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思维导图,包含意识的一般概念、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注意的一般概述、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四大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2-03-16 19:16:28意识和注意
意识
意识的概念 是一种觉知(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具有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相关概念
特性
局限性——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是意识不到的
能动性——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无意识➡常见现象
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察觉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
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视觉中枢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尽管“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意识状态
睡眠
脑电波
β波(频率较高、波幅较小)——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
α波(频率较低、波幅较大)——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
△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睡眠状态
睡眠阶段
一(低频率、低振幅)——浅眠,易惊醒,持续约10分钟
二(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高频率高振幅)——较难唤醒,持续约20分钟
三(频率变低、波幅变大,出现d波,有时出现睡眠锭)——肌肉更放松,持续约40分钟
四(持续低频高幅的d波)——深度睡眠阶段,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有时梦呓,梦游)
慢波睡眠
约90分钟
快速眼动阶段REM(高频率、低波幅,与个体在清醒时的脑电波相似)——眼球转动,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5~10分钟→1小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REM的时间逐渐缩短
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睡眠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以恢复其功能
生态学理论——睡眠能使个体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是在长期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机制
失眠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失眠症——①入睡困难的问题显得很有规律 ②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睡眠时常出现α波)
梦
对梦的解释➡不同学派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往潜意识最可靠的途径。梦使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在梦里。
生理学的观点——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
认知的观点——梦负担着一定的认知功能,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对梦的研究➡奇异梦境的主要特征——不连续性(主要)、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催眠
易被催眠的人的特征
想象力丰富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指点 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对催眠的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
意识功能分离——执行功能加强,监督功能减弱
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
白日梦
白日梦——清醒时的一种意识状态,做白日梦时注意力明显地从当前的事件中转移到另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去
注意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相关概念
特点
指向性——是指意识或心理活动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在一瞬间,人的意识或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是指意识或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当意识或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功能
选择——对信息进行选择
维持——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调节和监督——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完成任务
注意的种类/品质
彭聃龄(种类)
按意志努力程度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注意
按品质
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及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在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中,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下面我们通过介绍负启动现象来说明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的特点 负启动是指当探测刺激与先前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相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变慢或准确度下降
双耳分听实验
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警戒作业
要求被测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作为指标
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
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双作业操作
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
梁宁建(品质)
注意广度的分配和转移要稳定
注意广度
注意稳定性
注意分配
注意转移
注意动摇不同于注意转移 注意动摇——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起伏波动的现象,注意内容并没有离开当前活动 注意转移——是指将注意从一项活动有目的地转移到另一项活动的现象,注意内容变成了新的活动
生理 机制
朝向反射——由情景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旦刺激失去了新异性或是习惯了这种刺激,朝向反射就不会发生了 脑干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而使大脑维持着一般性的兴奋水平 边缘系统——存在大量"注意神经元",仅对新异刺激或刺激的变化做出反应 大脑皮层——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调节和控制着皮层下组织,并主动调节行为,对信息进行选择
朝向反射
巴普洛夫和狗
脑干网状结构
边缘系统
大脑皮层
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
衰减理论(特瑞斯曼)
后期选择理论(多伊奇/诺尔曼)
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
双加工理论(谢夫林)
生物节律
概念:是指人的基本生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生理机制:视交叉上核→松果体→褪黑素 (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可以促进或抑制松果体的活动,松果体能够分泌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影响很广的荷尔蒙,起镇静作用,可减少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促进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