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婴幼儿在通过感知觉来认识外部的世界,那么,针对25-36月龄宝宝认知发展的特点可以玩哪些亲子游戏,来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呢?
这是一篇关于13-24个月婴儿发展目标的思维导图,详细的记载了幼儿13-24个月之间的动作、习惯、自我认知。
这是一篇关于0-12个月婴儿发展目标的思维导图.“婴儿0-12个月是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身高、体重在这一时期叫快速增长期,婴儿在3个月可以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12个月可以达到出生体重的三倍,身高在3个月可以增加11-13cm,到1岁(12个月)比出生的身高增加25cm。大运动方面也有明显的发展,在1-2个月可以出现抬头,在6个月可以出现独坐,在9个月可以自由爬行,到12个月可以独立行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行为规范
定义: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目标:对人类行为的描述、理解、预测和控制
描述:科学研究中的命名和分类过程。 理解:在心理学中,它是通过阐明行为原因而获得的。 预测:对行为进行准确预言的能力 控制: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的能力。
行为的本质?
为何发生?
何时发生?
影响条件?
终极目标:造福全人类
批判性思维-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理论和科学观察来确定某种观点的正确性。
原则:
1、不存在非逻辑推理与实验证明的真理
2、思考揭穿伪真理
3、权威或专家的观点不代表真理
4、判断证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5、开放自己的心态
伪心理学-手相、占星术、人格
伪心理学:试图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虚假的、违背科学理念和实践的体系。意思就是假的。 迷信:无事实依据的观点、无证据支持,或证据是假的。
无批判接受顺言
确认偏向
巴纳姆效应
科学研究-像心理学家那样思考
科学方法
1、观察
2、对问题进行定义
3、提出假设
4、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5、建构理论
6、发表研究结果
心理学简史-心理学家全家福
冯特、铁钦纳——结构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
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
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学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现状-关于行为的三大互补观点
生物学观点
大脑功能
进化论
遗传学
心理学观点
社会文化观点
心理学家-心理健康的保障
心理学家的职业
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生物心理学-基础 临床心理学-应用 认知心理学-基础 社区心理学-应用 比较心理学-基础 消费心理学-应用 咨询心理学-应用 文化心理学-基础 发展心理学-基础、应用 教育心理学-应用 工程心理学-应用 环境心理学-基础、应用 进化心理学-基础 司法心理学-应用 性别心理学-基础 健康心理学-基础、应用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应用 学习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应用 人格心理学-基础 学校心理学-应用
心理学实验-探索因果关系
实验步骤
直接改变你认为会影响行为的条件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被试组。只有实验条件不同,其他都相同
对条件变化能否影响行为,加以记录
变量和分组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实验控制
因果关系
结果评估
元分析
双盲实验-安慰剂效应与自我实现语言
研究参与者偏差
安慰剂效应
单盲实验-消除控制组偏差
研究者偏差-暗示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双盲实验 -消除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偏差
非实验性研究方法-各显其能
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的局限性
观察者偏差
拟人化错误
相关研究
相关系数
正相关 1
负相关 -1
无关 0
相关性与因果关系
相关性不代表因果关系
临床法
个案法
调查法
有偏差的样本
互联网调查
大众媒体的心理学信息不可靠
11、大众媒体上的心理学信息可靠吗?
10、心理学家使用的非实验性研究方法有哪些?
9、什么是双盲实验?
8、如何进行心理学实验?
7、心理学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6、当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
5、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
4、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
3、心理学与伪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有何不同?
2、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1、什么是心理学?它的目标是什么?
即是科学,也是职业。科学的方法批判性的思维解答人类行为问题的工具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