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第二章 注视偏好 婴儿从出生时便具有知觉基本形状的能力,导图包含理论假设,方法和结论等。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包括理论假设、方法及参与者、结果和讨论、批评与后续研究、近期应用等内容。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研究笔记,本导图记录了从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和近期应用等展开,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之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5 注视偏好
理论假设
在罗伯特.范茨之前,已有研究证明婴儿可以用一些较为原始的方法知觉周围世界,如看亮光,区分基本颜色,察觉运动等能力。
范茨对婴儿是否能知觉形状表示怀疑
因此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早期,范茨着手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能够让研究者获取婴儿知觉过程的更多细节、探测和直觉能力发展的时间进程,判定婴儿知觉技能的复杂性
方法
对鸟类的研究
过程
在小鸡没有任何啄食的经验之前,范茨向他呈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并记录小鸡啄取每个物体的次数
结论
与锥形物体相比,小鸡啄圆形物体更多
啄圆形物体比三角形物体多
啄球星物体的次数比扁平物体多
面对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小鸡更喜欢直径比1/8英寸大一点或小一点的物体
小鸡更喜欢像谷子或者谷物的形状
对灵长类的研究
与人类基因最相似
婴儿有一种可以作为观察指标,即他们会注视物体
如果能用一种方法证实婴儿对某些形状的物体注视更长时间,其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能区别差异,即他们能知觉到形状
以黑猩猩为研究对象,发明了“观察室”
在大盒子里放一个舒适的摇篮,顶部两个开孔,一个呈现物体,一个观察
当确定幼儿黑猩猩对特定物体表现出系统性偏好(注视时间决定)时,他们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人类婴儿
对人类婴儿的研究
研究者不干涉婴儿的日常活动,只是放入观察室,呈现各种各样的物体,年龄为1--15周
物体包括立体的,有纹理的圆盘;球体;椭圆形人脸,人脸特征被打乱后的椭圆形图案,以及各种复杂的形状和图案
研究者对多次对物体两两配对,观察和记录婴儿一分钟内注视每个物体的时间
实验结果强有力的证明,所有年龄段的婴儿都有知觉和辨别不同形状的能力
结果
1.不管多大的婴儿,他们更喜欢复杂的形状,这表明婴儿区分这些形状的能力是天生的
2.大约从8周开始,婴儿对靶状图的偏好优于条纹,对棋盘的偏好优于扁平的正方形,这种时间上的延迟是源于脑(或)视觉系统的成熟
3.研究者并未发现婴儿的这些能力与早期关于小鸡的研究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为什么呢?小鸡对于形状的认知是为了寻找食物以求得生存;婴儿对于面孔的识别有助于他们获得他人的照顾
4.范茨的研究团队给49个婴儿(4天---6个月)呈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额椭圆形图案,一个是人类面孔特征,第二个是错乱的人类面孔特征,第三个为控制图案
后续研究和近期应用
此项研究显著的改变了心理学
开创性的研究发现
研究者为获得这些研究发现而采用的开创性的研究方法
范茨提供的注意偏好研究方法,几乎可以说打开了一扇通向婴儿心理的大门,
范茨的发现引发了婴儿知觉能力领域内的研究革命
范茨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扩展是堪萨斯大学佛朗西斯.霍洛维茨的研究,后者发现了除了注视偏好外,婴儿会对重复呈现的相同刺激感到厌烦。
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研究者将注视偏好和注视时间等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注视不可能物体的时间开始变长,这表明他们能意识到这种差异
第二章“意识与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