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存货
CPA会计第二章存货笔记,包括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清查盘点等内容。
编辑于2022-01-06 13:31:53存货
存货概述
持有目的
持有已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 ——库存商品等
持有以备耗用的材料或物料——各类材料等
存货成本
采购成本
一般企业
存货采购成本=买家+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笔记1: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不计入存货成本
笔记2: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指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因商品性质、自然条件及技术设备等因素,所发生的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损耗
笔记3:由于在采购时确认的总成本中,已经包含合理损耗,所以在计算总成本时不需要再加进去,但会使实际数量减少,所以单位成本增加
商品流通企业
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记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收入);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加工成本 追加费用
直接人工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其他成本
除采购和加工成本以外的其他支出
特例: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正常的设计费计入当期损益
几类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的情况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例如差旅费)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核算
个别计价法
方法:按照各种存货的单价及数量确定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优缺点:成本计算精确,发出成本分辨工作量大,适用价值较高的存货、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先进先出法
方法:按照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假定顺序,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及期末存货成本。
优缺点:可随时结转存货的发出成本,但较繁琐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利润。反之,会低估利润。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方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进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优缺点: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月末才计算平均单价,不利于存货成本日常管理和控制
移动加权平均法
方法:购进一次算一次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成本+本次进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优缺点: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工作量大,对于收发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特别提示:在做这类题时,必须按照交易时间逐笔业务递推计算,建议画表格更为直观
原材料
按实际成本核算
购入材料
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 (单货同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货/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
已付款或开票,材料尚未到达,但发票已到 (单到货未到)
借:在途物资 (材料在路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 到货后/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未付款,货已到,期末仍未收到发票账单, 按材料的暂估价值入账(货到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暂估入账价值 借:原材料 (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红字) 收到账单后,按实际金额入账(同单到货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货款已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同预付账款账务处理)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发出材料
用于生产经营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生产产品)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在建工程(工程项目领用) 研发支出(研发部门领用) 委托加工物资(发出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 贷:原材料
用于出售(日常经营活动) 一般处于次要地位,应通过 “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 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按计划成本核算
涉及的科目
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调节价格差)、原材料(用计划成本入账)
购入材料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在借方,节约在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借超贷节
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 (超支时)借:原材料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时)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结转借节贷超 发出材料的同时还要将材料成本差异同时转出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口诀】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备注1:差异值都是“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备注2:对于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未正数,节约差为负数。材料成本差异率也有正负数之分,正数是超支成本差异率,负数表示节约的成本差异率。
周转材料
包装物
内容
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 生产成本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销售费用
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其他业务成本
出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 其他业务成本
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 销售费用
账务处理
生产领用包装物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领用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借领用包装物(促销)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随同商品出售的包装物
随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促销)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费用——包装物
随产品出售单独计价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内容
子主题
账务处理
子主题
委托加工物资
库存商品
存货清查
存货减值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