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导论-iOS1
这是一张描绘了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虞永平第一章的思维导图,包括了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研究了学前教育这一概念。
编辑于2021-12-09 10:06:44学前教育学导论
学前教育的概念
出生到六岁儿童的教育,包括2岁前的婴儿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两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有目的地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活动,从幼儿生活空间的角度可以将学前教育区分为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
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在学前教育专门机构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活动,如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种类 和特点
(1)学前家庭教育
1.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 2.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 3.生活性 4.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2)学前社区教育
1.接纳对象的社会性 2.具有娱乐性 3.教育活动的群体性
(3)学前机构教育
1.受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地发展。 3.有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 4.有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
学前教育重要性:它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以及认知发展 具有重要价值,对教育事业发展和家庭也有积极的意义。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专门研究从出生至六岁儿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
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2.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3.学前儿童与教师 4.学前教育的目标 5.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6.学前课程 7.学前教育活动 8.学前儿童游戏 9.学前教育环境 10.学前教育衔接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
(1)总结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及发展趋势。 (2)通过学前教育学研究,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提高学前教育科学水平。 (3)通过学前教育学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1)逐步摆脱苏联“学前教育”理论的束缚,建构起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 (2)吸收和借鉴西方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 (3)注重学前教育理论的现实“发生”。 (4)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学前教育的特点
1.基础性
1. 教育体制的角度
2. 人的发展角度
2.福利性
3.保教并重
西方学前教育学
杜威
教育即生长
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本能的生长 →习惯、冲动、智慧等先天生理机能。
提出“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为外在压力。
教育即生活
应该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教育是一个过程,通过活动去体验一切和获得直接经验。
主张“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教育三中心
传统:教师、课堂、教材
现代:儿童、活动、经验
代表作
《儿童与课程》《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蒙台梭利
1907年 罗马 “儿童之家” 招收3-7岁的贫苦儿童
教育的目的
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发展生命,激发潜能,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原因
使儿童获得自由,解放天性。
强调 感官训练和肌肉训练
代表作
《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童年的秘密》
精神分析学派
1.强调早期经验。 2.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3.以儿童发展为前提 开展道德教育,避免教条灌输。 4.强调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培养创造力。
弗洛伊德
本我、自我、超我
(强调生物本能决定论)“超我”是社会标准、道德标准、价值判断。若权威过大,会造成焦虑和不安,使人丧失活力和朝气。
埃里克森
(反对生物本能决定论)
班杜拉
1.强调个人和环境的影响。 2.儿童是通过直接体验和观察产生学习。 3.强调教师和成人的素质。 (言行一致)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1.强调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的重要性。 2.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力。 3.注重儿童兴趣和需要,重视游戏的作用。
第一目的 培养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发明才干的人 第二目的 培养批判、求证的能力
代表作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儿童的道德批判》
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 最近发展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 (人的高级机能: 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通过教学,日常生活、游戏、劳动等来实现。)
西方学前教育学新进展
发展适宜性教育
全美幼儿教育学会 1987年 《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
主要内容: 1.年龄发展适宜性。 2.个体发展适宜性。 3.文化适宜性。
瑞吉欧
马拉古兹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1.社会支持和父母支持。 2.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合作。 3.弹性课程与研究式教学。 4.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5.合作学习与反思实践。 6.开放的教学环境。
多元智能理论 和 多彩光谱方案
八种智能
语言、数理逻辑、空间、 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认识
多彩光谱方案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课程和评估方案之一。
多彩光谱方案 更为人道、宽泛的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