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教育制度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教育制度知识总结:基督教教育,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2.骑士教育,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和发展)等等
古罗马的教育地位导图:教育制度,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严格控制,建立了统一的教育制度,基督教的兴起及教育活动,西塞罗的教育思想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教育制度
基督教教育
形式
教会学校
机构
修道院学校(最典型)
主教学校【城市】
教区学校(堂区学校)【乡村】
特点
神学世界观
敬畏和信仰上帝是人最基本的特征
神学儿童观
严格控制儿童的欲望
神学知识观
任何世俗学问都要服从于上帝的学说
神学目的论
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人
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简介
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法兰克王宫的宫廷学校】
教育内容——七艺,拉丁语,希腊语(浓厚的宗教色彩)
教学方法
问答法
教育目的
官吏
2.骑士教育
①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彪悍勇猛,虔诚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骑士阶层
②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
教育阶段
①家庭教育阶段(0-7、8岁)
母亲的教育(宗教知识,道德教育,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②礼文教育阶段(7、8-14岁)
低级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家里当侍从(军事训练、简单的知识记忆、军事训练)
③侍从教育阶段(14-21岁)
学习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
侍奉领主和贵妇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和发展
原因
社会条件:西欧封建制度进入鼎盛时期,社会趋于稳定。农业,手工业等出现复苏和繁荣的景象,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交流:①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②十字军东征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新兴阶层:传统宫廷学校和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开始出现
波隆那大学
萨莱诺大学
巴黎大学
组织基础:基督教的教育机构,尤其是修道院学校以及中世纪城市的行会组织,为其产生奠定了组织基础
(1)性质
12世纪左右兴起的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2)教育目的
职业训练
(3)领导体制
“学生”大学
“先生”大学
(4)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硕士,博士】
(5)课程设置
文、法、神、医
(6)教学方法
讲演+辩论
(7)组织上
自治+自由
领导用课程和教学方法,达到在组织、性质上符合学位要求的目的
特权
居住权
司法自治权
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
免税、免役权
意义
①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②高等教育的发展
③培养大批人才,促进多种科学文化的保存,交流和发展
④局限性——教会势力过大,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验哲学的影响很深
4.城市学校
简介: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
行会学校
商会学校(基尔特学校)
①领导权:属于行会和商会
②教育内容:以读写算及与商业、手工业活动相关的世俗知识为主
③培养目标:从事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
④学校性质:世俗性质的初等学校
评价
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