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护理学》第八章知识梳理
干货满满!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相关内容归纳总结!下图包括护理措施概述、特异性感染、全身性外科感染、常见化脓菌及脓液特点、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等内容。
编辑于2019-10-07 14:18:10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概述
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人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特点
与创伤手术有关
多重细菌引起
明显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严重有全身表现
感染集中在局部
按病程分类
急性(<3w),亚急性,慢性感染(>2m)
发生原因
致病因素
黏附因子,病菌毒素,数量与增值速率
易感因素
局部;全身
病理生理
炎症反应
感染的结局
炎症消退;局限;扩散;转为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体表脓肿触之🈶波动感
深部脓肿可抽出脓液
慢性感染,疼痛不多见
全身表现
轻者无症状。重者发热,呼吸心调加快,头疼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严重神志不清,尿量减少,乳酸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器官系统特异性障碍
特殊表现—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
产气菌感染:皮下捻发音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最常用,>12*10的9次方或<4*10到9次方/L,或有未成熟白细胞 提示感染严重;病程长,rbc和hb减少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肝胆胰,肾,阑尾,乳腺,胸腔,腹腔,关节腔
x线:胸腹部,骨关节病变
CT&MRI:实质性器官的病变
处理原则
局部治疗
保护感染部位
物理疗法
局部用药
手术治疗
全身治疗
抗生素
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疖
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头面部,颈部,背部,腋窝,腹股沟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疖病: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
皮肤不洁,局部擦伤,皮肤分泌物,抵抗力下降
临床表现
局部
红肿热痛小硬结
数日后,肿痛范围扩大,小硬结中央坏死,软化,黄白色脓栓,波动感
脱落,破溃,脓液流尽,炎症消退
全身
一般无全身症状。除非血流丰富处,危险三角区
处理原则
局部
早期未破溃炎性结节:热敷,超短波照射,也可外涂碘酊,鱼石脂软膏,金黄散
出现脓头:碘酊点涂局部
脓肿形成,切开排脓,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外敷
未成熟的疖,切勿挤压,以免炎症感染扩散
全身
全身症状明显,面部疖 并发急性淋巴管炎喝淋巴结炎:抗生素治疗
护理措施
控制感染
局部处理
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提高机体抵抗力
维持正常体温
健康教育
痈
相邻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颈部,背部,皮肤厚处,上唇,腹壁等软组织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不洁,擦伤,抵抗力下降
自行破溃较慢,全身反应较重
临床表现
局部
早期皮肤小片暗红硬肿,热痛,可有多个脓点
硬肿范围扩大,局部疼痛加重
脓点增大增多,中心破溃流脓,组织坏死脱落,创口蜂窝状,如火山口。病灶周围可有浸润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一年组织坏死克呈现紫褐色。
全身
寒战,高热,食欲不振,乏力等。严重可致长麻痹全身化脓性感染。唇痈易导致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处理原则
局部治疗
早期50%硫酸镁货75%乙醇溶液湿敷,或鱼石脂软膏,金黄散外敷
已破溃这需切口引流,用+或++切口,清坏死组织,填塞生理盐水或凡士林纱布。
术后24h更换敷料,改呋喃西林纱条湿敷抗感染,每日换药,炎症控制后伤口內痈生肌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全身治疗
抗生素。磺胺甲基异噁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红霉素。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药。糖尿病加痈胰岛素。
急性蜂窝织炎
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大肠埃希菌
病变迅速,不易局限。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常累及附近淋巴结,可致明显毒血症
临床表现
浅:局部红肿热痛,扩散,大小不同的水疱。病变中央常因缺血坏死;深:表皮症状不明显,可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常有寒战,高热,头疼,乏力,wbc升高
产气性皮下蜂窝组织
厌氧菌
会阴部或下腹部
皮肤受损严重污染
局限于皮下结缔组织,不侵犯肌层
早期一般蜂炎,之后局部可触及皮下捻发感,蜂窝组织和筋膜坏死,班进行性皮肤坏死,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新生儿皮下坏疽
背部,臀部等受压部位
皮肤发红,稍硬,病变范围扩大,中心部位变暗变软,皮肤喻皮下组织分离,可有皮肤漂浮感或波动感,甚至皮肤坏死,呈灰褐色或黑色,可破溃流脓
患儿出现发热,拒奶,哭闹不安或嗜睡等症状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小儿
口腔,面部,颌下,颈部
红肿热痛,高热,乏力,精神萎靡,喉头水肿和气管受压
处理原则
局部治疗
早期,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以金黄散,鱼石脂膏外敷,理疗,抬高制动
颌下急性蜂窝组织炎:尽早切开减压
其他各类型皮下蜂窝织炎:病变处做多个小切口,以浸有药液的湿纱条引流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全身治疗
休息,营养,必要时解热镇痛药物。磺胺药或广谱抗生素,合并厌氧菌感染者加用甲硝唑
护理措施
预防窒息
健康教育
重视清洁,防止损伤
体温监测
饮食休息
抬高制动
合理使用抗生素
厌氧菌:双氧水冲洗
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手掌深部同隙感染
全身性外科感染
脓毒症和菌血症
临床表现
骤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41℃,老年人及衰弱病人可出现体温不生(小雨36℃)
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
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疸或皮下出血瘀斑等
意识模糊,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冰凉,血压降低,白细胞计数减少,常提示微革阴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明显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幼稚型粒细胞增多,中毒颗粒,贫血征象
尿常规
蛋白,血细胞,酮体和管型等
血生化
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代谢失衡和肝肾功能受损
细菌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处理原则
处理原发感染灶
应用抗生素
尽早,足量,联合,再根据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
真菌性脓毒症: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必须的窄谱抗生素,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支持疗法
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
控制高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原有的全身性疾病
护理措施
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营养
并发症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
水电解质紊乱
健康教育
避免损伤
饮食卫生
营养,提体育锻炼
有感染灶及时就医
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肌肉强制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
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也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
破伤风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孢梭菌,平时存在于人畜肠道内,随粪便排出
外毒素
痉挛毒素
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
溶血毒素
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气性坏疽
常见化脓菌及脓液特点
球菌:脓汁稠厚,黄色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常见
血浆凝固E;青霉素E
局限性
无臭,稠黄
转移性脓肿
链球菌:脓汁稀薄,淡红色
溶血性链球菌
透明质酸E;链激E
脓液多,稀薄,淡红色
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脓汁稠厚恶臭
绿脓杆菌:脓汁淡绿色,甜腥臭
耐药性极强
传染性强
变形杆菌:脓汁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