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A40 000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1A40 000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的思维导图,包含1A41 1010 建筑设计;1A41 2000 结构设计与构造1A41 3000 装配式建筑等。
编辑于2021-11-03 21:02:171A40 000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1A41 0000 建筑工程技术
1A41 1000 建筑设计与构造
1A41 1010 建筑设计
1A41 1011 建筑物分类与构成体系
一、建筑物分类
(一)按建筑物的用途分类
1.民用建筑
为人民大量使用的非生产性建筑。
(1)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住宅建筑
宿舍建筑
(2)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科教文卫商办
2.工业建筑
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厂房类建筑
3.农业建筑
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
(二)按建筑物的层数或高度分类
1.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 352-2019,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应符合防火规范)分类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1)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2)高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
(3)超高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 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根据其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1)单、多层民用建筑
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它公共建筑
(2)高层民用建筑
一类
住在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网点的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
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
二类
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它高层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范:
1.建筑屋面为坡面时
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面(包括女儿墙的平屋面)时
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同一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
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对于台阶式地坪
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5.局部突出屋顶
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6.对于住宅建筑
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间、敞开空间啊。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三)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
1.大量性建筑
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学习、商店、医院等
2.大型性建筑
规模宏大,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等
二、建筑物的构成
1.结构体系
作用:
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
分类:
上部结构
基础以上部分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
下部结构
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2.维护体系
作用:
遮蔽外界,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
3.设备体系
排水系统
供电系统
供热通风系统
1A41 1012 建筑设计要求
一、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二、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是符合有效控制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为建筑安全、有效地建造和使用提供基本保证
四、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社会物质和文化财富,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立项的初始阶段就已经确定
1A41 1020 建筑构造
1A41 1021 建筑构造设计要求
一、楼梯的建筑构造
(一)防火、防烟、疏散要求
1.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除住宅外)。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2.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间,垃圾道,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
3.在住在内,可燃气体管道如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出口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5,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
医院病房楼
1.30m
居住建筑
1.10m
其他建筑
1.20m
(二)楼梯的空间尺度要求
1.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2.住宅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0m。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3.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4.楼梯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的宽度;楼梯跨步的宽度b和高度h的关系应满足:2h+b=600~620m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5.楼梯平台上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可加设中间扶手。
7.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8.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
住宅共用楼梯
最小宽0.26m
最大高0.175m
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
最小宽0.26m
最大高0.15m
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场、医院、旅馆和大中学校等楼梯
最小宽0.28m
最大高0.16m
其它建筑楼梯
最小宽0.26m
最大高0.17m
专用疏散楼梯
最小宽0.25m
最大高0.18m
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
最小宽0.22m
最大高0.20m
注: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
二、墙体的建筑构造
(一)墙体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在内外墙做各种连续整体装修时,如抹灰、贴面砖等,主要解决与主体结构的附着,防止脱落和表面开裂。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缝的位置,正确处理装修层的分缝和接缝设计。
2.在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处,由于结构的变形会引起外墙装修层的开裂,设计时应考虑分缝措施。
3.当外墙为内保温,在窗过梁、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处产生冷桥现象,引起室内墙面的结露,在此装修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外墙为外保温,不存在此问题。
4.建筑主体受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的膨胀收缩必然会影响墙面的装修层,凡是墙面的整体装修层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作分缝处理。
5.凡是使用胶粘剂的材料,如细木工板、胶合板、密度板、油漆、涂料制品将对室内整体装修造成甲醛和苯的污染,选材时应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执行。
6.在保温、隔热方面应和建筑节能设计结合减少能源的消耗。
7.有特殊要求的室内声学环境(音乐厅、电影院等演出性建筑)设计,应正确选择材料,进行正确的构造设计。
8.墙面的色彩应遵照色彩对大多数人产生有益影响进行设计。
(二)门、窗
子主题
1A41 2000 结构设计与构造
1A41 2010 结构可靠性要求
1A41 2020 结构设计
1A41 2030 结构构造
1A41 3000 装配式建筑
1A41 4000 建筑工程材料
1A41 4010 常用建筑结构材料
1A41 4020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1A41 4030 建筑功能材料
1A41 500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A41 5010 施工测量
1A41 5020 土石方工程施工
1A41 5030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1A41 5040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1A41 5050 防水工程施工
1A41 5060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1A42 0000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A42 1000 项目组织管理
1A42 1010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A42 1020 施工临时用电
1A42 1030 施工临时用水
1A42 1040 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
1A42 1050 施工现场消防
1A42 1060 技术应用管理
1A42 2000 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1A42 2010 施工进度控制方法
1A42 2020 施工进度计划
1A42 3000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1A42 3010 项目质量计划管理
1A42 3020 项目材料质量管理
1A42 3030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1A42 3040 工程质量问题防治
1A42 4000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1A42 4010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计划
1A42 4020 工程安全生产检查
1A42 4030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要点
1A42 4040 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其原因
1A42 5000 项目合同与成本管理
1A42 5010 施工合同管理
1A42 5020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
1A42 5030 工程造价管理
1A42 5040 施工商务管理
1A42 5050 施工成本管理
1A42 6000 项目资源管理
1A42 6010 材料管理
1A42 6020 机械设备管理
1A42 6030 劳动力管理
1A42 7000 建筑工程验收管理
1A43 0000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
1A43 1000 建筑工程相关法规
1A43 1010 建筑工程建设相关法规
1A43 1020 施工安全生产及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法规
1A43 2000 建筑工程相关技术标准
1A43 2010 安全防火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相关规定
1A43 2020 地基基础工程相关标准
1A43 2030 主体结构工程相关标准
1A43 2040 屋面及装饰装修工程相关标准
1A43 2050 项目管理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