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掌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每个人从忙忙碌碌中解脱出来,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助你达到人生巅峰。
编辑于2021-11-19 11:16:00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前提思考
思维定式
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思维定式
主要是我们的感知、理解和诠释
常常用经验或者看到的事物做出评判
学校所学,社会所学等,在条件作用下,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所以需要思维转换,不然一辈子生活在固定的节奏和循环中
思维定式的核心
以家庭为中心
以工作为中心
以孩子为中心
往往会在生活中走偏
需以原则为核心
思维转换
第一眼所观察,所认识的并非是预想的那样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在轻易的下定论前,先倾听他人并接受别人的看法
多开放性的交流
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更客观的结论
习惯
如何养成好的习惯
知识(明白做什么、为何做)
欲望(想要去做)
技巧(明白如何做)
有好的习惯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人生
学习的成的目的
让自己从依赖型人格
(学完第一部分)变成独立型人格
(学完第二部分)变成互赖型人格
第一部分,个人的胜利
积极主动
明白消极的模式
决定论
基因决定论
心理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各种理由推卸责任,把错误归咎于其他外因
思考自己的选择,并给予回应,才开启了积极主动模式
自我意识
遇到困难时,要意识到自己不止有一种解决办法
想象力
超越眼前的现实,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良知
明辨是非,坚持自己的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是否正确
独立意志
不受外力影响,或不因外力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把积极主动集中在哪些事物
概念
关注圈
有些可以自己掌控
有些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
影响圈
仅指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
积极主动的人
专注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试着让自己更加优秀
在任何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出自己的选择
被动消极的人
关注他人的缺点和与自身并不相关的环境、社会等问题,逃避现实
以终为始
想象
自己的追悼会
看看自己想让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
自己想要有哪些贡献,成就被人称颂
概念
强调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认清方向
了解我们目前处境
明白我们所做的事
不至于白费功夫,走弯路
两次创造
第一次
脑中构思
第二次
实际行动
自我领导
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构筑价值观
设立原则
建立个人宪法
要事第一
事情分级
第一级
亲人
家庭
自身的健康
第二级
事业
朋友
社会关系
第三级
业余爱好
其他琐事
时间管理
理论迭代
第一代
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调配时间与精力
没有“优先”的概念
享受完成备忘录事情的成就感
完成的事情,可能是不重要的
第二代
强调行事历和日程表
反映时间管理对未来的重要性
依旧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
讲求优先顺序的理论
根据轻重缓急设立短、中、长期目标,在制定计划
第四代
否定时间管理,提出个人管理
将注意力多放在二类问题上,明确目标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决定
目标是有效的管理生活
如何有效管理生活
和谐一致
我们的理想、使命、工作重点、计划以及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条件之间,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平衡功能
管理的方法应该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平衡发展,提醒我们时刻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围绕中心
围绕1周的时间,制定计划,每天有不同的优先目标
根据重要性来安排日程表
以人为本
更注重人而不是事
注重人际关系的得失,有时候牺牲效率,迁就他人
灵活变通
管理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
根据自己的风格和需要适当调整
便于携带
运用合适的app和软件,便于利用各种时间强化个人管理
学会授权
把责任分配给其他人,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
授权的类型
指令型授权
直接明确他人去做某项事
这种指令型经常会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需多考虑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
给予他人自由
允许自由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最终为结果负责
这样可以让授权和被授权双方尽早达成共识,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型授权需要做的事
明确最终想要的结果
指导方针
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可用资源
有哪些使他们可以使用的资源
人力
财务
技术等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
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
明确奖惩
明确评估可能导致哪些好的或坏的结果
只要当好责任型授权者,才能提高效率,并且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专注于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做好未来规划
第二部分,集体的胜利
个人胜利和集体胜利过度的关键
情感账户
是从独立型人格转为互赖型人格的最重的人际关系因素
什么是情感账户
类似于银行账户
不同的余额标志着不同的会员等级
普通会员
好感度
高级会员
安全感
白金会员
信任
增加余额的
礼貌
诚实
信用
帮助
情感账户的余额多可以使别人对我们更信赖
必要时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甚至犯错后,也可以用这笔储蓄弥补
也会让对方不会轻易误解我们的用意
减少存款的
欺骗
失信
威逼
透支之前,人际关系会拉响警报
会和他人的关系如履薄冰
谨慎小心,察言观色
如果持续透支,可能会面临关系破裂
情感账户的作用
关注情感双方的产能和产出
过多产能和产出都会影响关系的存续
需要找到情感关系的平衡
如何达到产能产出的平衡
建立互赖关系
团队合作
开诚布公
积极互动
高效沟通
情感账户的投资
理解他人
理解是一切感情的基础
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了解并且真心接纳对方
注意小节
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反而累计消耗情感账户最多
疏忽
失言
信守承诺
守信是一笔巨大的储蓄,背信是庞大的支出
一旦信任失去,便很难建立良好的互赖关系
明确期望
几乎所有人际关系障碍都源于对角色和目标的期望不明确
明确由谁完成什么样的事
提出正确的期望
正直诚信
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履行约定
避免背后说人坏话
勇于致歉
自己错误时,要用于道歉并承担责任
里奥.罗斯金(Leo Roskin):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
无条件的爱
可以给予他人安全感和自信心,鼓励他人肯定自我并追求成长
无条件不是软弱,依然要有自己的原则、限度和是非观
双赢思维
什么是双赢思维
指使人不断地在所有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边利益,通过双赢产生结果会让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的最后决定,并最后完成计划。
把生活看成是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
为什么要选双赢思维
人际交往的模式
损人利己
赢/输
舍己为人
输/赢
两败俱伤
输/输
独善其身
赢
好聚好散
无交易
利人利己
赢/赢
长远来讲
不是双赢都不能长久,甚至最终两败俱伤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双赢共识,不如好聚好散、放弃交易,买卖不成仁义在,未来也许还有合作机会
双赢的要领
双赢品德
双赢思维的人要符合三个基本特征
诚信
核心品德
成熟
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的平衡状态
知足
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具备这样品德的人,人际交往中,基本不需要什么技巧
双赢关系
强化情感账户的储蓄,强化彼此间的信任和坦诚相待
双赢协议
确定了良好的关系后,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
绩效协议、合作协议
预期结果
指导方针
可用资源
任务考核
奖惩制度
双赢体系
公司成长和个人成长并重
培训
规划
交流
预算
薪酬
坚持双赢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双赢过程
谈判应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
把人和问题区分,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
创造出双方都获利的方法
但不违背双方认同的原则和标准
四个步骤
从对方角度看问题
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
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提出实现这种结果的可能途径
总结
双赢并非是技巧,而是人与人交往的模式
知彼解已
核心是学会倾听
大部分人在与他人沟通时,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对方
只是为了做出回应而聆听对方说了什么
他们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信息,用自己的经理理解别人的生活
他们会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
会说“你应该/你最好XXX去做”
倾听的5个层次
充耳不闻
装模作样
选择接受
聚精会神
移情聆听
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要求倾听者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非暴力沟通
倾听对方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和需要
提出感受、需要和改善方法
好的倾听需满足
准确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
向对方转达关注和理解,让对方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
到达目标的办法
复述
e.g.婆婆不来家里住
不好的沟通
妻子:我感到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家里住了。
丈夫:我妈怎么了,你这么不欢迎他?
好的沟通
妻子:我感到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家里住了。
丈夫:你是说你不喜欢他来咱们家?
妻子:当然不是,只是下周我有xx事情,怕到时候没做好,容易有矛盾。
不要急于下定论,需要理解对方真实的意图
知觉检验:向对方求证
当我们说出一句话,对方不知所措时
可以说:你好像对我说的话感到很不安,对吗?
可以更准确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避免矛盾产生
当任何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善解人意的好听众
而不是句句劝慰和建议
你也必须真心真意为对方着想
避免自传式回应
4种自传式回应
价值判断
评判对方做的或者说的对不对,做出自己的判断
追根究底
一直问对方发生了什么,怎么回事
好为人师
经常对他人说,你应该做xx,你最好做xx
自以为是
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衡量别人的行为和动机
统合综效
和他人的合作过程中,要不断创新,不怕失败,不断尝试错误
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也贡献自己的见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尊重差异
遇到意见不一致
不要着急反驳
可以听听不同的意见,拓展思路
与人合作就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和智能
从别人眼中看不同的世界
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会觉得自己最客观,别人的见解都会有所偏颇
真正有内涵的人,反而会更谦逊,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会固步自封
乐意与他人交往中学习他人的优点,丰富知识和见解
沟通的三个层次
互相提防(输/赢或赢/输)
相互尊重(妥协)
统合综效(双赢)
第三部分,不断提升
个人产能
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
你自己
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强化天赋点)
身体层面
万物之本
注意健康饮食
充足的休息
定期的锻炼
提高我们心脏和呼吸系统效能
感到精力充沛
精神层面
指引人生方向
看万卷书
行万里路
智力层面
持续自我教育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磨砺心智
开阔视野
社会/情感层面
与人交往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在环境和社会中保持良知和原则
斯塔尔夫人:良知的声音如此微弱,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淹没;但又如此清晰,不可能被错地解释。
最后
生活是一本书,而你就是它的作者,你决定了它的情节和步调,而且你,只有你,在一页一页的翻着它。--贝丝.蒙德.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