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心
系统解剖学——心知识框架:包含位置+毗邻,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约1/3位于正中线右侧,前方对向胸骨体和2~6肋软骨;后方平对5~8胸椎;等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思维导图:包含研究人体的细微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由形态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等等
周围神经系统知识框架:包含概述:为连接于脊髓的周围神经系统,共31对,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等等
神经系统总论知识框架:包含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心
一、位置+毗邻
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约1/3位于正中线右侧
前方对向胸骨体和2~6肋软骨;后方平对5~8胸椎; 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方接入心的大血管
二、外形
一尖
心尖
圆钝,游离,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
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cm-2cm处可触及心尖搏动
一底
心底
朝向右后上方,主要由右心室和右心房构成
两面
胸肋面(前面)
大部分由右心室和右心房构成,少部分由左心室和左心耳构成
膈面(后面)
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三缘
下缘(锐缘)
介于膈面和胸肋面之间;接近水平位;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左缘(钝缘)
局胸肋面和肺面之间,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右缘
由右心房构成
四沟
前室间沟
室间沟是左右心室的分界
后室间沟
冠状沟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点
后房间沟
三、心腔
右心房
右心房的前下部为右房室口,右心房血液由此流进右心室
(1)位于心的右上部位于心的右上部 (2)分为前、后两部 (3)在腔面,与界沟相对应纵行肌隆起为界嵴
前部:固有心房, 由原始心房演变而来
梳状肌:起自界嵴,向前外方走行,止于右房室口
后部:腔静脉窦, 由原始静脉窦右角发育而成 (1)内壁光滑,无肌性隆起 (2)内有上、下腔静脉弓口和冠状窦口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冠状窦:收集心脏本身的静脉血
卵圆窝: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是房室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主动脉隆凸:主动脉窦向右心房凸起而形成的,为心导管术的重要标志
Todaro腱:下腔静脉口前方心内膜下的一个腱性结构: 向前经房间隔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向后与下腔静脉瓣相延续
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
右心室
(1)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直接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软骨的后方 (2)右心室被一弓形的肌性隆起(室上嵴)分成后下方的右心室流入道和前上方的流出道两部分
右心室流入道
肉柱:室壁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
乳头肌:基部附着于室壁,尖端突入心室腔的椎体形肌隆起
腱索:乳头肌尖端发出细索状的腱索呈放射状连于三尖瓣前、后尖
隔缘肉柱:前乳头肌根部有1条肌束横过室腔至室间隔的下部
右房室口(右心室流入道的入口):呈卵圆形,其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三尖瓣环围绕
三尖瓣
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
右心室流出道
又称动脉圆锥或漏斗部,位于右心室前上方
肺动脉口
肺动脉口周缘有三个彼此相连的半月形纤维环为肺动脉环,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肺动脉瓣
左心房
(1)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构成心底的大部,是四个心腔中最靠后的一个腔 (2)前方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后方与食管相毗邻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心室
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
左心室流入道
二尖瓣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
左心室流出道
又称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圆锥或主动脉下窦
主动脉口:流出道的上界,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方,其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
主动脉瓣:左半月瓣,右半月瓣,后半月瓣
四、心的构造
心纤维性支架:又称心纤维骨骼
包括:左、右纤维三角;4个瓣纤维环(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瓣膜间隔
右纤维三角
中心纤维体
Todaro腱
左纤维三角
心壁
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
心间隔
房间隔(又名房中隔)
位于左右心房之间
向左前方倾斜
室间隔(又名室中隔)
位于左右心室之间
肌部:占据室间隔的大部分
膜部:后上部位于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称房室部;前下部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称室间部
房室隔
五、心传导系
心肌细胞按形态和功能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心肌细胞 普通心肌细胞: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 特殊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 心传导系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
窦房结
(1)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深面
结间束
(1)前结间束 (2)中结间束 (3)后结间束
房室交界区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
房室束
左束支
右束支
Purkinje纤维网
六、心的血管
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回流的静脉血绝大部分经冠状窦汇入右心房
动脉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分支及分布区域
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主动脉左窦
前室间支
左室前支
右室前支
室间隔前支
旋支
左缘支
窦房结支
心房支
左房旋支
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冠状动脉右窦
右缘支
后室间支
右旋支
右房支
房室结支
静脉
冠状窦的主要属支有心大、中、小静脉 (大中小静脉记住)
冠状窦及其属支
心大静脉:在前室间沟,伴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上行,斜向左上进入冠状沟,绕心左缘至心膈面,于左房斜静脉注入处移行为冠状窦
心中静脉:起于心尖部,伴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上行,注入冠状窦的末端
心小静脉:起于下缘,接受锐缘及部分右心室前、后壁的静脉血,在冠状沟内,伴右冠状动脉向左注入冠状窦右端或心中静脉
心前静脉
心最小静脉
无瓣膜
七、心包
外层:纤维心包
内层:浆膜心包
心包窦:心包腔内,浆膜心包脏、壁两层反折处的间隙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心包前下窦
八、心的体表投影(p198)
左上点
右上点
右下点
左下点(心尖):于左侧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约7~9cm/距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