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动系统
正常人体结构运动系统思维导图,包括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关节学、骨骼肌等内容。
编辑于2021-11-05 09:09:08运动系统
骨的概述
骨的分类
按部位分
颅骨
脑颅骨
脑颅骨有8块,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它们共同围成颅腔。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颅腔的顶,称颅盖。
面颅骨
面颅骨有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颚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下颌骨
呈马蹄形,是最大的面颅骨,分为一体和两支。
舌骨
呈马蹄铁形,开口向后,位于舌和喉之间,中间部称体,向后外延伸的长突为大角,向上的短突为小角。
颅的整体观
颅顶面观
额骨与两侧顶骨相连接构成冠状缝,两侧顶骨链接为矢状缝,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成人字缝。
颅后面观
可见人字缝。枕骨中央突出的部分为枕外隆凸。隆凸向两侧的弓形骨嵴称上顶线。
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自前向后有三个呈阶梯状的陷窝,分别称颅前窝、颅中窝(脑膜中动脉自棘孔内走行)、颅后窝(窝中央可见枕骨大孔)。
颅底外面观
颅底外面前低后高。
颅的侧面观
颞窝前下部较薄,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构成H形的缝处翼点,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此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
颅的前面观
主要构成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新生儿颅的特征
称颅囟。位于额骨与顶骨之间的前囟最大,在出生后期1~2岁时闭合;位于顶骨与枕骨之间的后囟在出生后不久闭合。
躯干骨
椎骨
概念
幼年时32~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3~4块尾椎合成1块尾骨,椎骨变成了26块。
椎体
呈圆柱状,是椎骨承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骨松质,表面的骨密质较薄,易发生压缩性骨折。椎体后面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所有椎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
呈半环性,分为椎弓跟和椎弓板。椎弓跟的上、下缘分别称椎上切迹、椎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关节突2对。
形态特征
颈椎
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横突根部有横突孔,孔内有颈动脉和颈静脉通过。末端有分叉。第1颈椎又称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向上伸出一齿突;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胸椎
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棘突细长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
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生理曲度为26º。临床上可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隙行腰椎穿刺术(左侧卧位)。
骶骨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性。
尾骨
由3~4块退化而成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尖。跌倒或撞击易导致尾骨骨折。
胸骨
胸骨柄
上缘正中凹陷称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连结。柄外侧缘上份接第一肋软骨。
胸骨角
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剑突
肋
第1~7对肋称真肋;第8~12对肋称假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借助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称浮肋。
肋骨
肋软骨
四肢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在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易发生骨折。
肩胛骨
为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至第7肋间。肩胛骨分二面、三缘和三个角。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的标志。
自由上肢骨
肱骨
位于上肢臂部的长骨。
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部的长骨。
尺骨
居前臂内侧的长骨。
手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骨为不规则骨。
髂骨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4腰椎棘突。
坐骨
构成髋骨下部,分坐骨体和坐骨支。
耻骨
构成髋骨前下部,分体和上、下二支。
自由下肢骨
股骨
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四分之一。
髌骨
是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骨下端前面、股四头肌腱内。
胫骨
居小腿内侧的粗大长骨,为小腿主要承重骨。
腓骨
细长,位于胫骨外后方的长骨。
足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按形态分
长骨
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髓腔,容纳骨髓。
短骨
形似立方体,有多个关节面,大多成群分布于手和足的近端。
扁骨
为板状,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壁,可保护腔脏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多分布于躯干和颅底。一些不规则骨内有与外界相通的含气空腔。在一些肌腱含有小骨称籽骨,在运动中起着减少摩擦和改变肌肉牵拉方向的作用。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致密坚硬,抗压抗扭曲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
由排列疏松的骨小梁组成,分布于长骨骺及短骨和扁骨的内部。
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除关节面外,覆盖于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起减少摩擦和润滑作用。
骨髓
红骨髓
造血免疫功能,婴儿均有红骨髓,5岁后则被脂肪组织替代(黄骨髓)。
黄骨髓
当人体重度贫血或失血过多,黄骨髓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机质
无机质
关节学
直接连结
间接链结
关节基本构造
关节面
关节软骨,在运动时可以减少关节面摩擦,缓冲震荡和冲击。
关节囊
滑膜富含血管网,能产生滑液,润滑关节。
关节腔
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
关节的辅助结果
韧带
关节盘和关节唇
是关节腔内两种不同形态的纤维软骨。
滑膜襞和滑膜囊
关节的运动
屈和伸
关节沿冠状轴运动。角度变小称之为屈,繁殖额,角度增大则为伸。
收和展
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为收,反之,远离正中矢状面称为展。
旋转
关节沿垂直轴运动。
环转
运动骨的上端在原地转动。
脊柱
椎骨间的连结
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
椎间盘由两部分构成,中央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结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和项韧带
关节突关节
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
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脊柱整体观
前面观
后面观
侧面观
脊柱的运动
胸廓
胸肋关节
肋椎关节
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上口较小,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下口宽二不整,由第12胸椎、第11及12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
颅骨的连结
四肢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
上肢带连结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自由上肢骨连结
肩关节
由肱骨头与肩胛关节盂构成。囊的下壁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份滑出,发生前下方脱位。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肘关节
肱尺关节
肱桡关节
桡尺近侧关节
桡尺连结
手关节
下肢骨的连结
下肢带骨连结
耻骨联合
骨盆
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
自由下肢带骨连结
髋关节
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关节囊周围有多条韧带加强,其中髂骨韧带最为强健。
膝关节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韧带发达。
胫腓连结
足关节
足弓
骨骼肌
概述
肌的形态和构造
长肌
多分布于四肢
短肌
多分布于躯干深层
扁肌
多分布于躯干浅部
轮匝肌
多位于孔裂周围
肌的起止、配布与作用
肌通常借两端的腱附着于2块或2块以上的骨,中间跨过1个或多个关节。肌的定点和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在同一个运动轴的两侧各有一肌群,作用相反,互称拮抗肌;而在运动轴同一侧作用相同或相近的肌称协同肌。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浅筋膜
是皮肤深面的疏松结缔组织
深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滑膜囊
腱鞘
头肌
面肌
位置表浅,为薄层的皮肤,大多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外肌
翼内肌
颈肌
颈浅肌和颈外侧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两头分别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乳突。
胫前肌
舌骨上肌群
舌骨下肌群
颈深肌
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躯干肌
背肌
浅群
斜方肌
背阔肌
菱形肌
肩胛提肌
深群
竖脊肌又称骶棘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起自骶骨面与髂嵴后部,向上沿途止于各椎骨棘突、横突和肋骨,最后止于颞骨乳突。
胸肌
胸上肢肌
胸大肌
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作用是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
作用是降肋助呼气。
膈
周围为肌性部,中央为中心腱。
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
位于12胸椎前方
食管裂孔
约平第10胸椎
腔静裂孔
约平第8胸椎
腹肌
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后群
腹壁的肌间结构
腹直肌鞘
腹股沟管
白线
腹股沟三角
上肢肌
上肢带肌
三角肌
该肌为临床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之一。注射部位: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肩胛下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臂肌
前群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肌
后群
肱三头肌
前臂肌
前群
浅层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中层
浅屈肌
深层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后群
浅层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深层
旋后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手肌
外侧群
称为鱼际
内侧群
称为小鱼际
中间群
下肢肌
髋肌
前群
髂腰肌
阔筋膜张肌
后群
臀大肌
此肌外上部为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之一。
臀中肌和臀小肌
梨状肌
大腿肌
前群
缝匠肌
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作用是屈髋关节和膝关节。
股四头肌
内侧群
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
小腿肌
前群
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后群
浅层
为小腿三头肌,由表浅的腓肠肌及其深面的比目鱼肌组成。
深层
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拇长屈肌。
足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