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章资产减值
七章资产减值: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适用范围:非流动资产(通常)、减值迹象的判断与测试;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
会计师第八章负债知识总结,主要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七章资产减值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适用范围:非流动资产(通常)
eg:①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②商誉
③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减值迹象的判断与测试
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存在→进行减值测试
特殊:至少每年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的情况
①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
②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③尚未达到预定用途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资产可收回金额判断
①原则:重要性原则
可以不用估计情况
①以前报告期间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事项
②以前报告期间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对资产减值准则中所列示的一种或多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出现的减值迹象对本企业没有影响),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这些减值迹象。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
①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
定义:被出售或被处置时的可以收回的金额
处置费用:直接 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经营活动) eg: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及搬运费,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发生的直接费用。 但是:不包含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公允价:
销售协议价(有协议)
资产的市场价(无协议但有市场)
自愿提供的交易价
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基本原则:包含持续使用过程中的现金流和最终处置时的现金流
考虑因素:
未来现金流量
基础:考虑在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通常最长5年,如有证据证明可例外)可随时调节预计和实际的差额
内容
①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②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现金流入所必需的现金流出
③处置资产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考虑因素
①以资产的前状况为基础产生的现金流量
注:不包括将来可能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与资产改良有关的未来现金流入
②不应当包括筹资获得,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
③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与折现率相一致
内部转移价格应该调整
资产的使用寿命
折现率
折现率的预计
①应反应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如果是税后,应当调整为税前) 必要报酬率
②确定:市场利率为基础(通常),不能确定时 用替代利率
替代利率:根据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其他相关市场借款利率调整后确定
③通常使用单一折现率
公式:
外币现金流量及折现
原则:先折现后折算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VS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熟高原则)
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原则: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资产发生减值
账面价值=资产成本-累计折旧(摊销)-累计减值准备
特别提示:
①资产减值确认后,折旧或摊销费用应在未来期间做新的调整(新的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摊销或折旧)
②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
第四节资产组的确认及减值处理
资产组定义
考虑的因素:①能否产生独立的现金流②考虑管理层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
原则:确认后不得随意变更(≠不能变更)例外:企业重组,变更资产用途等原因,可以变更,且企业管理层可证明该变更的合理性,并在附注中做相应的注明。
资产组减值测试
原则: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
应当包括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组可以合理和一致的分摊至资产组的账面价值
不应包括已经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认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除外eg:弃置费用
会计处理
减值抵消顺序
商誉
资产组中各项资产按比例分摊减值金额
重点提示,抵减减值后,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最高
①资产公允价值-处置费用
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③零
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特征:
①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eg: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
②难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能否按照合理一致的基础分摊
可以
①总部资产分摊至各资产组→总部资产分摊至资产组价值+资产组账面价VS可回收金额→减值测试(若减值)→总部资产分摊减值金额汇总即为总部资产减值总额
不可以
首先 :不考虑总部资产,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其次: 认定最小资产组合(资产组包含资产组账面价值+可以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其上)
最后:所确认的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含已分摊的总部资产账面价)VS可收回金额
五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基本要求
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商誉,至少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
②商誉难以产生独立现金流,应结合与其他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步骤
先对不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设,
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若发生减值①商誉首当其冲②资产组中各项资产按比例分摊减值金额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产生商誉
①确定账面价值
含完全商誉的资产组或组合账面价值=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完全商誉
控股股东商誉=合并成本-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完全商誉=控股股东商誉÷控股比例=控股股东商誉+少数股东商誉
②确认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③确认并分摊减值金额
减值金额=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商誉首当其冲
冲减损失优先冲减完全商誉:母公司应分摊的商誉金额=冲减的完全商誉金额×控股比例
超出完全商誉的减值损失冲减资产组或组合中资产
④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商誉减值准备(合报分录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