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核酸
整理了生物核酸(DNA、RNA)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结构、作用、组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核真核生物基因及基因组思维导图,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生物基因组、真核生物基因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比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核酸
RNA
组成:核糖+碱基(A U C G)+磷酸
分类
编码RNA
mRNA
非编码RNA
组成性非编码RNA
tRNA--rRNA
调控性非编码RNA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
种类多、丰度最小、大小各不相同
由hnRNA(核不均一RNA)在细胞核内经转录后修饰、剪接(剪掉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形成
5’-帽结构
起始密码子:AUG
真核生物mRNA的5‘端;原核生物没有
反式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腺苷的起始结构
与帽结合蛋白形成复合体,起到协同转运的作用
多聚腺苷酸尾(poly(A))
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真核生物和有些原核生物mRNA中存在
在转录完成以后加入,由多聚腺苷酸酶聚合酶催化
与帽结构共同负责转运、维持稳定性、翻译起始的调控
mR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之间的编码区(可读框)
作用:转录DNA上的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tRNA
由74-95个核苷酸组成,四五十种,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
有的氨基酸只有一种tRNA,而有的有几种
含有多种稀有碱基
双氢尿嘧啶、假尿嘧啶核苷、甲基化的嘌呤
二级结构:三叶草
茎环结构或发卡结构
氨基酸臂上3’端(CCA)有氨基酸连接位点-OH
反密码子环上有反密码子
识别mRNA的密码子
空间结构
倒L形
rRNA
rRNA与核糖蛋白构成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含量最多,有确定的种类和保守的核苷酸序列
核糖体组成
原核生物
大亚基50S
23S+5S
小亚基30S
16S
真核生物
大亚基60S
28S+5.8S+5S
小亚基40S
18S
子主题
催化小RNA---核酶ribozyme
作用:催化特定RNA降解;帮助RNA剪接修饰
核仁小RNA(snoRNA)
作用:参与rRNA的加工
核小RNA(snRNA)
作用:参与真核细胞mRNA的成熟过程
胞质小RNA(scRNA)
DNA
组成:脱氧核糖+碱基(A T C G)+磷酸
连接:3.5磷酸二脂键
结构
一级结构:核苷酸排列顺序(主要为碱基)5--3
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1.反向平行右手双螺旋
2.直径=2.37nm;每圈=10.56bp;螺距:3.54nm
3.亲水骨架(脱氧核糖、磷酸)位于外侧;疏水碱基互补配对位于内侧
4.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核糖平面与纵轴平行
5.维持力量---氢键、疏水碱基堆积力
6.表面存在大沟和小沟
7.多样性
B-DNA(右手螺旋)
A-DNA(右手螺旋在湿度降低时)
Z-DNA(左手螺旋)
8.多链结构
三链结构---酸性条件下,Hoogsteen氢键
G-四链结构---端粒DNA
9.chargaff规则
不同生物个体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对于一个特定组织的DNA,其碱基不随年龄环境等变化
A=T;C=G
高级结构:超螺旋结构
真核生物: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组成染色质
核小体=DNA(200bp)+组蛋白(H2A/H2B/H3/H4)x2---另有H1稳定核小体结构
在拓扑异构酶参与下形成
自然条件下DNA双链主要以负超螺旋形式存在
核酸的理化性质
强烈的紫外吸收
中性条件下260nm;判断核酸含量
较强的酸性
溶液的粘滞度极大;DNA>RNA
DNA大分子在机械力作用下易断裂
DNA的变性
双链解离为两条单链的过程
破坏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增色效应:打开的DNA暴露出更多的碱基
DNA解链曲线(A260)加热解离迅速
解链温度Tm:
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50%的DNA被解离成单链)
值与DNA的长度及碱基的GC含量相关,成正比
DNA的复性
变性条件去除后
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后可以复性
迅速冷却至4℃时,可保持解链后的状态
杂化双连
不同种的DNA单链混合可形成杂化双链
这种现象为核酸分子杂交---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