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总论
医学生快看过来!这是一篇关于外科总论的思维导图,归纳了烧伤、外科病人营养代谢、疼痛和围术期处理等内容知识,赶紧学习起来吧!
编辑于2021-10-29 08:47:32外科总论
烧伤
一、伤情判断
1、烧伤面积
口诀:333567,3个13会阴1
3:头
3:面
3:颈
5:手(双侧)
6:前臂(双侧)
7:上臂(双侧)
3:驱赶前后
(男)捂(5)热屁股得脚气(7),阿姨(21)美不美,关键看大腿
屁股:双侧
脚:双足
大腿:两侧
(女)妇女臀足一样细,66大顺笑嘻嘻!
臀足:66
易错点
(1)计算四肢时
双侧/单侧
(2)妇女:臀足6%
(3)双手/双足:手掌/手背 5% / 4 =1.25%
2、深度(三度四分法)
Ⅰ°在表皮,Ⅱ°在真皮,Ⅲ°在皮下
(1)浅度烧伤(无瘢痕,完全再生)
Ⅰ°烧伤(1周)
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
红斑
微过敏,常烧灼感
Ⅱ°烧伤(2周)
浅:乳头层,生发层少量残留
水泡
剧痛(感觉过敏)
(2)深度烧伤(有瘢痕,不完全再生)
Ⅲ°烧伤(3周)
深:网状层,皮肤附件(毛囊)残存
水泡
剧痛(稍迟钝)
Ⅲ°烧伤(>4周)
皮肤全层——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焦痂,栓塞树枝状血管网,无水疤,蜡白/焦黄,碳化)——骨
痛觉消失
口诀:Ⅰ°红,Ⅱ°疱,Ⅲ°皮肤全坏掉
3、严重程度分度
4、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烧伤)
二、烧伤的休克防治
1、病生
(1)早期:烧伤—直接—血管内皮C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出——低血容量休克(主要死因)
(2)后期: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主要死因)
2、防治休克只要措施(液体疗法)
(1)第一个24H
总补液量=Ⅱ°/Ⅲ°烧伤面积%*体重(Kg)*1.5ml+2000ml(基础需要量)
举例:体重50kg,烧伤面积60% :60*50*1.5+2000ml=6500ml
8H——1/2*6500
16h——1/2*6500
先快后慢
(2)第二个24H
总补液量=(Ⅱ°/Ⅲ°烧伤面积*体重(Kg)*1.5ml )* 1/2 +2000ml
举例:4500ml (60*50*1.5)* 1/2 +2000ml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
1、机体能量代谢
无法实际测量的
(1)卧床、无发热或异常消耗
BMI<30Kg/m²
25Kcal/Kg d
BMI>30Kg/m²
25Kcal/Kg d * (70%~80%)
(2)择期/限期手术(如胃癌根治术)
增加10%
(3)创伤感染时/多发骨折
增加20%~30%
(4)大面积烧伤
增加50%~100%
2、创伤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变化
应激状态——血糖升高
来源增加(糖异生)——脂肪动员升高,带柏芝分解升高
去路减少
糖原合成减少,外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
3、营养状态的评定
(1)临床检查
(2)人体测量
(3)生化/实验室检查
4、肠外营养(PN)(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点滴)
(1)全肠外营养(TPN)适应症
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只要影响小肠吸收均可用TPN
(1)不能正常进食,如高位肠瘘、试管/胃先天畸形、短肠综合征(小肠过短),放化疗期间肠胃道反应过重
(2)严重烧伤/严重感染病
(3)重症胰腺炎,溃结长期腹泻
(4)结肠外瘘、胆囊造瘘术后无需行TPN
(2)并发症和防治
静脉导管并发症
非感染性:PICC放置过程中出现的气胸、空气栓塞(最严重,血管/损伤)
感染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导管性脓毒血症)
代谢性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糖代谢紊乱(最常见)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低血糖
低钾、低磷血症、高钙血症
脏器(肝脏损害和胆汁淤积)
长期禁食肠内缺乏食物刺激
肠道激素(促胃液素,cck)↓↓ 营养作用
肠黏膜萎缩——肠上皮通透性↑——肠道细菌移位——门V——肠源生感染——肝脓肿
过量能量共给/不恰当营养物质摄入(G超负荷)
代谢性骨病
骨质酥疏松,骨钙流失
疼痛和围术期处理
一、癌痛的三阶梯疗法
1、基本原则
(1)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阵痛药物
(2)口服给药:一般以口服为主(× 肌肉、静脉)
(3)按时服药(Q8、Q12)≠ 痛时给
(4)个体化用药
2、三阶梯疗法
轻度疼痛
NSAIDS(布洛芬等)
中度疼痛
弱阿片(可待因)
重度疼痛
强阿片(吗啡)
二、围术期术前准备
目的:术中:手术顺利;术后:尽快恢复,提高手术耐受力
1、外科手术分类
(1)急症手术
急:立即做——危及生命的
外伤性肠、肝脾破裂——动脉瘤破裂
(2)限期手术
限:尽快所——恶行肿瘤
胃癌根治术
(3)择期手术
择:随便做——良性肿瘤
腹股沟疝修补
2、常考的术前准备
(1)胃肠道准备:术前8~12H开始禁食,4H开始禁水
防止麻醉/手术中呕吐致误吸/吸入性肺炎
术前两天开始进流食
幽门梗阻(无细菌)
术前洗胃:胃肠减压,放胃管
纠正电解质紊乱
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不预防使用)
结肠癌(有细菌)
术前2~3填口服肠道抗生素和泻药
术前1天(12~24h)/当前清晨清洁灌肠(不用抗肿瘤药物灌肠)
(2)高血压
继续服用降压药物
BP<160/100 mmHg:不必特殊准备
BP>180/100mmHg:选择合适降压药,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但不要求降至正常后手术
进入手术室BP急剧升高,抉择实施/延期手术
(3)糖尿病
饮食控制者,不必特殊准备
口服降糖药,应继续服用至术前1晚
口服畅销降压药,术前2~3天停服
禁食病人维持且糖轻度↑(胰岛素) 5.5~11.2mmol/l
三、围术期术后处理
1、外科引流
引流
感染性液体:脓液
非感染性液体:渗血、渗液、组织液、血液
治疗(非预防)温和口瘘
引流管拔管时间
乳胶片:1~2天
烟卷:3天
T管:2周(半月)
胃肠减压管:肛门排气后
2、术后饮食(腹部手术)
1~2天禁食
肛门排气(3~4天)进流食
5~6天,进半流食
7~9天 进普食
3、术后体位
4、术后缝线拆除
5、切口分类/愈合分级
切口分类
Ⅰ——清洁切口
无菌切口——举例——甲状腺大部分切除
Ⅱ——可能污染切口
胃,小肠
6~8H内切口(伤口)经过清创缝合
Ⅲ——污染切口
大肠(阑尾) 肠梗阻坏死肠管切除术
>8h伤口清创缝合
愈合分级
甲级
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
乙级
无化脓,无其他
丙级
化脓
四、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1、术后出血——原因
2、术后发热(最常见的症状)≠感染
发生时间
非感染性:早(1.4d)
感染性:晚(2.7d)
肿瘤和移植
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生活习惯
二级预防
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体检
三级预防
姑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