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全书知识点导图
七年级下册地理全书知识点导图,内容有亚洲、我们领近的地区和国家、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
编辑于2022-04-04 10:41:46七年级下册地理 全书知识点导图
六、亚洲
位置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海陆位置
占据欧亚大陆的大部
北面
环绕北冰洋
东面
环绕太平洋
南面
环绕印度洋
经纬度位置
纬度
北达北纬81°
南达南纬11°
经度
东经26°至西经170°
面积
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
占据世界陆地面积1/3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范围
分区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中亚
北亚
自然环境
地势
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长河众多
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
北冰洋沿岸地带
寒带气候
东南部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
西南部阿拉伯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西部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气候
中部高原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广大的内陆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季风气候显著
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
冬季降水较少,夏季降水较多,易发生旱涝
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七、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日本
地理特点
位置
太平西北部
岛国
组成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附近的一些小岛
地形特点
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工业发达
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
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
国家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严重
20世纪80年代,日本劳动力价格提高,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
兼容东西方的文化
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
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唐朝
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中国派使者东渡日本传播文化
东南亚
地理位置特点
位置
亚州东南部
组成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有两万多个岛屿
被称为“南沙群岛”
“十字路口”
亚洲与大洋洲之间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半岛之间
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主要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降水充沛
农业生产
水稻
种植条件
自然条件
喜高温多雨
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人文条件
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
东南亚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
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
棕榈油
椰子
蕉麻
世界最大的产地
地形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形成原因
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
导致
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旅游胜地
海岸线漫长
海滨旅游
文化景观多姿多彩
印度
地理特点
位于我国西南面
北邻
中国
尼泊尔
不丹
东北接壤
孟加拉国
缅甸
西北毗邻
巴基斯坦
东南隔海相望
斯里兰卡
西南隔海相望
马尔代夫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011年人口达到12.1亿,仅次于中国
人口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明显分为旱、雨两季
旱季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
盛行东北季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雨季
6-9月
盛行西南季风
从印度洋上带来水汽,降水充沛
西南季风不稳定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频繁的水旱灾害导致生产不稳定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发展条件
外部环境
跨国公司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
内部环境
印度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现状
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俄罗斯
位置
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为邻
面积
横跨欧亚大陆
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
西部以平原为主
东部多高原山地
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温暖而短促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储藏量和产量
森林的蓄积量
水能的蕴藏量
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重工业发达
交通发达
客运
铁路
公路
货运
铁路
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管道运输
八、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中东
范围
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三洲五海之地”
东西方交通枢纽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世界石油宝库
原因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资源分布
波斯湾及其延安地区
匮乏的水资源
原因
河流稀少
气候干燥
影响
影响生活和生产
加剧中东局势紧张
多元的文化
宗教发源地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犹太教
主要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宗教圣城
耶路撒冷
欧洲西部
范围
欧洲的西半部
面积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工业发达
工业中心多
工业生产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
发达国家集中
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欧洲人主食
牛羊肉
乳制品
畜牧业发达
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地形以平原为主
技术条件
机械化
自动化
旅游业繁荣
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
南部地中海
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中部阿尔卑斯山脉
历史文化特色鲜明
世界遗产约占全球的40%
现代文化事业发达
博物馆
艺术馆
音乐馆
居民收入高,悠闲时间多
使用统一的货币
欧元
撒哈拉以南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
非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黑种人的天赋
音乐
绘画
雕刻
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丰富
咖啡
椰枣
油棕
发展的制约因素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掠夺
进口的工业制成品成本高于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
改善途径
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
人口、粮食和环境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粮食
供应不足
原因
农牧业生产落后
农产品质量低
粮食产量的增速远低于人口的增速
环境恶化
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
需要更多粮食和肉类
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表现
土地肥力下降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澳大利亚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
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成为了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种类
袋鼠
鸸鹋
考拉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三个牧羊带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粗放牧羊带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
发展采矿业、冶金业
矿产品出口国
80%以上矿产品用于出口
九、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
人口
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
2010年,美国总人口为3.1亿
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民族融合
原住民
印第安人
移民
白种人
黑种人
亚洲黄种人
互相融合,形成美利坚民族
华人华侨
数量
2010年为400万
分布(唐人街)
旧金山
纽约
洛杉矶
农业地区专业化
良好的自然条件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耕地广大
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水源充足
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
农业带生产
机械化
专业化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工业部门体系完整
工业分布广泛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
兴起
20世纪70年代
发展
1990年以后
硅谷
巴西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人口现状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占40%
黑种人占6%
印度安人不到1%
少数黄种人
混血人种的形成
殖民入侵
西班牙
葡萄牙
黑奴交易
黑人进入巴西
各人种通婚
后代为混血人种
发展中的工农业
农业
良好的自然条件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地形平坦
盛产农矿产品
木材
甘蔗
咖啡
天然橡胶
黄金
金刚石
农矿产品出口
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厚的资金
工业
开始
19世纪末
发展
二战后
成为工业大国
钢铁
汽车
飞机制造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逊河流域
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雨林的开发
原印度安人
刀耕火种
影响较小
20世纪60年代
巴西大规模开发
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雨林的保护
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十、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
“冰雪高原”
全球最冷的地区
大面积覆盖冰层
“白色荒漠”
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
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不足5毫米
“风库”
年平均风速
17-18米/秒
最大风速
100米/秒
动物
企鹅
北极
终年冰封
年降水量
100-250毫米
年平均风速
10米/秒
动物
北极熊
科考宝地
南极考察
开始
20世纪10年代
现状
20多个国家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地上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海洋生物丰富
北极考察
开始
20世纪50年代末
资源丰富
石油
天然气
煤
铁
环境保护
环境破坏
滥杀动物
南极
鲸
北极
海豹
海狮
海象
污染环境
南极
石油泄漏
签订《南极条约》
时间
1959年12月
国家
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
制定《北极环境战略》
时间
1991年
六、亚洲
位置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海陆位置
占据欧亚大陆的大部
北面
环绕北冰洋
东面
环绕太平洋
南面
环绕印度洋
经纬度位置
纬度
北达北纬81°
南达南纬11°
经度
东经26°至西经170°
面积
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
占据世界陆地面积1/3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范围
分区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中亚
北亚
自然环境
地势
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长河众多
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
北冰洋沿岸地带
寒带气候
东南部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
西南部阿拉伯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西部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气候
中部高原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广大的内陆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季风气候显著
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
冬季降水较少,夏季降水较多,易发生旱涝
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七、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日本
地理特点
位置
太平西北部
岛国
组成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附近的一些小岛
地形特点
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工业发达
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
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
国家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严重
20世纪80年代,日本劳动力价格提高,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
兼容东西方的文化
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
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唐朝
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中国派使者东渡日本传播文化
东南亚
地理位置特点
位置
亚州东南部
组成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有两万多个岛屿
被称为“南沙群岛”
“十字路口”
亚洲与大洋洲之间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半岛之间
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主要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降水充沛
农业生产
水稻
种植条件
自然条件
喜高温多雨
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人文条件
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
东南亚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
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
棕榈油
椰子
蕉麻
世界最大的产地
地形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形成原因
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
导致
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旅游胜地
海岸线漫长
海滨旅游
文化景观多姿多彩
印度
地理特点
位于我国西南面
北邻
中国
尼泊尔
不丹
东北接壤
孟加拉国
缅甸
西北毗邻
巴基斯坦
东南隔海相望
斯里兰卡
西南隔海相望
马尔代夫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011年人口达到12.1亿,仅次于中国
人口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明显分为旱、雨两季
旱季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
盛行东北季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雨季
6-9月
盛行西南季风
从印度洋上带来水汽,降水充沛
西南季风不稳定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频繁的水旱灾害导致生产不稳定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发展条件
外部环境
跨国公司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
内部环境
印度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现状
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俄罗斯
位置
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为邻
面积
横跨欧亚大陆
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
西部以平原为主
东部多高原山地
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温暖而短促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储藏量和产量
森林的蓄积量
水能的蕴藏量
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重工业发达
交通发达
客运
铁路
公路
货运
铁路
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管道运输
八、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中东
范围
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三洲五海之地”
东西方交通枢纽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世界石油宝库
原因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资源分布
波斯湾及其延安地区
匮乏的水资源
原因
河流稀少
气候干燥
影响
影响生活和生产
加剧中东局势紧张
多元的文化
宗教发源地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犹太教
主要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宗教圣城
耶路撒冷
欧洲西部
范围
欧洲的西半部
面积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工业发达
工业中心多
工业生产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
发达国家集中
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欧洲人主食
牛羊肉
乳制品
畜牧业发达
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地形以平原为主
技术条件
机械化
自动化
旅游业繁荣
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
南部地中海
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中部阿尔卑斯山脉
历史文化特色鲜明
世界遗产约占全球的40%
现代文化事业发达
博物馆
艺术馆
音乐馆
居民收入高,悠闲时间多
使用统一的货币
欧元
撒哈拉以南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
非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黑种人的天赋
音乐
绘画
雕刻
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丰富
咖啡
椰枣
油棕
发展的制约因素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掠夺
进口的工业制成品成本高于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
改善途径
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
人口、粮食和环境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粮食
供应不足
原因
农牧业生产落后
农产品质量低
粮食产量的增速远低于人口的增速
环境恶化
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
需要更多粮食和肉类
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表现
土地肥力下降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澳大利亚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
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成为了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种类
袋鼠
鸸鹋
考拉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三个牧羊带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粗放牧羊带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
发展采矿业、冶金业
矿产品出口国
80%以上矿产品用于出口
九、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
人口
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
2010年,美国总人口为3.1亿
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民族融合
原住民
印第安人
移民
白种人
黑种人
亚洲黄种人
互相融合,形成美利坚民族
华人华侨
数量
2010年为400万
分布(唐人街)
旧金山
纽约
洛杉矶
农业地区专业化
良好的自然条件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耕地广大
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水源充足
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
农业带生产
机械化
专业化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工业部门体系完整
工业分布广泛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
兴起
20世纪70年代
发展
1990年以后
硅谷
巴西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人口现状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占40%
黑种人占6%
印度安人不到1%
少数黄种人
混血人种的形成
殖民入侵
西班牙
葡萄牙
黑奴交易
黑人进入巴西
各人种通婚
后代为混血人种
发展中的工农业
农业
良好的自然条件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地形平坦
盛产农矿产品
木材
甘蔗
咖啡
天然橡胶
黄金
金刚石
农矿产品出口
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厚的资金
工业
开始
19世纪末
发展
二战后
成为工业大国
钢铁
汽车
飞机制造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逊河流域
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雨林的开发
原印度安人
刀耕火种
影响较小
20世纪60年代
巴西大规模开发
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雨林的保护
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十、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
“冰雪高原”
全球最冷的地区
大面积覆盖冰层
“白色荒漠”
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
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不足5毫米
“风库”
年平均风速
17-18米/秒
最大风速
100米/秒
动物
企鹅
北极
终年冰封
年降水量
100-250毫米
年平均风速
10米/秒
动物
北极熊
科考宝地
南极考察
开始
20世纪10年代
现状
20多个国家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地上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海洋生物丰富
北极考察
开始
20世纪50年代末
资源丰富
石油
天然气
煤
铁
环境保护
环境破坏
滥杀动物
南极
鲸
北极
海豹
海狮
海象
污染环境
南极
石油泄漏
签订《南极条约》
时间
1959年12月
国家
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
制定《北极环境战略》
时间
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