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神护理学
精神护理学思维导图,包括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精神障碍病人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等内容。
编辑于2021-12-29 09:27:43精神科护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1,精神 精神:
精神又称心理,是人脑的功能,即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及意志行为活动的总称。 如果因某种原因脑组织被破坏或发生改变,精神活动也随之发生障碍。
过程
认知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情感
意志
人格
倾向
特质
自我
2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 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是自我与他人之间一种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持。
第二节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
第一次革命
皮内尔,提出人道主义
第二次革命
奥地利(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类: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第三次革命
仲斯撰写了,《治疗性社区》
第四次革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提出生物学理论
🚩第二章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
分类
F90--F98 通常发生于童年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及妄想性障碍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60--F69 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F00--F09 器质性精神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缓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9 为特定的精神障碍
F30--F39 心境障碍
诊断
严重程度标准
症状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第三节 精神障碍症状学
情感障碍
情感稳定性改变
病理性激情
情感不稳
情感淡漠
情感脆弱
易激惹
情感协调性改变
病理性心境恶劣
情感倒错
情感幼稚
矛盾情感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高涨
情感低落
惊恐发作
欣快
焦虑
恐惧
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综合症
自我意识障碍
注意障碍
注意增强
注意涣散
注意减退
注意转移
注意狭窄
思维障碍
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障碍
动作与行为障碍
感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
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错构
虚构
智力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痴呆
定向力障碍
自知力障碍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
心理因素
精神应激因素
个性因素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躯体因素
理化因素
社会因素
第三章
神经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记录的方式
入院护理评估单
入院后护理记录
住院护理评估单
护理记录单
记录的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安全护理
精神科危急意外贯穿整个疾病过程,特别是新入院一周内。
安全四防标识
防自杀,防逃跑,防冲动,防毁物。
加强巡查
厕所,走廊尽头,暗角,僻静处。
第四章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
危险因素的评估
护理措施
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药物治疗
保证环境安全
正确引导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控力
医护人员防暴培训
紧急处理暴力行为
团队协作
尽快控制
隔离与约束
药物治疗
氟哌啶醇,地西泮。
行为方式重建
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自杀的原因
精神疾病
遗传因素
家庭社会支持因素
性格
自杀行为发生征兆
突然谈论死亡
处理所谓身后事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概念
精神分裂症具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临床表现
感知觉障碍
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
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是妄想。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情感障碍
表现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情感倒错。
意志行为障碍
临床分型
偏执型
又称妄想型。 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青春型
单纯型
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
未分化型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残留型
诊断标准
治疗要点
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个体化的用药原则。
选药原则
药物的依从性有效管理,长期治疗计划不良反应,家庭经济状况。
药物治疗时间
常用药物 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
电抽搐治疗
心理社会干预
第八章
心境
CCMD—3 1.狂躁发作 2.双相障碍 3.抑郁发作 4.持续性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病人临床特点
狂躁发作。 1.情感高涨 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 2.思维奔逸 滔滔不绝、音联和意联。 3.意识活动增多 抑郁发作。 1.情绪低落。 2.思维迟缓。 3.意志活动减退。 4.兴趣下降。 认知方面:产生三无和三自症状 无用,无助,无望,自责,自罪,自杀。
狂躁发作
抑郁发作
治疗
狂躁发作
锂盐:由于碳酸锂的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有效的浓度为0.4~0.8毫摩尔每升。 惊厥药物:丙戊酸盐 ,卡马西平。
双向障碍病人
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 帕罗西汀。 三环类抑郁药 丙咪嗪,阿米替林。
第九章
精神症
CCMD-3分类
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
神经焦虑
躯体焦虑
警觉性↑
惊恐障碍
惊恐发作
回避及求救行为
预期焦虑
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单纯恐怖症
强迫症
躯体型式障碍
神经衰弱
第十章
第十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进食障碍病人的护理
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
精神性厌食症。
第二节 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概念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特点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
基因异常
先天性颅脑畸形
围生期有害因素
出生后不利因素
脑损伤
环境因素
临床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诊断标准
智力水平低于正常,IQ小于70
起病于18岁以前
社会适应困难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教育及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护理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精神状况
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状况
治疗情况
护理诊断
穿衣进食如厕自理缺陷
社会交往障碍
有受伤的危险
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经过系统培训得到改善。
病人的社交学习能力得到改善。
病人不受伤,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病人本人知道自身疾病情况家属了解本病一般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
社会功能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
第三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大脑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
注意障碍
活动过度
学习困难。
情绪不稳定。
品行障碍
诊断标准
在一个以上场合中出现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度的主要临床表现。
对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其并于七岁前多在三岁左右,注意缺陷和多动症,同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
治疗要点
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
父母行为管理训练
社会技能和情绪管理培训。
学习技能培训。
注意力集中训练
护理
护理评估
病人既往健康情况,家族史,母亲孕产史等。
与同龄孩子比较有无智力缺陷活动过度学习困难的等
病人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学校及社会对病人的影响。
曾用过何种治疗方案与药物等。
护理诊断
社会交往障碍
有受伤的危险。
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
第四节 儿童孤独症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
语言交流障碍
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
智力障碍
诊断标准
治疗要点
护理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精神状况
治疗情况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特殊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
第五节 青少年品行障碍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与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影响
临床表现
反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对立违拗行为
共患病
诊断标准
治疗要点
父母管理训练
认知行为治疗
伙伴关系和学校干预
多系统治疗
护理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生理状况
心理状况
治疗情况
其他
护理诊断
社会交往障碍
有受伤的危险
情绪控制失调
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行为矫正训练
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
第六节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分离焦虑障碍
儿童特定恐怖症
社交焦虑障碍
诊断标准
治疗要点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家庭治疗
体育锻炼
小组治疗
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知觉障碍
错觉
幻觉
幻听
幻视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
联想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思维奔逸:脑子抹了油
思维迟缓:脑子转不过来
思维贫乏:脑子空空的
联想连贯性异常
思维松弛:说话缺乏主题,内容散漫
思维破裂:“你上课,水流哗啦啦,人民兴高采烈”
意识清晰
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思维破裂
联想过程异常
病理性赘述:啰嗦
思维中断:说话突然停顿,脑子一片空白,片刻后又重复
联想形式障碍
持续言语:“我今天喝了牛奶,我今天喝了牛奶,我今天喝了牛奶”
重复言语:“我今天喝了牛奶,牛奶,牛奶”
刻板言语:机械刻板地重复无意义的词
模仿言语:模仿他人
思维自主性异常
思维被强加:脑子里插入了别人的思想(被动)
思维云集:思维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大量涌入脑中
强迫观念:有一念头在脑中挥之不去(主动)
思维逻辑障碍
病理性象征:走路走左边=左派
语词新作:“】【”=离婚
逻辑倒错:因果倒置
矛盾观念:脑中有相反的概念相互抗衡,病人无法分辨对错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关系妄想:街上的人在指桑骂槐的骂自己
被害妄想
影响妄想:自己的行为受外界仪器干扰或控制
被洞悉感:自己脑中的想法会被别人以某种方式知道
释义妄想:天上乌云滚滚=股市大跌
夸大妄想:坚信自己有超能力
罪恶妄想:我有罪
嫉妒妄想:爱人出轨
钟情妄想:别人喜欢我
与其他心理活动相关的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
注意增强
注意涣散:主动注意不能集中,稳定性降低
注意减退主动和被动注意都不能集中,稳定性和广度降低
注意转移
注意狭窄
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错构:错误的回忆,且坚信不疑
虚构:虚构+近事遗忘+定向障碍=柯萨夫综合症(遗忘综合征)
似曾相识感
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18岁前
痴呆:器质性病变
刚塞综合征
童样痴呆
抑郁性假性痴呆
定向力障碍
自我定向力障碍
意识障碍
意识清晰度下降
嗜睡:受刺激后可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刺激消失后很快入睡
意识混浊:能回答简单问题,各种反射存在
昏睡:强痛刺激可引起反射
昏迷:任何反射都消失
意识内容变化
谵妄状态:昼轻夜重,恢复意识后可有部分或全部遗忘
梦样状态:病人外表清醒
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缩窄
自我意识障碍
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障碍
人格解体:魂飞魄散
双重人格:同一时间内体会到两种不同的自我
交替人格:不同时间体会到两种不同的自我
人格转换:自称是他人或动物,否定原来的自我
自知力障碍
对自我疾病的认识(承认有病)
对症状的认识(能正确分辨疾病的表现)
对治疗的认识(有治疗依从性)
🚩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病人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病理生理因素
神经生化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童年期的精神创伤
环境因素
教育方式不当
营养器质性因素
分型与临床表现
人格障碍的分型
偏执型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焦虑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十三章
精神障碍药物治疗与护理
抗精神药
分类
临床应用
常用的抗精神药物
家系图
以照顾对象为中心
先上后下
男左女右
三代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