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会计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会计的思维导图,管理会计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为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运用的一系列专门方式方法。
编辑于2021-12-26 11:22:47管理会计实战
核算会计基础
会计6要素
资产负债表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要素
收入
成本
费用
会计基本假设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会计记账-复式记账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付钱)
资产
成本
费用
贷方增加,借方减少(收钱)
负债
收入
权益
利润表基本解读
利润指标
毛利率
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主营业务收入
关注销售效率,产品卖的好不好,成本控制怎么样
税前利率
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毛利-三大费用+补贴+投资
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关注运营费用怎么样,有没有浪费
净利率
净利率=税前利润-税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最终赚钱能力
成本和费用的本质区别
成本
直接材料(料)
直接人工(工)
间接成本(费)overhead
比如电费
成本是跟着产品走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业务招待
培训
管理人员工资等
财务费用
工本费
汇兑损益
利息
区别
成本只有产品卖了才上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产品销售无关
需要配合另外两张报表看才有用
现金流量表解读
经营性现金流
影响经营结果(利润表),应税
投资性现金流
资产负债表左半边
筹资性现金流
资产负债表右半边
举例
1、公司100万买车
利润表并无变化,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有变化
2、老师上课,1000元报酬,月底发薪
利润表有1000,资产负债表和现金量表也缺1000
看现金的质量
报表勾稽关系
公司现金状况【现金流量表】的任何变化,总可以反映在财务状况的变化中【资产负债】,或者公司经营结果【利润】
同理,其他两个的变化,也是一样反应在另外两个里
业务会计举例
1、经济业务
缴纳8月车间费用
出现原始凭证
2、会计凭证
贷:银行存款
借:制造费用
3、记账凭证
财务软件中输入凭证,打印保存(账簿)
4、期末结转(进报表)
借方费用类结转去利润表
贷方资产类结转去资产负债表
5、出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思路
一、了解公司产品结构,管理流程和经营模式,以此为基础进行报表解读和分析。
主营产品+核心技术
经营流程
当前问题
客户诉求
二、快速浏览三张表,寻找报表的逻辑关系,是否有错报和舞弊
快速解读报表
公司现金状况(现金流量表)的任何变化,总可以反应在财务状况的变化中(资产负债表),或公司经营结果中(利润表)
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1、利润的去向
当期净利润(利润表)=期末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期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
2、收入的去向
当期收入(利润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现金流量表)+(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
3、成本的去向
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现金流量表)+(期末应付账款-期初应付账款)(资产负债表)
4、现金科目的对应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流量表)=货币资金增加额(资产负债表)+现金等价物增加额(资产负债表)
警惕的科目
1、货币资金类科目
货币资金余额比短期债务小很多
流动性有风险
货币资金很充裕,却借了很多有息甚至高息负债
貌似资金充裕,实际可能存在虚构、冻结、资金早已被大股东占用等
定期存款很多,其他货币资金很多,流动资金却很少
同上
2、应收账款科目
应收增幅过低(低于收入增幅),即周转过快
企业收紧应收政策
企业提前确认收入
应收占比过大,且长账龄应收占比过大
需要核实收入真实性
应收占比过低,且公司参与激烈市场竞争
确认收入是否造假
3、过渡类科目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付款
坏账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
没有原始凭证,比较容易造假
三、常见财务指标分析,结合公司经营现状深入分析
偿债风险:是否资不抵债(静态)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财务杠杆=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资金流动风险:短期内资金流流转(动态)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库存)/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资产周转效率:资产投产效率和运营效率(利润表科目/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
三大营业资本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应付周转率=净采购/平均应付账款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现金周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盈利能力
毛利率
营业利润
净利率
可持续发展能力
杠杆
经营杠杆
收入翻翻,息税前收入翻几番
成本固定
财务杠杆
利息固定
杜邦分析法
子主题
四、对比行业数据或竞品公司数据,横向对比
五、基于分析结果提建议并执行反馈
快速解读报表-四看五观
四看
一看-资产(家底)
1、资产规模
越大越好
企业背景
市场曝光度和投入
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
2、资产占比分布(结合行业看)
二看-收入
资产周转率(看公司利用资产抢占市场的能力)
三看-利润(盈利能力)
销售利润率(抢占的市场能否带来利润)
纵向看
横向看
四看-现金流
1、看三大现金流的占比:经营类、投资类、筹资类
2、利润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判断利润的去向、公司造血能力是否良好
五观
一观-举债能力(静态的偿还债务能力)
资产负债率
放大效应
二观-财务风险
流动性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概要
三观-经营业绩
毛利率
净利润
结合经营模式、产品定位进行分析
四观-利润质量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占比
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较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判断利润的去向、公司造血能力是否良好
五观-经营效率
营运资本的周转问题
应收
应付
存货
经营周期=存货天数+应收天数
现金周期=经营周期-应付天数
报表分析方法
资产负债表
水平分析
主要就是分析每年变动
投资或资产角度
总资产及各类、各项资产规模变动状况
变动幅度较大及对总资产变动影响较大的重点类别和项目
资产变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增产、增收、增利、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VS增资:得出资产利用效率是否提高
减产、减收、减利或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VS增资:同上
筹资或权益角度
发现变动幅度或对权益总额变动影响较大的重点类别和项目
权益总额及各类、各项筹资的变动状况
权益资金变动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
举债
负债比重提高,债务负担加重
资金制约
利息支出增加,财务成果减少
财务杠杆作用加大
是否: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
股权投资
资金制约
有助于企业财务实力提升
留存收益
良性循环
判断企业未来融资途径
垂直分析
每一个明细科目占总科目的变动情况
资产角度
经营资产VS非经营资产
非经营资产:应收、预付、长期股权、递延所得税、研发、待摊等
经营资产:现金、存货、固定资产
非经营资产无助于企业自身经营
固定资产VS流动资产
资本角度
负债结构
负债成本
短期负债一般成本高于长期负债
债务偿还期限
财务风险
股东权益结构
企业利润分配政策
企业控制权
股东权益资金成本
资本整体结构
负债的收益VS负债的风险
资产负债表整体
稳健结构
风险结构
观察流动、速动比率
项目分析
货币资金
应考虑的方面
货币资金目标持有量
资产规模与业务量
企业融资能力
企业运用货币资金能力
行业特点
关注点
受限资金,如保证金等
银行未达
需要核对银行对账单(银行没有收到等)
变动的原因
应收账款
规模和变动情况
是否利用应收账款进行利润调解
不正常的增长(年底和第四季度)
关联方交易
是否有应收账款巨额冲销
存货
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先进先出
基本反应存货当前价值
利润被高估
个别计价法
基本反应存货真实价值
基本反应真实利润
加权平均法
两者之间
固定资产
重点关注
折旧
平均年限法/直线法:(现价-残值)/使用年限
工作量法:专业设备
双倍余额递减法:净残值*折旧率
年限总和法
处置
是否经营有变化
其他应收款
关注大额项目
长期挂账的员工备用金是否应该确认费用
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分析构成
利润表
综合分析
利润额增减变动(水平分析)
利润结构变动(垂直分析)
分部分析
分地区、分产业、分产品等
分项分析
企业收入分析
分析重点
收入确认时间合法性
特殊情况,企业收入确认分析
收入确认方法合理性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
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全部销售成本
单位销售成本
各项费用完成情况
销售
管理
财务
资产减值损失分析
投资收益分析
所得税分析
所得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一定比例上缴
应纳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是在税前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的
税前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纳税调增项目金额-纳税调减项目金额
注意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率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税前会计利润-抵扣(国家税法))*所得税率,不一致的部分会进递延所得税
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分析
投资活动分析
筹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