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史纲要
1921—1937年重大事件,《中国近代史纲要》一书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修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
1921-1937年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工农革命运动)等等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导图,概述:个体的内在协调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三原则、心理健康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理健康VS心理卫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1921-1937年 重大事件
重要会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 上海→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
内容: 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二、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 上海
内容: 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二、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
内容: 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战线。 二、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1924年1月 国民党 广州
内容: 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又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二、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中共中央 在汉口召开
内容: 一、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二、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内容: 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二、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 一、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二、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成为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工人运动
第一次工人运动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意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景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人低潮。“二七惨案”
工农革命运动
1926-1927年 上海 三次武装起义
战争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结果: 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被消灭 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震惊全国
联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名义上南京政府统一了全国。
国民党右派叛变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事件: 一、1927年4月蒋介石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二、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三、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结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
意义: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9月
过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意义: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意义: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起义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过程: 一、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二、随后南下广东,准备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 三、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背景:八七会议结束
1927年9月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举行秋收起义
过程: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结果: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长征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结果: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意义: 一、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革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