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基础思维导图,包括神经管的形成、神经上皮的分化、神经嵴的形成与分化、脊髓的发生等内容。
编辑于2021-12-12 18:47:10神经系统N
组成
神经元(神经细胞)
分类(按突起数目)
假单极
双极
多级
分类(按功能、传导方向)
感觉(传入)
联络(中间)99%
运动(传出)
构造
胞体
突起
树突(接受传入信息)
轴突(主要传导装置)
神经胶质(胶质细胞)
不传导神经冲动
区分
中枢N系统
脑
组成
皮质
髓质
分为
端脑
有左右大脑半球
结构
皮质
功能定位 (运动在前,感觉在后)
第1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特点
左右交叉
上下颠倒
损伤后:对侧肢体瘫痪
第1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
左右交叉
上下颠倒
损伤后:对侧肢体感觉丧失
视觉区
距状沟两侧皮质
损伤后:双眼对侧视野偏盲
左区损,物体右边盲 右区损,物体左边盲
视交叉
颞侧不交叉
鼻侧纤维交叉
听觉区
颞横回
损伤后
听力减退
一侧听觉区受损
不全聋
嗅觉区
味觉区
语言中枢<br>(左撇子优势半球为右半球)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broca区)
额下回后部
受损:不能说连续的字句(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
额中回后部
受损:不能写正确的文字(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
颞上回后部
受损:听不懂话语(感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
角回
受损:丧失阅读能力(失读症)
概要
wernicke区
髓质(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界限不分明)
连合纤维
胼胝体
穹隆连合
连接海马
联络纤维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扣带
投射纤维
内囊
位于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之间
><
由上、下行传导束组成
分为
前肢
后肢
膝
损伤:三偏症
偏瘫:对侧上、下肢
偏麻: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偏盲: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基底核(在髓质内)
尾状核(头、体、尾
豆状核
壳
苍白球
分类
子主题
纹状体
尾状核、豆
新纹状体
尾状核、壳
旧纹状体
苍
杏仁核
屏状核
侧脑室(C形,在胼胝体下方,因为中央管敞开,第三脑室)
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下脚
外观
大脑纵裂
分左右半球
大脑横裂
分大脑、小脑
胼胝体
连接左右半球
脑回
脑沟
分叶
中央沟
平行前为中央前沟
和中央沟夹为中央前回
平行后为中央后沟
垂直为顶内沟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外侧沟末端)
角回
和中央沟夹为中央后回
垂直为额上沟、额下沟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外侧沟
平行近为颞上沟
平行远为颞下沟
分为
颞上回
与外侧沟底有几条颞横回
中
下
顶枕沟
垂直为距状沟
上为楔叶
下为舌回
分为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在外侧沟的深面
间脑
背侧丘脑(丘脑)
之间为第三脑室
内髓板把其分三
前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背层
背外侧核
后外侧核
丘脑枕
腹层
腹前核
腹中间核(腹外侧核)
腹后核
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
脊髓丘系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孤束核(的味觉纤维)
上丘脑
松果体
缰三角
丘脑髓纹
下丘脑
视交叉
终板
灰结节
漏斗
垂体
乳头体
后丘脑
外侧膝状体
接受视觉纤维
内侧膝状体
接受听觉纤维
底丘脑
中脑
大脑脚
(分界)大脑脚
脑桥
滑车神经(脑干背面出)
(分界)延髓脑桥沟
展神经
面神经
延髓
锥体交叉(皮质髓束交叉)
薄束结节
(深面)薄束核
楔束结节
(深面)楔束核
有生命中枢
脑干
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躯体运动柱
中脑
动眼
滑车
脑桥
展
延髓
舌下
舌肌、眼球外肌
一般内脏运动(都为副交感低级中枢)
头、颈、胸、腹的平滑肌、心肌、腺体
特殊内脏运动
脑桥
三叉
面
延髓
疑核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副神经
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
一般躯体感觉
皮肤、口、鼻
特殊躯体感觉
听觉、平衡觉
特殊内脏感觉
孤束核
味觉
非脑神经核
延髓
薄束核、楔束核
交叉形成内侧丘系
下橄榄核
中脑
红核
黑质
Parkinson病
长距离纤维束(传导束)
长上行
内侧丘系
脊髓丘系
三叉丘系
长下行
锥体束
部分)皮质脊髓束
部分)皮质核束
小脑
外形
上平坦
中狭窄
小脑蚓
小脑扁桃体
颅内压增高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压迫延髓
两侧膨大
小脑半球
下中部凹陷
分叶
原裂(沟1)
前
前叶
小脑蚓
小脑半球
后
后叶
后外侧裂(沟2)
绒球小结叶
功能分区
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
旧小脑(脊髓小脑)
小脑蚓
小脑半球中间部
新小脑(大脑小脑)
小脑半球外侧部
小脑核
齿状核(最大)
栓状核
球状核
顶核
脊髓
组成
灰质(H形)
白质
上行纤维束 (感觉传导束)
薄束、楔束
深部感受器、精良触觉
脊髓丘脑束
肢体痛觉、温度觉、粗略触觉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在白质前交叉联合越边到对侧
侧束(越边到对侧)
前束(在延髓前不交叉)
角
索
外形
周围N系统
脑N(12对)
7种纤维成分
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
一般内脏
特殊内脏
运动
一般运动
一般内脏(副交感成分)
特殊内脏
脊 (31对) 胸12 腰5 骶5 尾1
纤维成分(4)
感觉神经纤维
躯体感觉
内脏感觉
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成分)
躯体运动
内脏运动
分支(4)
脊膜支
交通支
白:脊神经→交感干
灰:交感干→脊神经
后支(细)
肌支
项、背、腰骶
皮支
枕、项、背、腰、臀
前支(粗)
躯干前外侧、四肢肌、皮肤
胸神经保留明显的节段性
颈丛
c1-c4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
分支(浅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是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c2枕小神经
c2-c3耳大、颈横神经
c4锁骨上神经
c3-c5膈神经(最重要、混合性)
一侧损伤:同侧半的膈肌瘫痪
两侧损伤:整个膈瘫痪
刺激:呃逆(打嗝)
臂丛
c5-c8、T1
位于。。。
分支
锁骨上部分支
胸长神经c5-c7(支配前锯肌)
损伤:翼状肩
下部
腋神经c5-c6(肌支分布于三角肌、小圆肌)
损伤:三角肌瘫痪(方形肩)(肱骨外科颈骨折易发生)
肌皮神经c5-c7
正中神经c6-T1
损伤:猿手(肱骨下端)
尺神经c8-T1
损伤:爪形手(肱骨内上踝)
桡神经c5-T1
损伤:垂腕(肱骨干骨折易发生)
胸神经前支
T2、T4、T6、T8、T10、T12
分布具有节段性
腰丛
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面
股神经(其最大分支)
支配大腿肌前群
损伤:钱群瘫痪、抬腿困难、不能伸膝、膝跳反射消失
骶丛
L4-L5,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
全身最大神经丛
坐骨神经 (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腘窝 支配大腿肌后群
胫神经→小腿肌后群(包括小腿三头肌)、足底肌
(股骨踝上骨折)钩状足
腓总神经→小腿肌外侧、前群
(腓骨颈骨折)马蹄内翻足,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足背
腓浅神经→外侧群
足内翻
腓深神经→前群
足下垂
按部位分布
躯体神经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交感
副交感
内脏神经系统
运动
交感N
交感神经节
椎旁节(交感干神经节)
椎前节
借交通支与脊髓相连
白:节前纤维
T1-L3
灰:节后纤维
31对脊神经
交感干
椎前节
节间支
副交感N
由以下发出
动眼神经副核
上、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副交感核
感觉
术语
中枢
位于胞体树突
聚集成神经核
脑
皮质
脊髓
灰质
位于神经纤维
聚集成纤维束
脑
髓质
脊髓
白质
周围
位于胞体树突
聚集成神经节
位于神经纤维
聚集成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