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力
本人通过日常经验和多方资料总结,精心制作了该导图,内容详细讲解了学习力的五个方面,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目的、终生学习以及行动力五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在提升自我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编辑于2021-12-06 14:39:11学习力
学习能力
学习效率
生理管理
生理节律
休息
工作1—2小时休息10—20min
一点之前午睡15—20min
时间管理
提升“有效性学习时间”
一心二用
不可用于专注度高的工作中
可用于机械运动的同时
"输入"+“输出”的学习模式
主动思考+运用
碎片化与整体时间
整体时间整体利用(FLOAT)
学习性质和时间分配相应
碎片化时间做不需要太多脑力的事
碎片化时间工作和学习时留白
对抗拖延症
习惯的养成
在同样时间,做同样的事,接受相似的环境
设定短期、阶段性目标
万事开头难
目标—让越多人知道越好
“舍”与“得”
自我反思: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什么都可以学,什么也都想学,但是时间总是不够用。我们如何决定到底应该学什么?
学习热情:两种极端化的学习模式
什么都不感兴趣
样样都想学,样样都学不精
究竟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
清晰的人生目标
事业规划、人生规划是什么?
明白的自我定位
擅长做什么、什么有着较高的热情?
集中的时间规划
与其样样都会,不如精通一二
宏观的世界视野
10年、30年后社会最匮乏的是什么?
批判思考
同等的教育质量下,美国学生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多种族,多文化的融合
不同声音,不同逻辑体系和信仰
倡导挑战性、创新型思维模式
权威就一定正确吗?
包容性
critical thinking
不等于criticize
面对各式信息的主动思考
面对相同观念的主动反思
面对不同观念的同理心
如何面对信息
什么是权威?
发布者?
发布目的?
是否公正?
数据来源是否科学?
如何面对相同观念?
选择性偏差
大脑自动过滤那些和自己有相似观念的人
互联网让消息更广泛还是更狭隘?
“智能推荐”让我们更愚蠢
如何面对不同观念?
世界上极少有绝对的对错
同理心
换位思考的能力:他人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家庭文化分氛围得出了一个这样特定的结论
听故事,而非看结果
如何避免“bubble”
踏出书舒适圈
主动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不同社会背景的思考需求
学习动力
积极心理学
开放新学习心态
如何直面自己?
永远不要给自己下定义
永远不要轻信局限自我的评论
如何面对生活挑战?
思考模式转换:学习机遇还是人生困境?
自我归因还是环境归因?
热爱所有的挑战与失败
如何直面批评意见?
你接受负面评论的能力有多强
负面评论—它们的价值比正面评论更大
什么听?什么不听?
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僵固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
幸福感
什么是心流?如何找到学习的乐趣与幸福感?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效的激励方式
你为什么要学习?你的激情、热情在哪里?
有效的激励机制
自我激励
和激情相关联
享受事情过程大于结果
无需外接奖励作为刺激
纯天然的满足感
外界激励
优点:1、简单快捷 2、条件反射
外界奖励有什么问题?
有可能让我们失去对事物本身的热情
需要持续的外界刺激,奖励消失,行为难以继续保持
以物质、精神鼓励等形式对一件事情进行肯定
外界奖励被普遍运用在现在的学习,教学中
最好的激励方式
自我激励+外界激励
这样人生不仅有幸福感并且学习动力和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学习开始事思考学习的意义
保持自我激励和外界鼓励的平衡,关注更多的自我激励
将外界鼓励用在极其不乐意做或不得不做的事上面
学习毅力
有效的激励模式
自我激励
外界激励
将学习生活化
多看、多听、多想
如何倾听?
层次一:这个人讲的对不对
层次二:即使这个人和我意见不统一,有什么可取之处?
层次三:这个人的谈吐、逻辑方式、用词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层次四:如何“内化”他人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思考方式,并在未来为我所用?
如何提升观察力?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而家长是磨灭好奇心最大的敌人
看什么?
“就是这样”是观察力最大的敌人
注意力的局限性
怎么看?如何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对万事万物永葆好奇
如何提问?
问很多问题很容易,自主解决能力很难
问问题之前,是否有能力自主思考,自主解决?
向谁提问?
怎么问?
行动力
如何将自己的思考体悟、只是重点内化并运用到生活中,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难。
法则一:“渡人不易,渡己更难”
听到有用的东西,马上去行动
“这东西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
法则二:“将目光放长远”
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或许不能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耐心,耐心,还是耐心
法则三:“只有行动才意味着改变,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我有没有把今天的所思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法则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自渔”
如何成为一个高能力的学习者?
终生学习
为什么不愿再学习?
功利性的学习模式:高考后的狂欢
局限型的环境:工作、生活、家庭......
“资历”越深,越不需要学习?
资历不会因年龄增长而增加,经验本身无价值
“学会”一件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1000小时法则?
20小时法则
解析技能
掌握足够多的知识,自我矫正
清除学习中的障碍
至少练习20小时
四大法则
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永远不要自我局限
欧美学习文化差异
你敢承担多大的风险?
互助式的学习模式
知识内化
满足感的提升
浸润式的学习环境
你的公司学校有学习氛围吗?
你的父母配偶热爱学习吗?
优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给人带来高幸福感与满足感
缺点:仅仅适用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对于其他工作较难实施
难点: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
学习成本
我们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有什么顾虑和思考?
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同等时间、金钱投入可以做的其他的事情
沉没成本
为什么十赌九输
坚持是一门艺术,及时止损更是一门艺术
带着笑容去同意或反驳他人的观念,但绝不要质疑他这个人本身
不要以批判性的态度面对事物,要以批判型的思维模式面对事物
批判性思维与学习力
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
了解和很好地掌握信息的来源
什么是我们有所忽视的?
理解所在的透明的圈子中缺失的是什么,我们就会有更大的学习的维度和空间
什么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
以一个非常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能够主动地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而非直接反驳他们的观点。
关系
结课
结课作业
收获最大的内容是什么?
觉得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是什么?
你打算如何自我提升?是否有详尽的计划安排?
结课建言
珍惜“看不见的”学习伙伴,珍惜学习型社群的良好氛围
如果觉得还算有道理,在人生不同阶段可以反复品味,或许有不一样的思考
所说的不一定都对,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有选择性地吸收,有包容性地思考
思考到底为什么在努力,你的心里到底装的下谁,是为了自己在努力吗?还是为了家庭在努力,或是为了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人愿意去装得下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城市,我们的省份,我们全国那些在受苦受难的孩子,甚至是我们全世界的危机。当我们自己到达了一个舒适区,工作、生活都不错,为什么要努力,首先要探索的是,我们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