内在因素
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
外在因素
社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的压力
置换效应
福利让给政府打仗,战争后政府用税收弥补百姓
集中效应
非常时期振幅采用非常手段
审视效应
暴露出社会问题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早期
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社会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比较高
中期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成熟
购买性支出相对下降
转移性支出相对上升
非平衡增长理论
私人部门
公共部门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理论分析
财政支出绩效
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
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乘数效应来体现
购买性支出乘数要大于转移性支出乘数
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
财政支出增加所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
财政支出通过税收机制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收入
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通过借债会使债券市场上的资金利率提高
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
造成利益转移的现象,从而使财政支出带来的利益产生再分配
一项财政支持可能不会使目标群体受益
财政的收入效应
财政支出会增加企业或者居民的收入水平
主要通过转移性支出实现
增加转移性支出规模对居民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基本保障
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
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比较法
相对评价方法
常见方法
排序法
一一对比
强制分配
因素分析
统计指数体系
确定权重
最低成本法
适用于成本易于计算但效益不易计量
公众评判法
民主性
公开性
财政支出改革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厘清政府与市场间资源配置的职责边界
越位
缺位
政府失灵
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职责边界
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分离
调整和规范政府管理
优化政府结构
灵活运用三种角色
持续改进财政支出方式
分类甄选财政支出方式
推进财政补贴改革
优化财政拨款方式
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拓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
建立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链条
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
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
第四章
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性质
公共性
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非生产性
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
……内容
使用单位划分
用途划分
人员经费
办公经费
性质划分
经常性
专项支出
……规模膨胀的原因
政府职能规范调整不到位
机构和人员的膨胀
行政效率低下
有职无责、责权不分、责任虚化、程序繁杂
管理水平和法制化程度不足
中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整合机构、简政放权
大力精简机构、法规和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在资源……
合并、调整原有的职能交叉或工作性质相近的党政机构,建立统一规范的资源交易平台
行政管理支出应该像维持经济秩序的部门倾斜
建立行政经费供给调控机制
加强行政法治建设
行政经费供给调控目标纳入行政、预算的法律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支出监督与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要在重大决策公开、预算信息公开、政务诚信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实行绩效预算,配合以官员问责制度,强化部门领导的责任
国防支出
国防的提供与国防支出的分类
国防的提供与生产
提供与生产的三种方式
军用品采取政府生产的优缺点
军事产品的生产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内容和分类
IMF定义
军事防御、民防、对外军事援助、国防研究与发展、未另分类的国防支出
按用途划分
维持费
投资费
按军兵种划分
按支出项目划分
人员生活费
活动维持费
装备费
教科文卫支出的内容与分类
……内容
财政性教育支出
介入教育的原因
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外部性
风险贷款市场不完善
财政科技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医疗卫生的竞争有限性
效益外溢性
公平性
公共文化支出
原因
文化产业有明显效益外溢性
大多数文化产品有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特征
有弱质性
分析
科技领域政策趋向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科技创新
第五章
政府投资概述
含义
主体
国家和政府
目标
获得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资金
财政资金
结果
形成公共部门资产
特征
政府投资对象的公共性、基础性
政府投资目标的社会性
政府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政府投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
政府投资的类型选择
政府投资的原则
不要对市场的资源配置造成扭曲或者障碍
不宜干扰和影响民间投资的合理偏好和选择
类型
公益性项目
非排他性强
基础性项目
排他性强
竞争性项目
双强
原则
既有竞争、更有合作、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理论依据
基础设施消费中存在外部受益
基础设施消费有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
基础设施配置存在地区公平问题
资金来源
政府财政资金
银行贷款
地方自筹资金
资本市场筹资
吸引外资
私人资本
参与方式
政府投资,免费提供
政府投资,商业经营
建立政策性银行,开展财政投融资业务
ppp模式
BOT
建设(公司)——经营(公司)——转让(政府)
TOT
转让(建成的)——经营——转让
ABS
证券化
BOT模式的变异
“三农”支出
介入三农的理论依据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具有不对称性,农业比较利益较低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公共产品和外部收益明显的混合产品
混合产品:公司都提供
城乡居民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
俱乐部产品:带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具有排他性
国家财政
共性 一般
公共财政
个性 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