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知识总结,包括神经系统的位置和功能、分布对象、组成、活动方式:反射,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关内容。
卫校解剖高一绪论,包括解刨生理学基础的定义分科及研究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机体功能的调节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五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1,神经系统的分布
2,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称为皮质
2.白质,位于大脑和小脑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
3.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聚集成团
4.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5.纤维束
6.神经
7.网状结构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
(1)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位于椎管内,上段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约平第三腰椎下缘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均,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两处膨大,分别连有到上,下肢的神经。
脊髓表面有6条纵行的沟裂
前后为前正中裂,后正中沟
两侧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脊神经有31对,脊髓31个节段包括: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一个尾节
(2)脊髓的内部结构 中央有纵行的中央管,中央管周围是灰质,灰质周围是白质
灰质:呈H形或蝶形,左右对称
白质:每侧白质借脊髓表面的沟裂分为3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裂之间称为后索,各索由传导神经冲动的上,下纤维束构成
(1)上行(感觉)纤维束
1)薄束和楔束: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冲动
2)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躯干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的冲动
(2)下行(运动)纤维束:有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管理躯干,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3)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2,脑 位于颅腔内,由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组成
(1)脑干: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上接间脑,下连脊髓,后有小脑
1.脑干的外形
(1)腹侧面
(2)背侧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2)白质
(3)网状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3)网状结构的功能
(2)小脑
1.小脑的位置,外形及内部结构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延髓与脑桥的后上方。小脑两端膨隆,称小脑半球。中间窄细,称小脑蚓。小脑半球下面近枕骨大孔处有一对隆起称小脑扁桃体。小脑表面为灰质,称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小脑髓质,髓质内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 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内的生命中枢,危及生命,临床称小脑扁桃体疝。
2.小脑的功能: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3.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呈四凌锥状,底为菱形窝,顶朝小脑
(3)间脑 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由背侧丘系和下丘脑组成。间脑的内腔称第三脑室与视神经相连
1.背侧丘脑:外领内囊,内领第三脑室
2.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前下方,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及灰结节下方所连的漏斗和垂体
3.第三脑室: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腔系
(4)端脑 脑的高级部位,由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有不同深浅的大脑沟,借3条叶间沟分为5个叶
(1)叶间沟
1外侧沟
2中央沟
3顶枕沟
(2)分叶
1额叶
2顶叶
3颞叶
4枕叶
5岛叶
(3)大脑半球重要的沟和回
1)上外侧面
2)内侧面
3)下面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表层的灰质称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及其功能定位 大脑皮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
1)躯体运动区
2)躯体感觉区
3)视觉区
4)听觉区
5)语言区
(2)基底核:埋藏在大脑髓质内的灰质团块
(3)位于皮质的深面,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分为投射纤维,联合纤维,和联络纤维。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分。
(4)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借室间孔和第三脑室相通
3,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髓液循环
(1)脑和脊髓的被膜:有三层
1硬膜
(1)硬脊膜
(2)硬脑膜
1大脑镰
2小脑幕
2.蛛网膜
3,软膜
(2)脑和脊髓的血管
1.脑的血管
(1)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2)静脉
2.脊髓的血管
(1)动脉:来自椎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
(2)静脉:脊髓的动脉与静脉结伴而行,注入硬膜外隙的椎静脉丛
(3)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4,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