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资1综合素质
干货来了!教室资格证的综合素质材料题总结分享给你!内容包含教育观(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观(新课改)、教师职业道德等,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要点,帮助你快速记忆。
编辑于2021-04-19 21:10:06综合素质
1. 职业理念
教育观9=5提素个性创两全+4学习过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5个)
提素个性创两全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新是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主动创新两全可持续
1. 面向全体学生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育观念的改变(4个)
学习过人
1.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以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 强化教师的职业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4.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5.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6.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评价
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
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活动,多上文体课。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学生观:两独一发加两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两独一发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进步、可塑性(相信学生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容错(宽容学生的错误)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 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生有差异,教师因材施教(一个人特殊教育,不同的人/班差别教育),孔子施教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尊重学生的想法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
3.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具有受教育权、隐私权,老师不可侵权)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 具体表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可逆)
2. 教学启示:循序渐进,不“揠苗助长” “陵节而施”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 具体表现: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总体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 教学启示:不能搞“成人化”教育。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速度)
1. 具体表现: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2. 教学启示:适时而教,抓关键期。【小时候学语言比较成年后快】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 具体表现:身身互补【眼瞎耳聪】,身心互补【身残志坚】。
2. 教学启示:扬长避短。
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 具体表现:个体,群体。常考例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教学启示: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1. 全面发展的内涵
1. 定义: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2. 误区:
1.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
2.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各方面平均发展、同步发展。
2. 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从来没考过)
1. 德育——灵魂与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物质基础;美育——动力;劳育——综合。
教育公正与中小学生的共同发展——案例
1. 教育公正 ==> 面向全体学生
1. 含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1. 机会公平【上学的机会】
2. 过程公平【提问、座位】
3. 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2. 案例:一视同仁,面向全体 VS 差别对待
2. 共同发展——了解即可
1. 学生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2.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3.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4. 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5. 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教师观:建研放促,尊引反合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单选、案例题
1. 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建研放促】
1.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案例
1. 不仅教知识,还要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启发教学;
2. 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单选
1. 编写教材,利用生活资源制作教具。特色课程,北京的京剧课等。把洗衣液变成花盆。
3.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案例
1. 研究教学问题,形成知识:比如学生上课喜欢睡觉,就要研究为什么?如何改善。
4. 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单选
1. 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教育:进社区献爱心,教师通过互联网分享教育知识和经验。
2.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尊引反合】——案例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1. 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夸奖鼓励。
2. 不挖苦嘲笑。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1. 启发教学。
3. 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不足、改进)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 与学科老师/家长合作。
1.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题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 复杂性
1. 目的的全面性(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2. 任务的多样性(教书、关注学生、和家人沟通等)
3. 对象的差异性
2. 创造性
1. 因材施教: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
2. 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3. 教育机智——突发事件
2.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 时间的连续性——从早到晚(加班)
2. 空间的广延性——校内校外(家访、社会实践)
3.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 长期性:培养人才周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 间接性:通过培养学生创造价值
4.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教师自身影响学生。
2.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一面镜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一个老师上课。
2. 教师劳动的群体性:桃李满天下。成果群体性。
教师专业发展——单选题
1. 阶段
1. 关注生存(人际关系:同事、学生)
2. 关注情境(成绩:班集体;备课)
3. 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2. 内容
1. 道德素养
2. 知识素养
1. 政治理论修养
2. 学科专业知识
3. 科学文化知识(常识、通识)
4. 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知识)
3. 能力素养——上课时间不足(表达能力不足)
4. 心理素养——抗压,把私人情绪带入课程
3. 途径
1. 师范教育(职前教育)
2. 新教师入职指导(入职培训)
3. 在职培训(在职教育)
4. 自我教育
4. 要求
1.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2. 勤于反思
3. 恒于研究教育教学
4. 重视沟通,提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5. 勇于创新
5. 方法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5-20分钟;少数学生;录像;课后分析)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
6. 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教师职业道德
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单选
1.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1. 严谨治学:刻苦钻研,改进教法:认真,一丝不苟。
2. 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团结同事:集体备课
3. 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不以权谋私:(钱)
1. 送礼卡、土特产、送请柬
2. 补习班、有偿家教
3. 手工制作的贺卡
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案例【三爱两人一终身】
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 爱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 守法:侵犯学生权利
1. 受教育权
2. 财产权
3. 隐私权
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1. 爱岗: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十年如一日,扎根于基层;山村教师
2. 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一丝不苟
3. 禁止:不得敷衍塞责
3. 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1. 关爱谁:关爱全体学生
2. 怎么爱: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 爱什么:保护学生安全,关爱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 禁止: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罚抄罚跑(量超出学生承受范围)、威胁、斥责。
4.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 教书——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知识,耐心)
2. 育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禁止——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1. 对待自己——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2. 对待他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3. 对待诱惑——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4. 禁止行为——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看书、上网、培训
1. 知识——崇高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 能力——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只考过一次(简缩)
1. 担任时间连续1学年以上;每个班一个;任课老师中选
2. 按标准课时的一半计入工作量;
3. 建立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2. 教师职业行为——单选,不学就会
1.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
1.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2. xxx教学行为xx
3. xxx人际行为xx
4. xxx语言行为xx
2. 教师需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 学生(热爱、尊重、公正)
2. 学生家长(尊重、平等)
3. 同事(协作)
4. 教育管理者(支持)
3. 教师基本能力
1. 信息处理能力
2. 逻辑思维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能力
4. 教育法律法规
1. 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则
1. 宪法
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全面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集中制
全面人民代表大会【人大】
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常设机关——全面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职权
改宪法
选主席
人大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
职权
解释宪法
解释法律
监督工作
撤销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职权
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度行政法规,发布决定
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国家监察委员会
最高监察机关
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法院
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审判机关
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检察院
法律监督机关
2. 教育法(1995年9月1日)
范围:境内
语言文字
普通话
少数民族
双语(普通话+方言)
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中等及中等一下教育(小初中)——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高等教育(大学)——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分【教育部】主管教育工作。
教育制度——学前、初等、中等、高等
义务教育——九年制度
办学条件
有钱、有机构、有教师、有场地
教育机构的义务
公开收费项目
教育机关的权利
聘任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
校长
中国国籍、境内定居
员工制度
管理人员——教育职员制度
教学辅助人员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考生作弊
停止参考1年以上三年一下
协助考生作弊
5-15日拘留
3. 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
满6周岁
免试、就近
校长负责制
人民政府保障薪酬
教科书审定制度——国务院教育部规则审定办法
未经审定不得出版
不得分重点、非重点学校
不得改版公办学校的性质
4. 教师法
教师——专业人员
教师资格制度——国务院规定
中小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部认定
中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
高等——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
首次任教,应有试用期
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补贴: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贫困地区
教师对学校的处分不满,可向教务部提出申诉,教育部应30天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侵犯权利,可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提出申诉
5. 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满18岁
专门学校
地方人民政府保障办学条件
教育部管理和指导
劳动保护
不得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民政部设立儿童福利机构
服刑
未成年人分开关押
进行义务教育
监护权——人民法院可撤销父母的监护权
6. 未成年人犯罪法
监护人负直接责任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送去工读学校,由监护人或学校提出,教育部批准
不满14岁可免于处罚
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
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可单独居住
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不公开审理
不履行监护指责——公安机关予以训诫
学生旷课,学校要及时联系监护人。对其收留,需的监护人同意或24小时内通知监护人。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不在学校,学校无并无不当,学校不担责
2. 教师权利与义务
1. 权利(重点)
1. 教育教学权——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最基本职业权利
1. 教育教学活动
2.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新课改)
2. 科学研究权——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写论文,搞科研,学术交流)
1.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2. 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3. 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 指导评价权——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相对应(打分、点评作文)——公正
1.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 获取报酬待遇权——公民在社会经济权利在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
1. 评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2.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3. 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不能随意克扣)
5. 民主管理权——公民的民主权利在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提建议、建言献策)
1.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 进修培训权——教师职业权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进修班、考研究生——不可影响工作)
1.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 义务(少)
1. 遵纪守法
2.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即是义务又是权利
3.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 爱护尊重学生
5.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6. 提高业务水平——只是义务(VS进修培训权)
3. 学生权利及其保护
1. 人身权
1. 生命健康权——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1. 生命不受非法侵害
2. 保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2. 姓名权——禁止冒名顶替上大学
3. 肖像权——非法营利,恶意丑化
4. 名誉权——禁止侮辱诽谤
5. 荣誉权——不得随意剥夺(学校随意去除学生的三好学生)
6. 隐私权——拆看日记、信件等;公布个人信息;公布学生成绩/成绩排名;不当使用监控设备等
7. 人身自由权——不得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搜书包——隐私;搜身——人身自由)
8. 人格尊严权——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罚抄、罚跑、羞辱、威胁)
2. 财产权
1. 财产所有权——罚款、没收物品、损毁物品等
2. 继承权
3. 受赠权
4.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稿费、专利使用费
3. 受教育权
1. 参加教育教学权——听课、走廊罚站、退学
2. 获得经济资助权
3. 获得学业证书权
4. 申诉起诉权——对学校处分不服,向教育局申诉
5. 文化素养
1. 历史文化素养
中国
螺母——先蚕圣母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尚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干支纪日——世界上延续至今、使用最长的纪日方法
《夏小正》——我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农事历书)
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秦国李冰父子——都江堰
秦国范雎——远交近攻
隋炀帝——进士科,开凿大运河
宋——球类运动(蹴鞠)
忽必烈——元朝——行省制——澎湖巡检司(台湾、澎湖列岛)
反对宋明理学——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清——军机处——古代封建军权发展顶峰
太平天国运动——洪仁轩《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甲午战争——丰岛——《马关条约》
1945年毛泽东同国民党——重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既要》《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世界
古埃及——太阳历——象形文字
西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与占星术——星期制度的来源
腓尼基人——第一套拼音字母系统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的古代成文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阿拉伯数字1-9——佛教
古希腊——城邦制度
雅典——公民教育、全民公决和陪审法庭对媳妇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论深远影响
斯巴达——军事动员型
古罗马——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作为都城的东罗马——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
西欧文明——英法百年战争——法国贞德击退英军,解救奥尔良。
阿拉伯商人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
玛雅文明——符号“0”,二十进位计数法
新航路
葡萄牙迪亚士——好望角
意大利哥伦布——美洲
葡萄牙达*伽马——印度
葡萄牙麦哲伦——环球航行
殖民扩张——荷兰——独占贸易公司——政府颁发特许状,股份制集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法国
法国大革命——巴黎——巴士底狱
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断头台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二月革命”: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共产党宣言》第一部较完整而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要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子主题 2
《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结束后,亚洲“东京审判”;欧洲“纽伦堡审判”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杜鲁门主义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北宋四川的交子
罗马政治史“前三头”:克拉苏、庞培、恺撒。
2. 科学文化素养
中国
四大发明
西汉造纸,东汉蔡伦改良后,使纸张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印刷术——北宋——毕异——活字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战国,司南
《春秋》哈雷彗星最早
战国《石氏星表》最古老
东汉 张衡 浑天仪
元朝 郭守敬 《授时历》
数学
《周髀算经》勾股定理
三国 刘徽 割圆术 圆周率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派精准
世界
3. 传统文化素养
4. 文学素养
5. 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