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骨学
系统解剖学骨学思维导图:骨学总论,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分布于骨的表面。、功能:骨膜具有保护、营养、再生和感觉等的功能,能愈合骨折和形成新骨。等等
颅骨系统解剖学思维导图:脑颅、面颅、颅底内面观(重、难点)、颅底外面观(了解)(•骨腭 •颈动脉管外口 •颈静脉孔 •茎乳孔 •下颌窝 •关节结节 •舌下神经管外口)、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骨学
骨学总论
骨的分类
长骨
骨干
骨骺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籽骨
骨的构造
骨膜
紧贴在骨表面的纤维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含有致密的胶原纤维,内层含有不同功能的骨细胞。
功能:骨膜具有保护、营养、再生和感觉等的功能,能愈合骨折和形成新骨。
骨质
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分布于骨的表面。
青枝骨折: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1/2,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骨折。(无机质多则硬,有机质多则软)
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
板障: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为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特称板障,内有板障静脉。
配布:长骨的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形成厚的骨管壁,中有骨髓腔。长骨的两端和短骨的表面也有一薄层密质,其内部则为松质。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腔,成人的骨松质腔隙。
黄骨髓:成人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脂肪组织(即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黄骨髓转为红骨髓造血。
终身具有红骨髓的骨:胸骨、肋骨、椎骨、髂骨、肱骨和肋骨的近侧端。
椎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
颈椎七块横突孔,胸椎十二有肋凹,腰五棘突平且大,五块骶椎合骶骨,尾骨一块在下边。
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颈椎(cervical vertebrae)
椎体最小,椭圆形,椎孔大,三角形。椎体钩、横突孔(椎动、静脉通过)、棘突末端分叉。第2-6颈椎棘突分叉,第7颈椎横突孔只有椎静脉通过,无椎动脉通过;颈椎的最主要特征是横突有横突孔
寰椎1
无椎体、棘突、关节突,有齿突凹
枢椎2
齿突
隆椎7
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可触,作为计数椎骨序数标志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
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椎体呈心形,椎孔小,近圆形。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lumbar vertebrae)
椎体大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或卵圆形。最主要特征是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椎管穿刺术。
骶骨(sacrum)
骶骨由 5 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 骶管下端为骶管裂孔,体表可触摸骶角,作为骶管裂孔定位和骶管麻醉的标志。
尾骨(coccyx)
胸骨角
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该角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是计数肋的标志。向后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重点)
附肢骨
上肢骨
肩胛骨
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喙突、三缘(上内外)、三角(上下外)
体表可触及
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内侧缘和喙突
三缘
上缘、内侧缘(脊柱缘)、外侧缘(腋缘)
三角
上角位于第 2 肋后面,下角平对第 7 肋,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的梨形浅窝即关节盂。
肱骨
肱骨头、外科颈【上端同体交界处称外科颈,易发生骨折】、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肱骨内、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窝)(重点)
桡骨茎突、桡骨头
桡骨
桡骨头、颈、桡骨粗隆)(重点)
尺骨
鹰嘴、滑车切迹、冠突、尺骨头
鹰嘴、后缘全长、尺骨头、和尺骨茎突
手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摔倒若骨折,先看月和舟。
下肢骨
髋骨
髂骨、耻骨、坐骨、髋臼、闭孔、髂嵴、髂前及髂后上下棘、耻骨结节、坐骨切迹
髋臼
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三者组成,会合于髋臼。16岁左右融合。
骨盆
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组成骨盆
髂嵴、髂结节、髂前、后上棘、坐骨结节(坐骨的最底部)、耻骨结节、耻骨嵴
股骨
股骨头、股骨颈、大、小转子、股骨内、外侧髁)(重点)
大转子、内侧髁、外侧髁、内上、外上髁、收肌结节(大收肌止点)
髌骨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可在体表扪到
胫骨
内、外侧髁、内踝)位于小腿内侧(重点)
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
腓骨头、外踝
第5跖骨
第5跖骨底向后突出称作第5跖骨粗隆可在体表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