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知觉的选择性: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过程
⒈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
⒉影响因素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①客观刺激物的强度大、对比明显,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②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③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知觉者的需要与动机、愿望与要求、目的、任务、兴趣、爱好、已有知识经验等,都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重要主观条件
㈡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
Gestalt学派关于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
⒈接近律
⒉相似律
⒊连续律
⒈ 在知觉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在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就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
⒉ 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以及各种属性,对个体整体知觉的作用并不一样特别是客观事物中的关键性成分,对知觉的整体性起决定性
㈢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
㈣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
⒈形状恒常性
无恒常性:看到的形状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的形状完全一样
实际恒常性(知觉恒常性):知觉到的形状处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和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之间,而偏于物体的实际形状。
⒉大小恒常性
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㈥知觉适应
含义: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前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