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劳动教师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体育教师有关的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历史教师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一、课程性质
劳动
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
二、课程理念
1.坚持育人导向
2.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3.加强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4.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
5.注重综合评价
6.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劳动素养
1. 劳动观念
2. 劳动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
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总目标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争取的劳动观念
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3.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三)学段目标
1.第一学段(1-2年级)
2.第二学段(3-4年级)
3.第三学段(5-6年级)
4.第四学段(7-9年级)
四、课程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
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
以任务群为基本单位(十个任务群)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整理与收纳
烹饪与营养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传统工艺制作
工业生产劳动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构建内容结构
五、劳动素养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六、课程实施
(一)劳动项目开发建议
1.项目设计
(1)制订项目目标
(2)选择项目内容
(3)确定劳动场域
(4)明确项目过程
(5)提炼项目操作方法
2.项目安排
依据三大类劳动教育内容及十个任务群各年段的分布设计
总体体现“整体规划、纵向推进、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
3.项目开发注意事项
(1)强化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
(2)注重项目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
(3)关注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的有效拓展
(二)劳动过程指导建议
1.情境创设指导
注重真实性
凸显教育性
体现开放性
2.准备阶段指导
3.实施阶段指导
4.反思阶段指导
(三)劳动周设置建议
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
1.劳动周的设计
(1)主题选择
注重价值引领
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生产实际为出发点
具有半开放性
体现劳动任务的持续性
(2)内容设计
注重劳动任务序列化
注重劳动任务综合化
注重劳动任务科学化
注重劳动任务形态的多样化
(3)时间安排
一般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
(4)资源利用
统筹和利用好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现有资源
统筹和利用好各类活动资源
统筹和利用好教师资源
多方优化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
2.劳动周的组织与实施
(1)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
(2)注重各方面衔接
劳动空间的衔接
劳动内容的衔接
劳动时段的衔接
(3)注重劳动实践的内化
形成对劳动周活动的积极期待和良好情感
掌握生活技能、生产技能和服务技能,培养工匠精神
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和价值体验
(4)切实保障劳动安全
劳动环境安全
劳动过程安全
(四)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建议
1.家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
(1)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观念
(2)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
(3)指导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2.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
(五)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2.平时表现评价
(1)评价内容:要紧扣课程内容要求和劳动素养要求
日常生活劳动:侧重于卫生习惯、生活能力和自立、自理、自强意识的评价
生产劳动:侧重于工具使用和技能掌握、劳动价值观,劳动质量意识,以及劳动精神等的评价
服务性劳动:侧重于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的评价
(2)评价方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
劳动任务单
劳动档案袋
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学段)
3.阶段综合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劳动课程资源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
2. 劳动课程的纸质资源、数字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3.学校场地、设施及环境是劳动课程实施最基础的资源
4.劳动实践室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和重要保障
5.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是劳动课程实施的拓展资源
6.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加强机制建设,开拓多种途径,调动多方积极性,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七)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1.教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劳动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既培训
努力提升自身劳动素养
积极参与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培训
不断提升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
任务群选用的注意事项
(1)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低于1课时
(2)结合学校实际,自主选择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量
(3)开放性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