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代数入门
代数相关的知识点思维导图,仅供参考。
编辑于2022-02-27 20:28:48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 14 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下载哦~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下载哦~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下载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 14 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下载哦~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下载哦~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下载哦~
代数入门(未完)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定义
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负数用负号“-”和一个正数标记,如−2
比0大的数叫正数。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正数前面常有一个符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如2
意义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1和-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描述,如上升和下降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有理数及其分类
数轴和三要素
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画法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向右1个单位长度),2(向右2个单位长度),3(向右3个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向左1个单位长度),-2(向左2个单位长度),-3(向左3个单位长度)…
相反数
定义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性质
若a,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
绝对值
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意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a|=? 若a大于0, 则a的绝对值还等于a; 若a等于0 ,则a的绝对值等于0 ; 若a小于0, 则a的绝对值等于a的相反数
代数式和整式
代数式
定义
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例如:ax+2b,-2/3等
分类
有理式:代数式中对于字母只进行有限次加、减、乘、除和整数次乘方这些运算
整式
单项式
多项式
分式
无理式: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称为无理式
书写要求
(1)两字母相乘、数字与字母相乘、字母与括号相乘以及括号与括号相乘时,乘号都可以省略不写.如:“x与y的积”可以写成“xy”;“a与2的积”应写成“2a”,“m、n的和的2倍”应写成“2(m+n)”
(2)字母与数字相乘或数字与括号相乘时,乘号可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前面.例如“x×2”要写成”2x”,不能写成“x2”;“长、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的周长”要写成“2(a+b)”,不能写成“(a+b)2”
(3)代数式中不能出现除号,相除关系要写成分数的形式
(4)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作 · )仍应保留不能省略,或直接计算出结果.例如“3×7xy”不能写成“37xy”,最好写成“21xy”
整式
单项式
定义
由数和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例:0可看做0乘a,1可以看做1乘指数为0的字母,b可以看做b乘1),分数和字母的积的形式也是单项式
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是几次,就叫做几次单项式)
多项式
定义
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项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常数项
其中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次数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
定义
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项为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定义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
(一)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之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
(二)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一元一次方程
有关概念
等式
定义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性质3:等式具有传递性
拓展性质
拓展1:等式两边同时被一个数或式子减,结果仍相等
拓展2:等式两边取相反数,结果仍相等
拓展3:等式两边不等于0时,被同一个数或式子除,结果仍相等
拓展4:等式两边不等于0时,两边取倒数,结果仍相等
方程
定义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是一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形式
ax+b=0(a,b为常数,且a≠0)
移项
定义
把方程中的某些项带着前面的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以,除以变乘
示例
a-b=a+(-b)
去括号与去分母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一般步骤
去分母 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移项 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一般都是这样:从 5x=4x+8 得到 5x - 4x=8 ;把未知数移到一起!)
合并同类项 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化系数为一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得出方程的解
实数
平方根的有关概念
算术平方根
定义
一般地说,若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则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举例
9的算术平方根为3(算术平方根全部都是非负数)
平方根
定义
若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举例
9的平方根为±3
性质
1,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负数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3,0的平方根是0
立方根的有关概念
立方根
定义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举例
如果5³=125,那么125叫做5的立方根
性质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的立方根是0
实数
无理数
定义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分类
定义分类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性质分类
正实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正无理数
零
负实数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无理数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