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基因的分离获取——分 1. 化学合成法 要求: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产 物的氨基酸序列 。 2. 从基因组DNA文库和cDNA文库中获取目 的DNA 3. PCR法
(二)载体的选择与准备——选 目的不同,操作基因的性质不同,载 体的选择和改建方法也不同。 Ø 目的: ① 获得某一目的基因或DNA片段 ② 获得目的DNA片段所编码的蛋白质
(三)目的DNA与载体连接——接 1. 黏端连接 方式:(1)单一相同黏端连接 (2)不同黏端连接 (3)通过其他措施产生黏端进行连接2. 平端连接 适用于:•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产生的平端 •粘端补齐或切平形成的平端3. 粘-平末端连接 n 黏-平末端连接是指目的DNA和载体之间通过 一端为黏端、另一端为平端的方式进行连接。 n 属于定向克隆
(四)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转 Ø受体菌条件: 安全宿主菌 限制酶和重组酶缺陷 处于感受态(competent) Ø导入方式: 转化 (transformation) 转染 (transfection) 感染 (infection)
(五)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筛 1. 借助载体上的遗传标志进行筛选 (1) 利用抗生素抗性标志筛选 (2) 利用基因的插入失活/插入表达 特性筛选 (3) 利用标志补救筛选 (4) 利用噬菌体的包装特性进行筛选2. 序列特异性筛选 (1) RE酶切法 (2) PCR法 (3) 核酸杂交法 (4) DNA测序法:最准确 3. 亲和筛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