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不吼不叫》作者:Rona Renner
新手爸妈一定要看的育儿读书,教你育儿如何做到不吼不叫,方法简单有效,对家长友好,对孩子温柔,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编辑于2022-01-02 22:43:47《不吼不叫》 作者:Rona Renner
前言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是一名护士和育儿专家,开头讲述自己几年前的一次吼叫经历,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吼叫,并认为吼叫是可以停止的
完美父母并不存在,我们所知有限,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
但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吼叫,想做出积极改变,这本书会提供灵感和工具。
减少吼叫,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
第1章 “是我在大吼大叫吗?” ——学会了解自己
吼叫无用:吼叫达不到教育目的,仅表达了愤怒和负面情绪,引起过度紧张
如何知道自己在吼叫——是否是坚定而平和的语气和态度
危险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吼叫!避免伤害!但同时不要上升想法,演变成责备
思考停止吼叫的理由,找到减少吼叫的渴望:榜样,自责,内疚,反效果
吼叫的影响:孩子具有攻击性(心理和语言),缺乏同理心
观察孩子对于吼叫的反应:害怕、无视、伤心、焦虑、粘人、 不明白、反击、暴躁、暴力
接纳自己,不自责
改变思维/想法→改变感受(认知行为疗法CBT)
第2章 我为什么吼叫? ——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案例:崔西,两个孩子妈妈,整洁控
日常因素
外部触发器(比如哼哼唧唧、乱扔东西)
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
练习“那是我的导火索”
内部触发器:烦躁、饥饿、疲劳、不知所措、孤独、悲伤、焦虑、厌恶、尴尬、被催促、没耐心
外部触发器(与孩子相关):互相打闹、发脾气、不睡觉、不起床、磨蹭等等
外部触发器(与孩子无关):屋子里乱七八糟的,我的公婆来了等等
孤立无援的父母:没有集体或组织
缺乏睡眠
没有自己的时间
了解自己
观察自己,自我接纳
正念/冥想:感知自己的身体与呼吸
练习:吼叫时身体信号(表情,身体姿势,呼吸,声音)
第3章 “为什么是我在吼叫” ——看到更深层的原因
童年:挖掘童年的经历,打破吼叫的循环
迁怒于人
愤怒提醒我们需要改变
情绪转换
健康状况
羞愧感
第4章 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 ——让你的养育方式适应孩子的天性
气质 The Preventive Ounce:www.preventiveoz.org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Individuality:www.b-di.com
气质测试
关注自然状态
敏感度(1低-5高)
接近或回避型(1开朗友好,外向-5谨慎/慢热,内向):对于陌生的环境或人,孩子第一反应时什么
活动量(1小-5大):是否精力充沛
反应强度大(1低-5高)
适应性(1低-5高):适应陌生环境
情绪本质(1开心-5严肃):大部分时候,孩子是开心愉快还是严肃的,容易纠结于负面信息
规律或者节奏(1有规律-5没规律):通常每天都很规律吗?行为容易预测吗?或者多变,不好预测:不在意规律,或者规律生活
坚持度(1坚持度高-5坚持度低):坚持度高,能控制烦躁,坚持度低,容易烦躁
注意力分散度(1注意力容易分散-5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孩子容易被声音或人分散注意力吗?如果有别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会容易忘记你叫他做的事吗?当孩子悲伤或失控时,你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吗?
父母与孩子气质的协调
父母可以先照顾好自己的需求,才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感觉
由气质引发的较量
理解气质对减少争执非常关键
倾听孩子,接纳他的感受,表达你的需求
理解吼叫
第5章 “吼叫这么容易就出口。。。 我真能停下来吗?” ——观察和收集信息
追踪吼叫
吼叫追踪表
记录事件
触发事件
日期
时间
地点
找出特别的地方
记录你的反应
身体反应
情绪:可尝试说“我正在生气 或失去耐心”,有助于冷静下来
升级的想法
记录你的回应
你对触发时间的回应, 后面做了什么,吼叫的前后
孩子对吼叫的回应
后续感受
吼叫之后你的感觉
孩子的感觉:难过还是哭泣
记录相关气质
记录你的评估
我能想到的新的解决方法
第6章 “除了吼叫,我还能做什么?” ——逐步调整,慢慢改善
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使用不分先后
A-Ask-自问
我现在感觉如何
我升级的想法是什么
我能否接纳自己的感受,并且改变我的看法?
B-Breath-呼吸
问这些问题时,开始观察自己的呼吸
从腹部开始呼吸,有意识的做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 可在呼气和吸气时,数4个数。呼吸时感知自己的身体, 想象每个细胞都充满氧气,核心是温和的觉察自己的呼吸
只要孩子没有面临紧急情况,你在做出回应前都要尽可能地给自己时间关注呼吸
C-Calm yourself-平静自我
关注呼吸有助于调整你的情绪
用积极、现实的想法替代你升级的想法,就能让自己心情平静
目标是,等到自己平静下来再管教或者与孩子沟通
D-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确定孩子的需要
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你对他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
他需要的是一个结果?一个拥抱?需要你为他重新指出方向? 需要鼓励?或者需要一个清晰的界限
他的行为想你传递了什么信息?
E-Empathize-同理心
将自己置身孩子的处境,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倾听他想诉说什么
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现在你就可以更好地确定孩子的需求
管教的4C法则
Communication-沟通
表达简单、具体、简单
指令要具体,明确,解释清晰,一次一个指令
示范和解释
鼓励性的言辞
我和你的力量
我的感受是X,因为你做了Y,所以,请你做Z
从感受和需求出发,单纯的描述出来
Choices-选择
真正的选择,而不是威胁
如果没有选择,不要征求意见,“行吗”
Consequences-结果
遵守规则,承担结果
需要调整时,可适当考虑
提醒孩子规则,讨论后果
利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Connection-连接
一对一的时间/特别时间
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
只能安排一次,单次时间可延长
让孩子做主,我们参与其中,不要太过主动
专注陪伴,不分心
找到共同爱好:打球,桌游,下棋
尊重孩子,避免打击和羞辱
第7章 “救命,又一波风暴即将来袭” ——保持平静,休整,规划路线
道歉修复关系
Regret-后悔
说对不起,抱歉
Responsibility-责任
承担后果和责任,不指责别人
Remedy-补救
补救吼叫的伤害
积极主动减少吼叫的方法
提前计划
使用定时器
规划家庭会议
每日常规、表格和日历
放低声音
利用幽默、惊讶和创意
试试数数
静候结果
“再来一次”
我们一起想办法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第8章 “救命!吼叫的人不是我” ——处理家里其他人吼叫的情况
从夫妻关系开始
戴上气质眼睛观察
寻求专业帮助
与家人沟通
第9章 “生活有那么多难题,我怎么能做到停止吼叫”
给出了其他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案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