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支气管扩张症
医学一定不能错过!这是一张有关于内科学的思维导图,归纳了支气管扩张症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等内容。
编辑于2021-10-29 18:28:57"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支气管扩张症
定义
指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壁增厚,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扩张的一类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可以是原发,也可以是继发。 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
流行病学
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30%
支气管扩张病人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肺功能↓ →呼吸衰竭(预后差)
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者病死率+一倍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先天性(少见)
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常发生于有遗传、免疫或解剖缺陷的患者
囊性肺纤维化
纤毛运动异常
严重的 ɑ1抗胰蛋白酶缺乏
继发性
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尤其是儿童和青年时期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 [婴幼儿时期曾患过支气管肺炎等,是最常见的原因]。
诱发因素
支气管-肺组织感染
支气管肺炎等感染因素→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 →支撑作用减弱
细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纤维化→牵拉管壁→支气管变形扩张
支气管阻塞
支气管阻塞(内外因素)→肺不张→胸腔内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管壁→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陷和遗传因素
Kartagener综合症 (副鼻窦炎、右位心、支气管扩张)
肺囊性纤维化
遗传性ɑ1抗胰蛋白酶缺乏(少见)
其他
类风湿关节炎、气道阻塞、毒性物质吸入、先天性结构缺损(黄甲综合征)、HIV等。
发病机制
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
咳嗽时管腔内压力增高
支气管周围纤维增生
肺不张时胸腔负压等牵引
病理和病生
发生部位
常常位于段或亚段支气管管壁的破坏和炎症改变。
受累管壁的结构包括软骨、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并被纤维组织取代。
显微镜下可见支气管炎症和纤维化、支气管壁溃疡、鳞状上皮化生和粘液腺增生。
扩张形态
柱状扩张
囊状扩张
不规则扩张
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与体位改变有关——晨起或入夜卧床时咳嗽痰量增多
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增多,一日数百毫升
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
收集痰液于玻璃瓶中分离为三层
上层为泡沫
中为混浊粘液
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反复咯血
反复发生,程度不等
小量血痰→大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
有些患者因反复咯血,平时无咳嗽、脓痰等呼吸道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其支气管扩张多位于引流良好的部位(上叶支气管)。
不易感染
反复肺部感染
Ø特点: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
Ø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热、纳差、盗汗、消瘦、贫血等症状。
Ø一旦咳痰通畅→大量脓痰排出后→患者自感轻松,体温下降, 精神改善。
体征
Ø早期或干性支扩——可无异常肺部体征。
Ø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背部固定湿罗音。(咳嗽后湿啰音不消失)
Ø 慢性患者有杵状指、肺气肿、肺心病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影像学
胸片
早期X线显示两下肺纹理局部增多、增粗
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
胸部CT
当扩张的支气管纵剖面与扫描平面平行时,增厚的管壁呈平行排列的轨道征,称双轨征。
囊状支扩表现:多发直径1-2cm含气空腔,排列成葡萄或串珠样
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诊,对明确出血位置最有价值。现已被高分辨CT(HECT)所取代,成为主要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炎性标志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比例、C反应蛋白↑ 。
不升高不排除
(2)血清免疫球蛋白
(3)动脉血气
(4)微生物检查
痰涂片染色/痰细菌培养:可指导抗生素治疗
一定要加抗酸杆菌的检查
其他
支气管镜检查
Ø进行局部灌洗,取得冲洗液作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学检查或细菌培养→协助诊疗。
Ø有助于对引起局部支气管扩张的管内肿物、结核病灶和异物的诊断。
Ø对咯血的定位诊断及判断感染情况也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检查
指导临床使用舒张剂
诊断
Ø反复咳嗽、咳痰/脓痰、咯血病史。
Ø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
Ø 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
Ø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
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咳痰明显。
多为白色粘液痰,很少脓性痰, 两肺底有散在细的干、湿罗音。
肺脓肿
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
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中有空腔液平。
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 素治疗后,炎症可完全消退吸收。
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
干湿罗音多位于上肺局部。
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先天性肺囊肿
X线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或椭圆阴影,壁较薄,周围组织无浸润。
胸部CT、支气管造影可助诊断。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时呼吸困难及慢性鼻窦炎。
胸片及胸部CT显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支气管肺癌
多见于40岁以上,可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痰中带血。
影像学、痰脱落细胞学及气管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治疗
原则:控制感染,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
控制感染——出现痰量及脓性分泌物等急性感染时,需应用抗生素 (细菌培养+药敏选用抗生素)。
开始时需给予经验治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
多次因感染住院,注意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加用抗假单胞菌活性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对于慢性咳脓痰患者可考虑使用疗程更长的抗生素
合并ABPA时,除一般糖皮质激素外,还需抗真菌治疗,疗程更长。
改善气流受限
随访肺功能
长效支气管舒张药
清除气道分泌物
物理排痰:体位引流、震动拍背
化痰药:乙酰半谷氨酸
咯血
咯血量少
对症处理,可口服安络血及云南白药
中等咯血
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
大咯血
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
免疫调节剂
预防
外科治疗
适应症
反复感染或(和)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者
其病变范围不超过两叶肺;
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妊娠妇女勿用
末端软组织增厚膨大并拱形隆起,与慢性缺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