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类考研笔记;《艺术学概论》北大彭吉象版;清晰思维导图;下载直接背诵即可;后面持续更新;进主页查看。
编辑于2022-02-09 16:10:52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
审美认知作用
定义 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
方面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都有审美认知功能。所以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枝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同样具有审美认知的作业。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优点
1. 艺术具有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它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时,能够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能代替的作用
2. 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在反映对象本质特征时,又表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能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
不足之处
1. 艺术的认知功能在认识自然方面,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
2. 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比不上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的占有资料
审美教育作用
定义 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时间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重要性
I. 中外古今的艺术家、思想家、教育家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
II. 孔子 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
III. 柏拉图 强调美育与德育结合
IV. 亚里士多德 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容,同样有得到满足的权力,所以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教育”“净化”“快感”既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获得快感。
特点
1. ”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2. ”化潜移默“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 ”寓教于乐“ ”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该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术形象,欣赏着总是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
审美娱乐作用
定义 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得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内涵
1. 艺术作品之所以收到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2. 艺术审美娱乐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新的工作和生活。人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都需要在紧张的劳动之余,通过休息和娱乐来消除疲劳。艺术欣赏是一种令人陶醉的积极的休息方式,具有畅神益智的功能,艺术的这红功能甚至逐渐被运用到医疗方面。
3. 还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艺术教育
美育与艺术教育
定义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提出
I. 席勒
美育体系的建立是由席勒正式提出的,并且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系统的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从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II. 蔡元培
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学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育实施的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还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
美育的核心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但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作用,又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对提高人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 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
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是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
(1)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培养艺术家或者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院校也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编导、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歌手,作曲家和器乐演奏者。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强调普及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欧洲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艺术教育的问题
再当今社会,随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认真贯彻德智美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国逐渐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逐渐得到推广。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剑圣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件审美再创造和再评价,只有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更充分地发挥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现实作用。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之所以再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他可以培养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一项高级的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艺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三者是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