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毒感染与免疫研究进展
病毒感染,包含病毒的基本性状:大小与形态、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传播;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的类型;抗病毒免疫等。
细菌感染与耐药研究思维导图,讲述了感染的发生、抗微生物的耐药性、耐药机制、合理应用原则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病毒感染与免疫研究进展
病毒的传播
水平传播
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传播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血液,皮肤等
垂直传播
由母亲经胎盘或产道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胎盘,产道,哺乳,生殖细胞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效应,多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感染
稳定感染状态,多见于包膜病毒感染
细胞融合
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
包涵体形成
细胞凋亡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体液免疫损伤
二,三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损伤
四型超敏反应
炎性细胞因子
免疫抑制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病毒通过逃避免疫监视,防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等方式来逃脱免疫应答
是病毒毒力的重要因素
病毒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
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但不引起临床症状
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
短,急
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
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外界气候变化,人生理周期改变等病毒被激活又开始复制,使疾病复发
孢疹病毒
慢发病毒感染
感染后潜伏期可长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出现症状,成不可逆发展进行性加重,患者死亡
病毒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未完全清除,血液或组织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
少见:HIV,狂犬病病毒等
抗病毒免疫
固有免疫
干扰素
是机体获得性的非特异性免疫成分
种类及性质
Ⅰ型干扰素
IFN-a
抗病毒强,免疫调节弱,产生细胞为人白细胞
IFN-B
抗病毒强,免疫调节弱,产生细胞为人成纤维细胞
Ⅱ型干扰素
IFN-y
抗病毒弱,免疫调节强,产生细胞为t细胞,NK细胞
抗病毒活性
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病毒的基本性状
大小与形态
病毒
是一种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只有一种类型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体
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是细胞外的病毒形式
大小
纳米或者毫微米
形态
球形,杆状,丝状,砖块状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结构
基本结构
核心
RNA或者DNA,少量非结构蛋白
衣壳
蛋白质
一定数量壳粒对称排列
螺旋对称型,复合对称型。20面对称型
功能
保护病毒核酸
参与感染过程
具有抗原性
辅助结构
包膜
双层膜,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
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与病毒入侵有关
包膜子粒或刺突
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