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 第十一部分 新时代的内外条件和领导核心
新时代的内外条件和领导核心内部条件:军队国防外部条件:外交包含: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
编辑于2022-02-10 16:32:11新时代的内外条件和领导核心 内部条件:军队国防 外部条件:外交
第12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考点73 ***的强军思想
***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党的领导也是本质特征【从属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发端于南昌起义,莫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是
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做出新的战略安排
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怎样实现
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4.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考点74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必要性
1.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2.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支撑】,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
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只有把国防建设搞上去了,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同时加强国防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途径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既就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
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因而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全要素、宽领域、高效益
联系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1.坚持全国一盘棋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
2.健全体制机制。
在国家层面,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3.强化战略规划
4.突出重点领域
5.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考点75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政治】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
3.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文化】
4.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
5.科学技术孕育新突破【科技】
考点76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涵)
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就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为什么这样(依据)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意义)
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考点77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内涵
新型国际关系,“新”在相互尊重,“新”在公平正义,特别是“新”在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贏、多羸、共凛的新理念,摒弃贏者通吃的旧思维
核心
中国倡导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
开展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羸、共赢而不是单羸
做法
1.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
要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3.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比较:我国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
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
4.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考点7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背景
从国际上看
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进程之中
另一方面,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抗战此起彼伏,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
从国内来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核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能对应即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做法)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考点79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今年热点,时政)
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政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
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
促进"一带一路”带国际合作的努力方向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看看书】
第14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考点8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考点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
原因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总纲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
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
党本身就有优势,党的优势包含在制度优势内
考点8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大历史任务是: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和平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
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
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
【决定性】
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考点83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当时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2.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