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绪论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的绪论篇思维导图,记录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学科定位与争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特点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引论-2-基础篇的思维导图,广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狭义是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系统的培训活动,其目的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个目的是通过教学实现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绪论
是什么:学科
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分支
学科名称
概念:
国家界限:母语和外语
对于中国人来说,蒙语或傣族语可能是第二语言,但非外国语。
先后顺序: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依据目的语环境,中国人在英国学习英语是第二语言,而在中国学习英语称为外语
民族界限: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主观意向:目的语
名称争议:
对外汉语教学:只强调了对象外国人,为体现第二外语
TCSL: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应用语言学:狭义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
学科任务·及体系
任务: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的教育原理(基础篇)、教育过程(习得篇)和教育方法(实践篇),以指导教育实践。其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内部因素:主体(习者、老师)+客体(目的语)+学习活动本身
外部因素:环境
体系:
第一层次:理论基础部分
第二层次: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汉语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应用研究
第三层次:教育实践
学科性质及特点
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针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教学特点:1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 技能训练为中心,3 基础阶段为重点; 4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 集中、强化的教学 —— 交际、技能、基础; 对比、文化、集强
学科特点:1 专门的; 2 综合的; 3 应用的
学科定位及争论: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分支学科。
发展与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始于1950,清华“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3 发表第一篇《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周祖谟);1958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钟梫《15年汉语教学总结》-“精讲多练”; 1978年后为确立期
发展现状
汉办(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80年代确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名称;1987,“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993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美国第二语言教学5“C”: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多元文化); communities(用于多元社区);connections(贯穿其他学科) ; comparisons(通过比较了解语言文化)
“普通教授语言”:西语、法语、德语;“非普通教授语言”: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