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主题与结尾
第一节主体的任务:消息导语后的部分称为主体(主干)、主体写作大原则:紧扣导语不能转向;第二节 主体的结构方式。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 ———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论文梳理,概念回溯与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与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八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的思维导图。从导语的定义与任务、导图写作的基本要求、导语的大致类型这三节的内容作了阐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乌合之众》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第九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主题与结尾
第一节 主体的任务
消息导语后的部分称为主体(主干)
主体写作大原则:紧扣导语 不能转向
任务
一、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一)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
先在导语中提示何事或者要点,然后在主体中依次“何人”“何时”“何地”
(二)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
将“何事”展开 介绍来龙去脉
二、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
除了导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外,增补新内容,扩充信息量,扩大读者视野,提高新闻报道的高度
(一)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
(二)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一些暗示性的情况
为了说明记者对新闻事实某种新的认识,提醒读者注意新动向
三、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一篇合格的新闻作品,应该能够解释疑惑,清楚的回答读者(方向与重点)
四、添加“佐料”,令读者兴趣不减
(一)运用“色彩”
补充台前幕后鲜为人知、富有故事性和人情味的事实和细节
(二)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报道某篇文章或者某某部剧或电影之类的内容,而读者会想要知道这些作品或者其他什么的内容会是什么
第二节 主体的结构方式
不同体裁 不同结构
提供信息为主 板块式拼接
故事性消息 照顾事实的连续性
总原则 主题部分的结构尽量做得单纯 简明 各个部分有相对独立性以便突出要点 独立出来
一、倒金字塔结构
在主体中按照事实材料的重要性展开
依照新闻价值为标准(依据读者的兴趣分级降序)
好处在于 便于读者把握重点 也有利于编辑安排版面
二、纵向结构
主体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
好处 可以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记者也可以借“过程”说话,表达某种观点与意见
三、横向结构
特点 不受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所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组织起来 反映“面”的变化
综合性新闻 会议新闻 经验性新闻 反映成就、问题、未来计划的新闻
为读者提供一个“沙盘模型”式的全景图
并非机械的并列而是各部分间有一个轻重之分 递进关系
四、点面结构
个别、典型-一般、总体 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好处 为读者提供广大的认识空间,使消息更有说服力,而且更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
许多消息并非某种单一的结构,而是各种结构交叉使用,消息主题也应该从新闻事实本身出发,量体裁衣
第三节 消息结尾
一、消息结尾的特点
以事实结尾:到哪就到哪 由于消息体裁的功能、体裁等原因 但依旧重要
二、几种巧妙的结尾方式
(一)材料典型,意味隽永
(二)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三)稍加议论,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