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会计学第四章笔记
基础会计学第四章复式记账法的应用,讲述了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筹资活动经济业务的核算、销售活动经济业务的核算等。
编辑于2021-11-04 09:17:48第四章 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第一节 制造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一、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 (主要经济业务)
①资金投入,即筹资活动。 按筹资渠道: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资金,债权人作为债权投入的资金 ②资金运用: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③资金退出:偿还各种债务,上交各种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二、制造企业的 资金运动图
资金投入→供应、生产、销售活动(资金循环、周转)→资金退出
第二节 筹资活动 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筹资活动的 主要经济业务
主要经济业务内容 ①投入资本(投资者投入):现金、非现金资产 ②借入资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发行债券等
(一)投入资本 1.法律规定:我国现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 2.投资主体 按投资主体分类:国家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外商资本 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二)借入资金 ①短期借款 ②长期借款
二、投入资本 的核算
1.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使用者的资本投入情况的账户 有限责任公司: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股本 借:减少;贷:增加
2.会计分录 借:账户名称 金额(无单位) (错位)贷:账户名称 金额(无单位)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的溢价
投入资本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贷方一定有实收资本,可能有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
三、银行借款 的核算
1.账户设置 ①短期借款(负债):核算和监督企业偿还期一年及以下借款的借入和偿还的账户 ②长期借款(负债):一年以上 借:偿还的借款数(减少方) 贷:借入的借款数(增加方) ③财务费用(费用账户):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④应付利息(负债):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2.会计分录 ①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②计提银行利息(月)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③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④还本 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第三节 供应活动 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材料采购业务 的核算
实际采购成本: 买价,运输费, 装卸费,包装费, 保险费,相关税金 (关税、资源税、消费税),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挑选整理费,仓储费
1.账户设置 在途物资(资产):买价,采购费用 原材料(资产):收入,发出,结存 应付账款(负债): 预付账款(资产): 应交税费(负债):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销项税额 增值税T字帐: 借(买):进项税额;贷(卖):销项税额
2.会计分录 购入材料: 借:在途物资—某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某单位
支付供应单位货款 借:应付账款—某单位 贷:银行存款 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某材料 贷:在途物资—某材料
预付供应单位货款: 借:预付账款—某单位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冲销预付货款: 借:在途物资—某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某单位
三、确认材料 发出成本的方法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成本)/(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数量)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2.移动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本批收入前结存金额+本批收入成本)/(本批收入前结存数量+本批收入数量)
3.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先发出 (实际发出成本虚减,实际结存和利润虚增) 期末库存成本最接近现行市价 4.个别计价法(分批实际法): 分批算,各算各的
二、固定资产 购置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未超过记为存货) 存货目的:耗用、销售 💡按照成本计量:买价、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和各项费用(增值税不计入成本)
1.账户设置 固定资产(资产类):原价 在建工程(资产类):正在建设尚未竣工
2.会计分录 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额(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额(进项) 贷: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第四节 生产活动 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主要 经济业务内容
①归集、分配生产费用 ②形成生产成本 材料、人工、劳动资料费用;生产成本
二、账户设置
①生产成本(成本类):直接+间接 ②制造费用(成本类):间接(先归集后分配) ③库存商品(资产类) ④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 ⑤累计折旧(贷方记增加)
三、核算分录
1.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计算分配职工薪酬 ①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②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4.月末分配本月制造费用 借(归集):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贷(分配):分配转入“生产成本” 5.月末归集总成本,结转完成品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某产品
第五节 销售活动 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销售 收入的核算
1.账户设置 ①主营业务收入(损益类):无余额,贷:增加 ②应收账款(资产类) ③应收票据(资产类) ④预收账款(负债类) ⑤其他业务收入(损益类)
2.核算分录(销售方式) 借:银行存款 或:应收账款—某单位 或:预收账款—某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某产品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
二、产品销售 成本的核算
1账户设置 ①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借方记增加 ②其他业务成本(损益类)
2.核算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产品 贷:库存商品—某产品
三、产品销售 税金的核算
1.账户设置 ①税金及附加(损益类) 借方记增加 消费、资源、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房产、土地、车船税、印花税
2.核算分录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第六节 财务成果 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一、期间费用的核算 期间费用(谁受益谁分摊): 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生产费用: 只有东西卖出时才影响当期利润
1.主要内容 ①销售费用 ②管理费用 ③财务费用
2.账户设置(期末无余额) 借:增加 借方:发生额 贷方:结转“本年利润”
3.核算分录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借:管理费用 贷:银存(其他应收、累计折旧等)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等 (与计提利息那里区分)
二、营业外 收支的核算
1.主要内容 ①营业外收入 ②营业外支出: 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2.账户设置 (期末无余额) ①营业外支出 借:增加 借:各种支出 贷:结转“本年利润” ②营业外收入 贷:增加 借:结转“本年利润” 贷:各种收入
3.核算分录 借:银行存款等 贷: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三、所得税 费用的核算
2.账户设置 (期末无余额) 借:增加 借:各种所得税费用 贷:转入“本年利润”
3.核算分录 结转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所得税 上交所得税时: 借: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四、净利润 形成的核算
1.账户设置 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 年底无余额 贷:增加 借:转入各项支出额 贷:转入各项收入额
2.核算分录 ①将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②将各项支出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分配的核算 年初未分配+本年净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
1.内容和程序 ①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③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④分配给投资者利润或股利 年末未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 -分配给投资者利润
2.账户设置 ①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 借:使用盈余公积 贷:增加(提取盈余公积) 若有余额,在贷方 ②应付股利(负债类) 借:实际支付时 贷:应支付(宣告发放时) 余额在贷方 ③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 借:转入的全部亏损总额 已分配的利润额 贷:转入的全部利润总额 余额在借方:累计未弥补亏损 余额在贷方:累计未分配利润
3.利润分配核算分录 ①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②向股东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4.年末结转“未分配利润”核算分录 ①将“本年利润”转入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②将“利润分配”其他明细账户转入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