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社会动机与自我知觉、态度及其转变等。
编辑于2022-02-10 12:57:41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五章 社会动机与自我知觉
第六章 态度及其转变
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境或事件)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结构
迈尔斯态度的ABC结构
认知成分
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信念和看法
带有判断和评价的意义
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
情感成分
一个人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
态度的核心
行为成分
个体在一定社会情境下产生,是个体对态度目标采取行动的必然结果
人们在采取行动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相互依赖,协同一致的态度统一体, 态度与行为并非绝对一致,赞成与反对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关键,具有倾向性。
功能
顺应:有意识的协调~接纳(已然如此)
认知:心理的准备状态(环保主义者的态度)
防御:促进心理冲突的解决(我不这么认为)
调节:保持心理平衡(我知道我必须这样)
路径
中央路径:证据,判断意识,理性
边缘路径:感受心情情绪
测量
直接测量
利克特量表
语义区分量表
瑟斯顿量表
间接测量
投射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
格林沃尔德(考察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目的:查明各种态度与各种评价属性之间的自动化联结程度
操作:具体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联结程度越高,内隐程度越强烈,
理论
强化理论(霍夫兰德)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
理论核心:强化改变态度
基本内容:强化因素改变态度,社会赞同为普遍强化物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理论基础:认知主义
理论核心: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即态度转变的过程eg合理情绪疗法
重要内容:关于个体对自身行为的知觉,并认为这是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
基本内容:
认知元素的关系:无关,协调,失调
认知元素失调程度
与认知差异程度成正比
与有差异性认知数目成正比
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
与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成正比
减少消除不协调的方法
改变认知
增加认知
改变重要性
举例:1、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别人递烟依然接过并吸食,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产生认知出现失调。 2、明明有点讨厌某个明星,但是我的好朋友是她的粉丝,为不扫她的兴致,陪她去追星的时候我也假装还挺激动的。 3、在商场里购物,看到一物品想要购买时,其价格却让人止步,可是自己内心爱极了,这时候,我们的认知在逻辑上产生了混乱。
态度转变方法
参与活动法
登门槛效应:小要求向大要求的过度
群体规定法:制度的力量
信息沟通法:焦虑程度与沟通效果倒U型
全面宣传法
沟通
沟通者
可信性(权威的影响力,动机与意图)
睡眠者效应
对高可信沟通来说,拒绝沟通者的难度越大,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距越大
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
优秀沟通者:权威+中肯+有吸引力+听众喜欢
沟通内容
沟通对象
留面子:大要求向小要求的过度
第七章 情绪与言语交际
三种成分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情绪调节
过程
情境选择
情境修正
注意分配
认知改变
反应调整
策略
生理调节:身心的放松(呼吸调节法,肌肉放松训练),心身的放松(冥想)
认知调节: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
行为调节:看电影,下棋,注意转移
言语调节:自我暗示(我能行)
人际调节:与人倾诉
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减弱,夸大,中性,相反
体态语言分类
情态语言
身势语言
空间语言
言语交际
策略 安德森
描述性知识:学习者内化了的语言规则
程序性知识:学习者为了有效习得和使用语言而获得的策略性知识(对内) 元认知审时度势
策略的理解
理解与运用相互促进
言语交际是双方基于言语表达的面子权衡过程
言语交际:面子威胁与情境清晰度
间接言语的重要性:反映个体的交际策略理解水平
社会习俗水平:高习俗水平
第八章 社会认知
图式
分类 (泰勒和克劳克)
自我图式:自我的信念(我长得不漂亮)
人的图式:
角色图式
归属的角色图式(父母的角色,自然获得)
成就的角色图式(经过努力实现的角色,是一种社会期待)
事件图式
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注意:与期望不一致的信息可能更注意(酒会上的破洞裤),可能更忽略(情人眼里出西施)
编码:与图式一致的或差异很大的信息
提取:倾向提取与图式一致的信息
图示的积极影响:简化认知过程,节省认知资源
图式的消极影响:认知扭曲,自我实现者预言
印象
首因效应(初见):最初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认知产生的较强的影响eg一见钟情,一见如故
近因效应(久处):最近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影响
晕轮效应(个体):某方面突出掩盖其他特点(疑邻盗斧,爱屋及乌)
成见效应(个体时间):知觉上的定势(有色眼镜)
刻板效应(一类人):对某事物或群体的固定看法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改变
印象管理形式
自我表现(美化自己)
自我行动(拍马屁)
归因
归因三大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对应推断理论) (适用于推断个体稳定性的特质)
概念:人们在分析自己与他人行为时,往往根据行为的特点进行对应的推理
依据
自由选择的行为最有可能暴露性格
关注行为的独特非共同效果
关注低社会赞许行为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适用于确定具体影响因素)
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
归因指向:知觉对象(外在刺激物)
归因特点:外归因
与众相同,总是如此,情有独钟
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
归因指向:个体(行为者自身)
归因特点:内归因
与众不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无差别对待
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
归因指向:外部因素
归因特点:外归因
与众不同,偶尔为之,因人而异
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适用于个体或他人的成败)
。三维度
稳定性
内在性
可控性
因素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能力强弱
运气好坏
身心状况
外部环境
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错误:对他人行为归因时,将行为归因于态度或人格等内在特质,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
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对自己的行为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
归因动机
非动机性偏差:信息资料和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误差,主观上有意造成
动机性偏差:主体某些特殊的动机或需要,加工信息资料时的误差,实质是防御性归因,利己的
偏见
概念: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事物的消极认知与态度
歧视: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
特征
以有限或错误的信息来源为基础(道听途说)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减少消除偏见
消除刻板印象
群体间有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奖励,使人以同等的地位相互接触(设定共同目标,平等合作共赢)
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积极作用
熟悉对方的独特性(双方深度接触)
第九章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按介质划分
血缘
地缘
业缘
趣缘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莱维特的沟通网络
环式没有核心,提高全体成员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导者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轮式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 解决问题呃呃速度快,领导者能发挥作用,成员判断正确性高,成员积极性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受限制
链式一个接一个传递。 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者效能显著,正确性高,成员士气低,反应被动
Y式工作效率高速度快,抑制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霍桑实验
梅奥
关乎交往的积极性,是态度决定行为的经典实验
实验时间:1924-1932(8年)
实验地点:霍桑工厂
实验阶段:
照明实验:照明度与工作效率
福利实验:福利与生产效率——参加实验光荣感与良好的互助关系
群体实验:非正式群体为了内部团结可以放弃利益诱惑
访谈实验:访谈内容与时长的增加与士气-生产效率
实验结果: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下群体规范的作用
态度影响行为
实验影响
重视人才能动性的激发
重视有效沟通
重视企业文化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交往理论
符号交互作用论(米德)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
人际反应特质理论
舒茨
人际需要是人际关系的内驱力
包容的需要
控制的需要
感情的需要
人际激励理论
建立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期望理论(弗洛姆)公式: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期望与行为效价的乘积
期望值:对目标的可能性估计
效价:实现此目标的价值所在
激励水平:动机强度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际关系特点
儿童期
教养环境与同伴交往的影响
垂直关系且不稳定
班集体对发展平行人际关系起重要作用
少年期平行关系的强烈需求(亲子冲突与同一性发展的共同作用)
青年期
广泛性
自主性
易变性
异性敏感性
成人期:三明治格局: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两大领域,突出表现形式是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
人际吸引
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 亲密关系
亲密(情感性)
激情(动机性)
承诺(认知性)
影响因素
情境因素
距离的远近(远亲不如近邻)——费斯廷格交往次数与距离远近呈反比关系
交往频率(一回生,二回熟)——相互见面次数的多少与相互吸引的程度有正相关
结群特性:结群需求的高低与人际引力场
情绪体验:喜欢喜欢自己的人——交往中的情绪体验决定交往结果
个人特质
外表和容貌
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高颜值的屏蔽作用)
成见效应(一俊遮百丑)
才华和能力
阿伦森(犯错误效应) 适用于男性,大多数男性更喜欢犯了错误而能力非凡的男人,妇女喜欢无错误而能力非凡的完人
个性品质
最有吸引力的是真诚
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待人热情是决定人际吸引力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
相似与互补
相似性
志同道合
观点改变者与无异议支持者
相似为因亦为果
互补性: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多发于亲密关系)
相似为基础,互补进一步,先基本一致后各取所需
自我暴露
一个人自发的有意识得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
理想模式: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对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
第十章 从众与服从
群体压力分两种
信息性从众
通过他人行为来了解事实真相,原因,搜集信息
实验:谢利夫实验(自主运动研究)
特点:逐一进行,渐成群体
过程:利用自主运动效应(似动错觉)判断光点移动距离
结论:模糊情境下,个体会逐步形成适合群体信息压力的观点,且具有稳定性
原因:群体信息压力、个体易受暗示性
规范性从众
对压力的恐惧,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规范 表现形式:更可能以关系攻击为主 结群需要与偏离者惩罚想象
线段判断实验:阿希从众实验
特点:将个体置于群体意见中
过程:群体已成立,两次正确的预热,第三次开始灵魂的拷问 18次问答12次集体跑偏,30%以上符合错误
结果:群体的魅力值影响个体从众率
从众的影响因素
个体
性别: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从众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从众
个体特性:能力,信心,自尊,人格倾向,社会赞许需要
知识经验
个人的卷入水平
群体效应
处境:群体接纳程度
群体
群体一致性
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数量会明显下降,群体对偏离者的反应
群体规模:人们的从众性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一定规模下,一致性水平越高,凝聚力越大,从众水平越高
情境与任务因素
刺激物的性质: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做出从众反应
时间因素:交互作用的早期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服从
指在他人和群体的直接命令下产生某种行为的倾向
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
实验目的:在道德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实验背景:纳粹分子法庭辩解引发的思考
实验过程:词语再认,错误则处以电击
抽签:助手为大学生,被试为教师
教学仪器30个按钮15v~450v,将按钮分组并标示(弱中强特强剧烈极剧烈危险)
实验者预测:极少有人实施240伏
40名精神病专家预测:实测450伏的可能性为0.1%
实验中15--70伏淡定,90伏埋怨,120伏尖叫,315伏悲鸣
实验者的催促:请继续试验必须进行下去,责任与你无关
结果:40名被试,几乎三分之二的被试服从命令,直接把极大的痛苦强加到无辜的受害者身上
实验分析之原因
权威人物的接近程度:越高越容易服从
学习者的接近程度:学习者与教师距离越近服从水平越低,反馈越直接越充分亦低
其他成员的支持程度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与人格特质
实验设备:隔板的作用
被试与实验者的信息平衡:实验程序的了解程度,免费告知
实验分析之迁移
现实生活中的服从:
遵守了错误的社会规范
没有去判断权威是否合法与道德
自我安慰可能没那么难受
失去了选择的意志
与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认识:我们需要融入群体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群体对我们的影响不总是正面的
偏离
对抗理论:个体试图保护与维护某些行为的自由,压力威胁到基本需要
感染,模仿,时尚(考小题)
第十一章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期望、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益处、却自觉自愿为他人带来益处的行为。
影响因素
外部
旁观者效应:更少注意到这个事情,更不把其解释为紧急事件,更不认为自己负有干预的责任
榜样的示范作用
情境的模糊性:呼救的重要性
环境因素:天气好坏,社区大小
行为对象:弱者受助倾向
内部
认知水平
注意与否
如何解释
人格特质
情绪的作用:微妙的内疚感
含义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影响:为降低内疚感,常帮助别人,会增加亲社会行为发生几率,有机会忏悔则减少
个体经历:赎罪心理
相似性:更愿意帮助和我们相似的人
信仰可以预测长期的利他行为
性别:危险情况下男性更可能施以援手
时间压力
利他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第十二章 攻击行为
分类
依据意图或目的
敌意性行为:一般由痛苦或不安引起是情绪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伤害别人,给别人造成痛苦作为最终目标:打架斗殴
工具性行为:并不直接由愤怒或某种情绪引起,而是把伤害他人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攻击获得所希望的奖励或有价值的东西:抢劫获取财物
挫折攻击说: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
直接攻击:散布谣言
替代性攻击:
武器效应:与攻击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攻击,而且能使已经愤怒的人更加愤怒,大大增加攻击性
发展
婴儿期:已有工具性攻击发生
幼儿期:工具性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减少,而敌意性攻击在增多
儿童期:反应性攻击行为的伤害性增加
青少年期:攻击性行为的绝对数量在下降,但程度却在加深
影响因素
内部(个体影响)
控制性:控制不足攻击性和长期过分控制攻击性
归因方式:外控和内控
性格类型:
敌意性偏向与攻击性程度成正比
外部
直接
受挫,挑衅,诱因
间接(背景因素)
暴力犯罪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消极情感的作用
家庭内的暴力遗传
暴力影视的渗透
暴力游戏
攻击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环境友好
教养得当
认知干预
运动调整
合理宣泄
科学惩罚:否则适得其反
第十三章 群体与个体
群体的特征
群体目标(单个个体无法实现)
群体意识(意识到其他成员存在且相互依存)
群体分工(群体内角色对应的权利义务)
群体归属感(自觉归属主动维护)
群体分类
以性质与目的划分
正式群体:结构明确,规范具体,信息清晰,成员权利与义务明确
非正式群体:无正式规定,无固定编制,自发形成,地位角色权利义务均不明确 形成基础:某种利益及观点的一致性,价值观或兴趣爱好的一致性,生活背景或阅历的相似性 特点:以兴趣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
以归属感有无来划分
内群体
外群体
以规模大小来划分
大型群体:没有直接的互动,以间接方式取得联系
小型群体:心理感受明显
以成员的心理向往程度划分
成员群体是个体隶属的群体
参照群体是成员向往的群体
以群体存在的形式划分
现实
网络
群体间的合作——中断效应:合作不下去,群体比个体更倾向于竞争,群体是更大的个体核心利益更广泛
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囚徒困境(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保持也困难)
合作能增进自我评价,促进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
竞争能开掘群体潜力,有利于创新与绩效
提升个体或群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
有效合作: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
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
类型及对应动机
平行比较(相似性假说:与和自己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找到自己的坐标)——自我评价
上行比较——自我完善
下行比较——自我满足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助长
概念: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
举例
结伴效应: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的参加导致的效率变化
观众效应: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在场旁观导致效率变化
社会惰化
概念: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
业绩公平引入评价
重视个体的贡献
提高个体责任心
提高任务认识程度
增加任务挑战性
控制群体规模
举例:出工不出力,人多未必力量大,神对手与猪队友
集群行为
概念: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的无明确目的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短暂性狂热行为
举例:工潮学潮,脐橙薅羊毛事件
去个性化
概念:群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所谓的个性感,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
原因:匿名性与制服效应,责任感丧失,群体的淹没性
危害
丧失责任感,挑战主流规则,复活人性的恶
群体极化
概念:原来保守的趋向于更加保守,冒险的更加趋向于冒险(群体讨论时群体成员所持观点变得更加极端的倾向,意见的最初倾向得到进一步强化)
冒险性转移:群体的意见比个体的意见更加趋向于冒险
群体思维
概念: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