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学之理气药
中药学之理气药知识总结,介绍了橘皮/陈皮、枳壳、大腹皮、薤白、木香(菊科)、娑罗子、青木香等的效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八、理气药
橘皮/陈皮
k(肺、脾经):专理脾胃气滞 理气宽中健脾、燥湿化痰、除胀下气止呕)、行气通痹止痛 【主要作用在中上焦(脾、肺)】 【药性缓和】
2破气 (消积除痞)
青皮
K(肝、胆、胃) K: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散结止痛 【主要作用在中下焦(肝、胆)】 【药性烈】
枳实
K(脾、胃、大肠?) K:破气消胀止痛、化痰消结散痞 (K:热结便秘、脏器下垂)
枳壳
(脾、胃)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药性缓和】
2贵香(后下)
檀香
K(脾、胃、心、肺) K:行气温中、开胃止痛、利膈开胸
沉香
K(脾、胃、肾) K:行气散寒止痛、温中降逆止呕、温肾纳气平喘(肾虚) 【寒凝气滞】 K:用法用量:1-5g
5肾
5肾经: 乌药、沉香 荔枝核、刀豆 九香虫
乌药
K(肺、脾、肾、膀胱)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K:【寒凝气滞疼痛】 K(宣畅三焦气机:上走肺、中走脾、下达肾与膀胱)
刀豆
(胃、肾) K:温中和胃、下气止呃、温肾助阳 肾虚腰痛
九香虫
(肝、脾、肾)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起痿
4大肠
4大肠: 枳实、木香 薤白、大腹皮
大腹皮
(脾、胃、大肠、小肠) K:行气导滞、宽中利气、行水消肿(开宣肺气)
薤白
K(肺、胃、大肠)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消胀止痛、止泻痢 K:【治胸痹治要药】 K:(多用于寒痰阻滞、心阳不振所致胸痹证)
木香(菊科)
K(脾、胃、大肠、三焦、胆)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疏利肝胆、醒脾开胃 【多种气滞疼痛】 【治湿热痢疾、里急后重之要药】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9肝
9肝经: 青皮、香附 川楝子、荔枝核 佛手、香橼 玫瑰花、梅花 娑罗子
香附
K(肝、脾、三焦)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K: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药性平)
川楝子
药性:苦、寒;有小毒 K(肝、小肠、膀胱) K:行气止痛、疏泄肝火、杀虫疗癣 【治肝郁气滞疼痛之良药】 K:【尤善治肝郁化火诸痛症】
2膀胱经: 乌药、川楝子
荔枝核
(肝、肾)盐水炙入肾 K:疏肝理气、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K:药物来源:无患子科植物
2花
玫瑰花
(肝、脾) K: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醒脾和胃、活血散瘀(和血) K:药物来源:蔷薇科植物
梅花
(肝、胃、肺) K: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化痰散结 K:药物来源:蔷薇科植物
娑罗子
(肝、胃)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6肺
6肺经: 陈皮、檀香 佛手、香橼 梅花、薤白
2佛橼
佛手
K(肝、脾、胃、肺) K:疏肝解郁止痛、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具有陈皮、青皮的功效】 (疏肝理气止痛功效略胜)
香橼
K(肝、脾、肺) K:疏肝解郁止痛、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燥湿化痰功效略胜)
柿蒂
(胃) 降气止呃 K:药性:苦、平 善降胃气而为止呃逆之要药(降胃气)
甘松
(脾、胃) K: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外用:祛湿消肿
青木香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古今不是一个药:古指木香,现指马兜铃科植物】 K:药性:辛、苦、寒 K:使用注意: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