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知识总结,主要介绍了心系、肾系、肺系、脑系、肢体经络、气血津液、肝胆系的病证病因病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肺系疾病
感冒
概念:感受触冒风邪,导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特征。
病因:六淫;时行疫毒;正气不足;气候,起居,淋雨出汗
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病位:肺卫
治则:解表达邪
证型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温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麻杏甘石汤:表寒里热)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感冒——助阳解表——再造散
咳嗽
概念: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肺系疾病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脏腑功能失调
病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肝脾肾
治则:外感:祛邪利肺;内伤:标实祛邪止咳;本虚扶正补虚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麻杏甘石汤:风寒束表,里有郁热)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轻宣凉润——桑杏汤(温燥)
温润止咳——杏苏散(凉燥)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症状平稳)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燥,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
概念: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病后
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病位:在肺,脾肾,心
治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发作期
冷啸——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表寒里饮;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小青龙加石膏汤(表寒明显),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利气开窍,平喘——三子养亲汤,二陈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生脉饮
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证
概念: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或劳欲久病所致)
病机:肺气上逆
病位:肺肾,肝脾
治则:分清虚实邪正,按具体分清主次,积极治疗原发病
实喘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小青龙汤:寒饮伏肺所致喘咳)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逍遥散:疏肝解郁)
虚喘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肾阴虚;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真武汤:阳虚饮停,上凌心肺)
正虚喘脱——抚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肺痈
概念: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间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病机:热壅血瘀
病位:肺
治则:清热解毒,化痈排脓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成痈期(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清肺解毒,化瘀消痈——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肺胀
概念:多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胸部彭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发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年老体虚;病理因素:痰浊,水饮,瘀血
基本病机: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位:首先在肺,脾肾,心
治则:祛邪扶正共施
危重证候:神昏,痉厥,出血,喘脱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小青龙汤:表寒里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饮郁化热,烦躁而喘;涤痰汤:痰浊夹瘀)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或蛤蚧粉:喘脱危象)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降气化痰——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肺痨
概念: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
病因:外因:感染痨虫;内伤:正气虚弱
病机:痨虫蚀肺
病位:主要在肺,脾肾心肝
治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证型:初期: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中期: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中后期: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晚期: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肺痿
概念: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或肺阴耗伤所致的肺叶痿弱不用,长期反复咯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病机:肺脏虚损,津气大伤,以致肺叶枯萎
治则:补肺生津
证型: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唐或生姜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